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荣
(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商业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
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克荣
(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商业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
从实地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得出,劳动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以及职业技能和从事的行业都是进城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利用方差分析法研究这些影响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各个因素,初步探讨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民工收入的重要性。
进城农民工; 收入; 影响因素; 方差分析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民工大约有二亿人,并且这一数量尚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农民工是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特殊群体,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进城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但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其群体本身存在很大差异。按照经济学的假设,农民工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依据收入最大化原则决定自己的进城行为,即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进城[2]。同时,农民工作为不同的个体,每个人在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理性指引下,由于性别、地域、年龄、学历、收入水平等的差异,其进城行为和进城务工收入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3][4]。因此,有关进城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又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同时,我国农民工正在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农民工的收入现状和增收等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们在四个地方的火车站(合肥、郑州、阜阳和邯郸)问卷调查并收集200多个农民工的收入情况,其外出的务工地点集中在北京、郑州、上海、无锡、东莞和广州。发放问卷250份,平均每个务工地点选取30~50名农民工,筛选后保留243份,有效率97.2%。基本情况:一是男性占72.2%,18岁~35岁占75.1%,其中18岁~35岁的男性占52.1%;二是从年龄性别构成看,24岁以下(婚前)的农民工男、女人数相当,比例在1.1:1,24岁以上(婚后)的女性外出务工明显少于男性,男女比例在4.8:1;三是农民工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者占调查总数的66.3%,其中没有经历技能培训的占55.7%,而通过亲友介绍工作的占66.5%;四是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建筑、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行业。其中,金融保险的占28.3%,建筑业的占20.5%,批发零售业的占20.3%,住宿餐饮和服务业的共占18.3%,制造业的占9.8%,其他行业的占1.8%。
方差分析(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是英国著名统计学家费希尔提出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计算不同来源的均值和方差,再通过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条件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对比来分析和判断调查数据中必然因素和偶然(随机)因素发生概率的大小,即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简单地说,方差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确定从较大母体获得的样本子集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任何重要的差别。在方差分析中那些影响指标的条件称为因素,因素所处的条件称为水平。如果研究的问题只涉及一个影响因素,则这种方差分析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本文的数据处理即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期研究单个因素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意义。
假定所检验的结果受某一因素A的影响,A可以取K个不同的水平(1,2,3,…K)。对因素的每一个水平i都进行n次试验,结果可分别表示为Xi1,Xi2,…,Xin,将这一组样本记作Xi。假定,即对于因素的每一个水平,所得到的结果都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那么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假设检验的过程利用软件SPSS 16.0(SPSS Inc.,USA)实现。用统计的语言表达为:
零假设(H0):,即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
对立假设(H1):并非所有的i都相等(i=1,2,...,k),否定H0,即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方差分析的方法可以用一张标准形式的表格来总结和实现,这种表格称为方差分析表。表格可分为五列,第一列表示方差的来源,第二列表示方差的离差的平方和,第三列表示自由度,第四列为均方差,第五列为F统计量。表格又分为三行,第一行是组间的离差平方和(SSA)和均方(MSA),表示因素的不同水平的影响所产生的方差,其值作为计算F统计量时的分子;第二行是组内的离差平方和(SSE)和均方(MSE),表示随机误差所引起的方差,其值作为计算F统计量的分母;第三行是检验行,表示总的方差(SST)。在做方差分析时可以直接按照方差分析表来逐行、逐列地计算出有关的统计量,最后得到F统计量的值,将此F值与查表所得的一定显著性水平下F统计量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便可得出接受或拒绝零假设的结论。下面就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分析各个因素对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劳动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从事的行业等密切相关,例如青年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流动,其收入水平高于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人,而老年人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对朋友、社区的依赖性都比较强,从而流动的心理成本较大。以下就影响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几个具体特征或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将农民工的务工地北京、郑州、上海、无锡、东莞和广州分别视为单个因素的不同处理水平(即各因素的6个水平)。
在调查的进城农民工中,已婚者多于未婚者,男性多于女性,而低年龄组中女性与男性相当。整体而言,男性的收入也基本比女性的高。其中,男工在不同地点务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500、1000、1200、1300、1400和1600元,而女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800、900、850、750、700和900元。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见表1。
在方差分析表1中,总自由度为(2×6)−1=11,组间和组内的自由度分别为1和10。通过计算,F=30.031246大于F0.01(1,10)=10.04,P<0.01,即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不同性别组之间的收入有显著的差异,拒绝H0而接受H1。也就是说,性别因素对进城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表1 性别因素对进城农民工收入影响的方差分析
进城农民工以年轻人为主体,所调查的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7.1岁,而平均迁移年限接近3年。按年龄分组分析表明,60%以上的进城农民工年龄都在30岁以下;在所有进城农民工中,20岁~24岁和25岁~29岁年龄段的人最多,分别占全部进城农民工的29.3%和31.3%,而40岁以下者占进城农民工的95%以上。其中,16岁~25岁年龄组在不同地点务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895元、877元、806元、863元、824元和865元,26岁-35岁年龄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100元、1025元、989元、1056元、1020元和995元,36岁-45岁年龄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1100元、1255元、1150元、1130元和1189元,46岁-55岁年龄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869元、896元、789元、895元、852元和900元,而56岁以上年龄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700元、600元、590元、850元、780元和785元。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
在方差分析表2中,总自由度为(5×6)−1=29,组间和组内的自由度分别为4和25。计算得到F=48.486881大于F0.01(4,25)=4.18,P<0.01,即有99%的把握认为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收入有显著的差异,拒绝H0而接受H1。也就是说,年龄因素对进城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表2 年龄对进城农民工收入影响的方差分析
调查显示,66.3%的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全部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仅占2.5%。调查结果还显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进城农民工,已婚者的受教育程度都低于未婚者,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低,而且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者比例偏高。
在受教育年限分组中,我们将文盲或识字很少换算成0年的受教育年限,将小学、初中、高中或相当于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分别用5、8、11和14年的受教育年限表示。其中,0年组在不同地点务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900、950、950、750、900和1000元,5年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000、950、950、900、950和980元,8年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100、950、1020、950、1200和980元,11年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050、950、1000、980、1100和1000元,14年组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000、950、1120、950、1060和1260元。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
