多数中药材采收后是鲜品,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有效成分亦随之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及疗效。因此,除了少数药材要求鲜用外,大部分药材须在产地进行初步加工。产地加工是药材采集后生产加工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
《新修本草》中有大黄“二月、八月采根,火干”和桑螵蛸“二三月采蒸之”的记载。《本草纲目》中有关产地加工的记载更多,如五倍子“山人霜降前采取,蒸杀货之”,全蝎“采无时,以火逼干死收之”。在药农之间也有“棒打苍术”、“火燎升麻”等经验术语流传。
中药的规格等级是其品质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以质论价的依据。产地加工对于中药材的商品形成、市场流通以及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的深加工、临床使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及时除去鲜药材中的水分,使药材干燥;除去药材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将药材加工成一定的形状,便于鉴别;加工成市场需要的规格和等级,提高商品价值,便于按质论价;便于包装、运输和储存;便于药厂炮制加工成中药饮片或制备成药,便于患者用药。
水洗药材水洗除去泥沙,使药材洁净。但花类、叶类、全草类、果实种子类等药材一般不洗,有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如紫草、细辛、黄芩等也不能水洗,否则会影响药材质量。
挑拣挑选清除药材中的杂质或非药用部分,同时初步分级,利于分别加工和干燥。例如,全草类药材挑拣除去杂草;根及根茎类药材,如柴胡,除去地上部分;花类药材去茎叶等。一些药材通过挑拣,大小分开,优劣分开,以符合商品规格的需要。
刀切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如苦参、片姜黄、鸡血藤、土茯苓、绵萆薢、乌药、狗脊等可趁鲜切片,既有利于干燥,又可避免干燥后炮制加工时,久泡使得有效成分损失;一些含水量高的药材,如香橼、佛手等,也可趁鲜切片以便于干燥。这种饮片习称“产地片”。
煮、蒸、烫含黏液、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烫处理,如百部、天冬、郁金等,煮或蒸后干燥;延胡索煮至无白心后干燥;白芍去皮水煮或煮后去皮干燥;五倍子、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鲜马齿苋沸水烫后晒干;北沙参沸水烫后除去外皮。
去皮、去壳有些果实、种子、根或根茎类药材以及皮类药材,去除表面粗皮或外壳,使药材表面光洁,符合药材的商品特征,有利于干燥和贮藏。例如,关黄柏、川黄柏刮去栓皮;浙贝母撞去表皮;苍术、黄芩撞去粗皮;苦杏仁、桃仁、白果仁、郁李仁砸去外壳后晒干。
去木心地骨皮、牡丹皮、香加皮、远志等要趁鲜除去木心。
硫磺熏山药、泽泻等要用硫磺熏后干燥。
晒干利用阳光直接晒干是一种最简便、经济的干燥方法,如漏芦、甘草、白头翁等可以直接晒干。但含挥发油的药材、日光照射后易发生变色变质的药材、烈日暴晒后易爆裂的药材,均不宜用晒干法。
阴干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使水分在空气中自然蒸发,以免损失挥发性成分影响药材疗效。阴干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如紫苏、薄荷、荆芥等。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于皮肉分离或空枯,必须进行揉搓,如党参。
烘干即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对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类药材可用70℃~90℃的温度以利于迅速干燥。富含淀粉的药材,如欲保持粉性,烘干温度须缓缓升高,以防淀粉粒糊化。对含挥发油或须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如苦杏仁、薄荷、芥子等。
焙干主要用于一些动物类药材,例如,乌梢蛇捕捉后,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微火焙干。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须堆焖起来发热或经微煮、蒸后堆焖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减少刺激性,以利于干燥,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秦艽、续断、厚朴、玄参等必须通过“发汗”才能具有特殊色泽。有的药材为了内外干燥一致,在干燥过程中也要堆焖“发汗”。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一些中药产区相继形成和发展,药材产量增加,促进形成了具有地区特点的产地加工方法和药材规格,如天麻要洗净蒸透后干燥、地黄炕干、青翘采后除去杂质再蒸熟晒干等,基本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药材产地加工体系和加工技术。然而,由于多数中药材产地加工是分散加工,随采药随加工,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种药的药农越来越多,一些人不懂产地加工技术或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导致加工出来的药材不符合用药要求,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近年来,河北安国、安徽亳州以及四川等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药材主产区存在着产地加工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及疗效,不容忽视。
