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华,陈 江,张长号,陶 斌
(1.江苏省高邮市畜牧兽医站 225600;2.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动物防疫站;3.苏州市苏牧药业有限公司)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简称同期排卵)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处理多头母畜,不需要观察发情就能定时进行有效人工授精的技术。它是改进的同期发情技术。与老的处理方法比,具有效果可靠,使用面广,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大型规模牧场采用。一种是基于GnRH为基础的处理方法,结合前列腺素、雌激素、eCG/hCG等联合使用;一种是基于孕酮缓释技术(阴道栓),结合前列腺素、PMSG、GnRH、eCG/hCG等联合使用。
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奶牛繁殖方面的运用已成为规模牧场繁殖管理中很重要的调控手段。但全国各地在运用时,效果差异很大,存在着具体使用方法、适用对象还不够明确规范等问题。
GnRH-PG-GnRH(OVS法):第0天注射100 IU GnRH,第 7 天注射 0.4 mgPG,48 h(部分是 56 h)后注射同剂量的GnRH,16~18h后定时输精,受胎率可达50%左右。
孕酮缓释剂(CUE-MATE):第0天放入,第7天注射0.4 mgPG,48 h(部分 56 h)后 100 IUGnRH,24 h配种,受胎率达到50%左右。
表1 几家牧场应用OVS法的情况
表2 几家牧场应用CUE-MATE法的情况
表3 几家牧场应用同期排卵法的情况
处理前双则卵巢萎缩。大多为头胎转群牛,很多时候牛体膘并不差,5分制评膘达2.75分以上。长期不发情,直检双侧卵巢如花生大小,卵巢机能退化。
表4 OVS法在卵巢萎缩方面的表现(营养、应激造成,体况评分≥2.75)
表5 孕酮缓释剂(阴道栓)在卵巢萎缩方面的表现(营养、应激造成,体况评分≥2.75)
试验牧场为南京奶业集团下属3个牧场,单产水平在7 500~8 500 kg,青年牛开配为16月龄,产后牛大多50 d后开始配种,饲养理念、营养配方、管理模式基本一致。处理方案集中在产后60~90 d,1胎牛比例53%,5胎及以上牛占7%。
营养状况较好,5分制评膘体况分不低于2.75分。低于此体况的牛,产后营养负平衡过于严重,激素调节基本没有疗效,应从改善牛只营养状况入手。无乳腺炎、真胃移位、子宫内膜炎等一些全身及局部疾病影响(如表3)。
对预处理牛处理前做一次直肠检查,有卵泡或黄体囊肿牛不要做同期排卵程序。卵巢萎缩、静止、有活性的区别对待。
两种方案在时间序列上基本一致,但两方案的原理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卵巢状态下表现有些区别。在卵巢活性正常效果都很好,达50%左右;卵巢静止的阴道栓要比OVS法有效率高10%左右;卵巢萎缩的OVS法只有14%左右,而阴道栓达到33%。
1胎牛效果最好(没有严重营养负平衡,卵巢质地、大小正常)达55%左右,5胎及5胎以上牛只有20%左右的受胎率。随胎次增加两种程序效果都有不同程度地衰减。
建议56 h后注第2次GnRH。数据反映,56 h注射比48 h注射高2.6%(56 h注射占数据的20%,还需进一步的数据支持)。但笔者及部分实际操作人员认为,56 h注射配种时间与排卵时间配合更好。
以上数据集中在产后60~90 d,随着时间的增加,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FSH、PMSG剂量很不好掌握,易产生卵泡囊肿;黄体酮需要重复注射,操作麻烦,效果不稳定;hCG、LH、LRH等疗效不确切,重复使用。在这一方面同期排卵程序的疗效要好得多,对卵巢静止的效率达到70%左右,受胎率近40%。
同期排卵程序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奶牛群体调控的技术手段,极大地减少了繁殖等待成本,更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群体怀孕率;减化了操作流程更利于批量操作(不需观察发情);结合早孕诊断(B超检查可在配种后28天确定是否怀孕),可极大提高繁殖效率。其中一实验场结合这两项技术,年难孕率控制在5%左右,月度计划应配率达90%(过去最好只能达75%),成母牛自然年度繁殖率上升了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