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昌强,杜 宇,廖勇梅,陈德宇,熊 霞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64600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综合征。临床上分为单纯型、肾型、腹型、关节型和混合型[1]。肾型和伴有肾脏损害的混合型紫癜往往尿常规查到隐血和蛋白,对于肾型紫癜的患者,临床上通常要借助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才会有较好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环磷酰胺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健康,在临床中发现部分尿隐血和蛋白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并非是过敏性紫癜本身引起的肾脏损害,而是合并了肾结石的存在。本研究对160例尿隐血和蛋白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泌尿道B超检查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并进行了相关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的皮肤科住院及门诊患者。患者年龄5~66岁,平均(15.78±9.76)岁,其中男性 76例,女性84例,病程3个月至2年,入选患者均符合《实用皮肤性病治疗学》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1]。均存在尿隐血和蛋白阳性。排除有心、肝、肺疾病的患者,以及风湿病、类内湿关节炎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
1.2 方法 对入选的160例小便隐血和蛋白阳性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泌尿系统即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尿道B超检查和尿β2MG检测。B超检查提示有泌尿系结石且尿β2MG阴性的患者为A组,结石直径小于1 cm者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40 mg,阿托品0.5 mg,口服金钱草冲剂并大剂量喝水,遵医嘱配合适当方式的运动,无法排出者,再采用手术治疗,直径大于1 cm者采用手术治疗。没有泌尿系结石但尿β2MG阳性的患者为B组,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具体方法为环磷酰胺10 mg/k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注,每周1次,连续3次后改为2周冲击1次,3次冲击后再改为1个月冲击1次,连续3次。同时有泌尿系统结石和尿β2MG阳性的患者为C组,同时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没有泌尿系结石、尿β2MG阴性的患者为D组,不用治疗,随访观察。治疗结束后6个月检测尿常规、尿β2MG和肾功能,复查泌尿系B超,并记录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A、B两组尿常规和β2MG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1 治疗前 160例患者尿隐血、尿蛋白、泌尿系结石、β2MG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显示:尿结石患者尿隐血++以上者15例,尿蛋白++以上者6例;而没有尿结石的患者尿隐血++以上者40例,尿蛋白++以上者116例。有结石的患者和没有结石的患者中尿隐血在++以上、尿蛋白在++以上、β2MG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P=0.000)。
2.2 治疗结束后6个月患者尿隐血、尿蛋白、泌尿系结石、β2MG检测结果 见表2。
表1 治疗前患者尿隐血、尿蛋白、泌尿系结石、β2MG检测结果
表2 治疗结束后6个月患者尿隐血、尿蛋白、泌尿系结石、β2 MG检测结果
从表2看出:治疗结束后半年,A、B、C、D4组尿隐血均消失,4组尿蛋白检测只有16例为+。这16例均为治疗前尿蛋白++以上并且β2MG阳性的患者。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诺-许兰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作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综合征,往往与感染[2-4]、药物[5]、食物[6]等因素有关。肾型和伴有肾脏损害的混合型紫癜尿常规中常查到隐血和蛋白[7-8],对于肾型紫癜的患者,临床往往要借助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才会有较好的疗效[9],但是长期使用环磷酰胺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本研究发现部分尿隐血和蛋白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并非是过敏性紫癜本身引起的肾脏损害,而是合并了肾结石,如果当作肾形紫癜加用环磷酰胺治疗,不但不能解除尿隐血和蛋白,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药物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对160例尿隐血和蛋白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了泌尿道B超检测,共检测出泌尿系统结石15例,而且集中在隐血大于等于++、但蛋白小于等于+的患者,15例中,尿β2MG阳性者6例(40.00%);而其他患者多表现为隐血小于+、蛋白大于++、尿β2MG阳性达116例(86.57%)。将有结石的患者和没有结石的患者中尿隐血、尿蛋白在++以上者、β2MG阳性者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过敏性紫癜中隐血明显,蛋白较轻的患者可能与泌尿系结石有密切关系;隐血较轻而蛋白较重者,几乎均合并了β2MG阳性,可能与肾脏损害有关[10]。
本研究对没有结石但有β2MG升高的伴肾脏损害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配合激素治疗,15例有结石的患者进行排石治疗,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所有尿隐血均消失,4组尿蛋白检测只有16例为+,这16例均为治疗前尿蛋白++以上并β2MG阳性的患者。所以尿蛋白和尿隐血阳性的患者中如果β2MG阴性有结石,只需要排除结石,无结石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尿蛋白和隐血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伴有β2MG阳性,说明有肾脏受损,当加用环磷酰胺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结石导致的尿蛋白和隐血阳性患者,排石后蛋白和隐血消失,除非伴有β2MG蛋白升高,即肾损害。如果对没有肾损害的患者使用环磷酰胺,将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及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所以B超的介入配合尿β2MG检测可以了解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尿隐血和蛋白产生的真正原因,准确制订治疗方案。
[1] 朱学骏.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99.
[2] 黎昌强,廖永梅,何渊民,等.链球菌相关检测在肾型过敏性紫癜诊治中的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6(23):358.
[3] 秦玲.过敏性紫癜 213例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1(24):31.
[4] 袁俊梅,陈海燕.复发型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7,3(28):67.
[5] 李雪靖,郭鸿,王梅,等.致过敏性紫癜的药物[J].临床荟萃,2006,12(21):884.
[6] 朱静,毕玉娜,孙建新,等.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情况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9(23):675.
[7] 陈沫,周传新,郑裕娜,等.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21.
[8] 马恩龙,何晓琳,宫爱华,等.尿微量蛋白在早期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6(23):626.
[9] 王墨,李秋,王晓刚,等.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严重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观察[J].临床药学,2005,14(5):64
[10]赵学良,马庆杰,李红伟,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尿微量蛋白的测定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