表3 农民工收入与文化层次关系的方差分析
在方差分析表3中,总自由度为(5×6)−1=29,组间和组内的自由度分别为4和25。通过计算,F=3.646782大于F0.05(4,25)=2.76,但小于F0.01(4,25)=4.18,P<0.05,即有95%的把握认为不同文化层次农民工之间的收入有显著的差异,拒绝H0而接受H1。但我们只能认为文化层次因素对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有显著的影响。
从行业分布来看,进城农民工首选就业的是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和服务业,这三个行业里就业的农民工合计占被调查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金融保险和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的这种行业分布与他们的人力资本状况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前三个行业通常对劳动力技能要求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符合农民工自身的比较优势;而金融保险、制造业和房地产等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不同行业的农民工的收入差异较大。其中,金融保险业的农民工收入最高,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第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服务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最低。金融保险业的不同地点务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900、2000、1850、2150、2200和2100元,建筑业和房地产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150、1160、1200、1200、1100和1350元,制造业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120、1160、1200、1300、1150和1400元,住宿餐饮和服务业的平均收入分别为780、790、800、750、850和820元,批发零售业的平均收入分别为690、700、650、670、700和680元。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
在方差分析表4中,总自由度为(5×6)−1=29,组间和组内的自由度分别为4和25。通过计算,F=210.613281大于F0.01(4,25)=4.18,P<0.01,即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从事不同行业的农民工之间的收入有显著的差异,拒绝H0而接受H1。也就是说,行业因素对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表4 农民工收入与所从事行业关系的方差分析
在调查对象中,初中文化程度和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66.3%和55.7%,其余部分约有1/3承认曾经参加过一些职业技能培训,但没有证书或凭据,而仅一小部分农民工表示拥有初级专业技术证书或中级专业技术证书。分组表明,未参加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在不同地点务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950元、850元、900元、900元、850元和900元,曾经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000元、950元、1000元、1100元、1150元和1050元,拥有初级专业技术证书的农民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1000元、1100元、1050元、1100元和1250元,拥有中级专业技术证书的农民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550元、1200元、1250元、1400元、1300元和1150元。对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见表5。
表5 进城农民工收入与职业技能关系的方差分析
在方差分析表5中,总自由度为(4×6)−1=23,组间和组内的自由度分别为3和20。通过计算,F=19.514772大于F0.01(3,20)=4.94,P<0.01,即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拥有不同技能的农民工之间的收入有显著的差异,拒绝H0而接受H1。也就是说,技能因素对进城农民工的收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综合以上各个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不同性别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如果将农民工的月、周、日工资及计件工资全部转化为小时工资后,笔者发现男性平均小时工资高出女性约1/3,女性农民工的小时工资显著低于男性农民工的小时工资。二是年龄因素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显著,但具体情况比较复杂。进城农民工的收人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而当年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收入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三是文化层次因素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显著。不识字的或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工收入低,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工的收入明显要高,但其收入与文化层次的关联性不强。这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对文化水平的要求不是很高。四是劳动技能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极其显著。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收入与技能的培训有关,拥有技能的农民工普遍比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收入高。五是从事不同行业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极其显著,即不同行业务工的农民工收入差异较大,其中金融保险业的农民工收入最高,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第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服务业的农民工收入水平最低。行业间工资差异大与其工作性质有着很大关系,建筑业和制造业多为计时或计件工资,该行业农民工的工作强度普遍较大,且收入中有较大成份来自加班加点所得,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业大都采取固定工资制,工资水平普遍制定得较低。由此可见,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民工的性别、行业性质和劳动技能,其他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首先,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加农民工收入,进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改善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各种培训机构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农民工的不同素质,以就业指导培训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培训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因人和因需施教。其次,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把短期和应用型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起来。农民工教育培训要坚持突出短期技能型培训,提高投入产出的效应。从长远看,还应该考虑今后农民工的转岗和学历提高的要求,要坚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起来的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再次,农民工自身应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工作。年轻的农民工应该利用自己的年龄和文化优势,瞄准一些收入较高而城里人又不愿意干的工作,如技工岗位,向这些领域进军。年轻的农民工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争取岗前培训,并坚持“干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最后,改革阻碍农民进城务工的劳动就业制度,取消限制农民工就业范围的歧视性政策,强化对各类雇主劳动用工的监督,加强劳动执法力度,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1]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邓大松,石静.进城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资本视角的Crosstabs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3):133-138.
[3] 栾敬东.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2):66-71.
[4] 张展新.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J].人口研究,2007,(6):16-24.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gender, ag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job they are taking,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all these facto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on their income.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all these factors can affect their income by analyzing each factor individually with analysis of variance.
Key words:migrant worker; incom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责任编辑 毛志)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of Migrant Workers’ Income Levels
Zhang Ke-rong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yang Normal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41, China )
F83
A
1673-9639 (2010) 04-0071-04
2010-06-20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7SK262)和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jqw108)的阶段性成果。
张克荣(1980-),女,安徽怀远人,硕士,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和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