药材不注意挑拣,杂质含量过高。如柴胡的药用部位是根,但采收过程中带有较多的地上茎等非药用部分;金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透骨草等全草类中药常混有较多杂草和泥土。
产地加工不当或有意掺假,影响药品质量。一些动物药,如全蝎、蝉蜕、地龙等,在加工时问题不少。据药商反映,加工质量好的全蝎,一斤活蝎只能加工出四五两干全蝎,而加工质量不好的全蝎,一斤活蝎可以加工出七八两干全蝎甚至更多,增加的重量都是盐分。蝉蜕、地龙都是土含量很大的药材,在产地加工时如果泥土除去不彻底,会使药材增重很多。有的无良药贩有意掺假,往蝉蜕当中灌土,使得原本轻泡的药材重量骤增。
同一种药材,加工方法不统一。比如水蛭,《中国药典》2005、2010年版均规定“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而市场上既有“淡水水蛭”,又有“矾水水蛭”,“矾水水蛭”以白矾水加工,白矾的功效与水蛭明显不同,这种加工方法明显不合理,但是一直存在。
药材含水量过大。在药材市场上,一些药材含水量大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党参用手可以弯成圈,当归柔软得可以随意弯曲。有些药材看起来很干,但内部实际上未干透,储存时极易发霉变质。
盲目用硫磺熏制。硫磺熏制是一些中药进行传统产地加工时常用的方法,如山药、白附片、川贝母、泽泻等药材,都有硫磺熏制的传统加工方法,目的是使颜色美观、杀虫防腐。但由于用硫磺熏制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现在药品及食品加工中是禁止使用的。目前市场上的药材中,如枸杞子、菊花、丹参、党参、当归、金银花等均发现有用硫磺熏制的。有些购买者片面强调药材的色泽,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蔓延。
产地切制的饮片厚薄不一。如虎杖片、狗脊片、乌药片、土茯苓片等。
一直以来,产地加工方法多为口头传授,文字记载不多,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量化标准不统一,甚至以讹传讹的情况。为此,有专家建议,加强中药材产地加工方面研究,做进一步研究和整理,并结合临床用药要求,无论是对于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还是现在应用的加工方法,凡是不合理的都应改进,使之尽量符合临床治疗需要。有关方面应组织科研人员研究科学合理的产地加工方法,制定产地加工的质量标准。
对于硫磺熏蒸的问题,专家建议应区别对待,原则上应禁止,但个别品种(没有更好的加工方法)应保留其传统的产地加工方法,如山药等。
还有专家建议,应发展中药种植基地和道地药材的生产,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建立加工车间,产地加工由分散加工改为集中加工,以保障中药材加工的质量。
链接:产地加工与炮制
中药采收后,多数须经处理才能供临床调剂或制成成药,这些处理通常被笼统地称为加工或加工炮制。实际上,加工与炮制是不同的概念,在产地对药材进行的初步处理,称为加工,也叫产地加工;药房、药店、药厂对药材的再处理,则称为炮制。
产地加工是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制成品是中药材。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一项加工技术,制成品是饮片。两者分别处在中药行业的不同阶段,如下图所示:
由于两者的加工对象和加工成品不同,药材加工和中药炮制理所应当成为各自独立的一部分。但两者是中药生产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有重叠的工序,例如有些药材的产地加工和中药炮制都包括了切制工序,所以习惯上把二者合称为加工炮制,但不可混为一谈。
早期,中药材产地加工和中药饮片炮制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中药材的加工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中药材来自野生资源,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须将中药材进行一定的加工。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工技术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地加工理论和技术。
随着中医药及社会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和中药饮片炮制逐步发展成两个独立的行业。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多,原有的野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出现了人工栽培(养殖)品种和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养殖)的人,药材的产地加工便由从事种植采收的药农完成,而中药炮制则由“前店后场”的药店或部分乡村中医诊所完成,二者出现了分工,这种局面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另一方面,中药材的特点之一是“一地产全国销,一季产全年销”,为了便于采收、贮藏、运输和销售,中药材须在产地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强调的是中药材的商品价值;中药饮片炮制更多的是为了适应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强调的是为中医临床服务,因此,必须是由具有丰富的中医中药理论及饮片调剂、炮制技术的专业人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