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奇
(重庆教育学院 学生处,重庆 400067)
基于CSCL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究
刘 奇
(重庆教育学院 学生处,重庆 400067)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逐渐显示出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不适应。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现状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设计了基于CSCL的主题协作教学模式,论述了该模式在实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内同步和课外异步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施过程,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CSCL;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此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大力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背景下,有必要分析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现状,进而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课时安排一般周学时为3-4学时,即2节理论教学课,1-2节上机操作课,课时安排相对太少,只依靠课内时间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施课内同步教学和课外异步教学值得我们思考。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空间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只局限于教案展示、单机操作,没有向网络空间延伸和拓展,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递交作业、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探究。
交互在促进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进行有意义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主要包括学习者与学习资料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被忽视,进而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
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比如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Office98相继更新到Office2000、Office2003、Office2007、Office 2010,而目前教学中讲授的内容主要是Office2003,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跟不上实际应用的需要。其次是教师在教学时,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传授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方法,没有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实践结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最终考核标准是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导致学生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终极目标,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和操作案例,没有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根据课堂出勤、平时作业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分,没有体现学生间的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是教育技术新兴的研究领域。考希曼(Koschmann)在CSCL2002大会主题报告中将CSCL定义为“CSCL着重研究在共同活动环境中的意义和意义缔造实践,以及设计的人工制品被这些实践活动应用为中介的方式”[1]。简单的讲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环境,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2]。在CSCL中,学习被看作是一种协作知识建构的社会化过程,成员通过交互活动实现意义的共享,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实现相同的学习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黄荣怀教授以根据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中位置关系对CSCL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实时同地、非实时同地、实时远程和非实时远程4种类型[3]。结合对CSCL教学模型特征的分析和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笔者提出了基于主题协作的同步与异步教学模式[4](见图1)。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共同完成主题任务为驱动,构建立体的交流和互动机制,引导学习者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和协作,促进知识的社会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该模式主要应用于课内的同步教学阶段和课外的异步教学阶段。
所谓课内同步CSCL教学,就是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以主题教学为主,创设协作学习环境。教师将知识点的讲解融入主题作品的创作中,通过小组协作分工,组间交流,使学生在任务驱动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观察者和指导者,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主题作品的创作。课内同步CSCL教学主要是在基于机房局域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实施。
图1 基于主题协作的同步与异步教学模式
(1)选择媒体资源、确定学习内容阶段。该阶段要求教师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和通过课外的学习需求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和需求分析,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
(2)创设情景、发布主题阶段。该阶段主要是进行课程导入,要求教师按照情景教学的要求,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发布协作学习的主题。比如教师通过教师Blog发布学习主题。
(3)确定目标、分析任务阶段。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教学演示,告诉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中,任务大致可以分成4种类型[5]:即教学型任务、模仿型任务、拓展型任务和创新型任务。课内同步教学主要涉及教学型任务、模仿型任务和拓展型任务,课外异步教学主要涉及拓展型任务和创新型任务。
(4)创设小组、分解任务阶段。根据学生对该主题共同的学习愿望和学生之间相似的个性条件对其进行分组。组员共同决定本组的组名,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并推荐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组员工作任务的分配和安排。随后,教师将各小组分配在教学网站上不同的讨论区,促进组内协作学习和组间交流。
(5)自主学习、交流协作阶段。小组成员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下,按照任务安排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共通过网络通讯工具BBS、聊天室、电子邮件、Blog、QQ等进行实时讨论、辩论、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6)作品展示、小组评价阶段。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促进小组间的成员寻找差异、各表观点、评价反思、相互学习。
(7)共享结论、交流总结阶段。教师在小组间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中得出的结论展开讨论,指导学生总结成果,使学生打成共识,完成知识的建构。
课外异步CSCL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利用Internet网络构建一个课外学习交流协作平台,完成在同步教学阶段未完成的作品,课外异步CSCL教学任务主要是拓展型任务 (教师提出要求及题目,学生自选内容)和创新型任务(教师提出原则要求,学生自主设计题目和内容)。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设计紧密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实践能力。
在创设课外网络学习小组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学生统一的活动时间等因素进行分配。这个过程的实现中,需要教师巧妙安排时间,安排小组成员进行协作交流。教师要适时通过网络异步参与到学生的协作活动中,要成为学生学习指导者。教师不仅要能对主题内容进行良好的组织和引导,同时要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积极支持小组的合作,帮助小组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协作学习的开展。
基于CSCL的主题协作同步与异步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中以主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针对高职教育强调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和计算机技术应用性强、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要尽量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软件应用、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point、Frontpage)、计算机网络基础等教学内容设计为教学案例和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进行深层次的交互,才能促进知识的协商和意义的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搭建平等交流、讨论、辩论、陈述、协作的平台。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共享知识、共同进步,构建学习共同体。
基于CSCL的教学应克服传统的课堂讲授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合作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于CSCL的教学需要网络环境的支撑。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课内同步教学阶段主要是基于校园网和机房局域网的支撑,课外异步教学阶段主要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支撑。要加强硬件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学习资源的开发。
本文设计的CSCL中基于主题协作的同步与异步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际教学中,能有效拓展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能有效克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支的协作学习模式将逐渐成为各种学习模式的主导,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如何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效率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努力。
[1] 吴涛,顾月琴.试析 CSCL的理论基础及协作原则[J].教学研究.2009,(2).
[2]庄慧娟.CSCL中成员知识共享的需要特征与激励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3).
[3] 黄荣怀.CSCL 的理论与方法 [J].电化教育研究,1999,(6).
[4]余涛,杨琼.基于CSCL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5).
[5]薛向红.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 王南山]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SCL-based course——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in the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LIU Qi
(Stud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400067, China)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takes computer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s developing very fast.But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teaching is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designs a CSCL-based cooperative teaching mode and explain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nchronous teaching in class and the asynchronous teaching out of clas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by using this mode
CSCL;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teaching mode
G642
A
1008-6390(2010)06-0030-03
2010-07-09
刘奇(1979-),男,硕士,重庆教育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学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