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

2010-09-26 06:04胡衍庆顾加强徐术力
职教论坛 2010年8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课程体系职业

□胡衍庆 顾加强 徐术力

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

□胡衍庆 顾加强 徐术力

就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碰到的专业培养目标、复合型技术应用平台、创立“双证”课程体系、单元课程设计、待解决的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议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已有若干年的历史,由于对职业内涵和高等职业教育理解的差异,使得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管理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和特殊的工作对象、内容、方法及工具等认识不到位,仅凭着对信息概念理解的宽泛性,就认为凡与计算机和信息相关的工作,都属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范围,这就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定位,致使该专业出现了招生、就业上的混乱现象;在教学上,由于对专业内容、专业范围的理解不一致,致使教学方案不一,往往出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无法融合的状况,导致学生较难掌握专业技能,造成就业困难。

以上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此,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专业培养目标

1.信息管理职业内涵的研究。息管理的职业内涵,是本文的基础,尽管到目前为止,对“信息管理”还没有完整的、唯一的定义,但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网站新职业目录公布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其职业包括为六大功能模块: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尽管《标准》是针对企业信息管理师的,但我们认为《标准》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因为,《标准》从本质上揭示了“信息管理”的职业内涵,明确了信息管理的工作过程和特殊的工作对象、内容、方法及工具。由此,可根据《标准》将“信息管理”的职业定义为:“从事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解读《标准》的职业功能模块知,信息管理职业是以IT为核心的管理类职业,因此,从事该职业人员的能力结构一定是复合型的。

2.分析岗位技能,确定专业定位。基于以上对“信息管理职业内涵”的认识,通过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用人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岗位进行调研,经过分析,以信息管理职业的工作过程和特殊的工作对象、内容、方法及工具为基点,归纳设计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职业能力——学习分析表”(见表1)。

此表将专业职业目标、职业能力、专业任务要求、专业课程要求以及职业资格认证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地罗列出来,由此表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从事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相适应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本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工作在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

由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核心能力确定为: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能力;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能力。

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见图1。

图1 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

二、复合型技术应用平台

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就需要有技术的应用平台,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而培养应用型技术复合人才,还要找到职业技能的融合点,否则,无法培养复合人才,这是本专业办学的难点,如果找到一个技术应用平台,既体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两项技能的融合,又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学生通过对这一平台的操作学习,不但能掌握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还能掌握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则是本研究的关键。

表1 :专业职业能力——学习分析表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目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十分流行的一种形式,其意义在于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整合企业整体的业务管理,并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故ERP平台是综合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集成系统,可为高职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实景式现代管理教学实践环境。

OA(办公自动化)是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管理信信息系统在事务处理中的应用形式,故OA平台也是综合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集成系统,同样可为高职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实景式现代管理教学实践环境。

由上分析知:以上两平台既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两学科很好的融合点,又是操作性很强的平台,创办“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可选两平台其中之一。

比较现有的市场产品,从市场占有率看,ERP平台可选择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的产品;OA平台可选微软、莲花的产品,这将使教学更带有普遍性,同时以上厂家(神州数码暂未见)均有自己较权威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

三、优化知识结构,创立“双证”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职业能力要素以及技术应用平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以下三条主线和一条扩展辅线组成(见图2: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学习结构框架)。

1.信息基础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由此培养学生信息基础工具使用的能力和素质;

图2 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学习结构框架

2.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检索、数据库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Web数据库开发,由此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存储、组织、处理等相关能力和素质;

3.信息管理与二次开发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或电子政务(OA平台)、ERP或OA(OA平台)原理与组成、ERP或OA(OA平台)系统应用、MIS分析与设计,由此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

在课程体系体还有扩展辅线(图2中的虚线框),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这样的课程体系体,不但体现了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从根本上改变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其他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混淆不清的现象。还通过操作课程突出了高职的培养特点,使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操作平台上实现了无缝融合。

该课程体系体还同时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相结合,对本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了优化,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学习后,可参加国家或企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见表一),由此设计的课程体系,既按市场的需求,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主线条,又满足了学生就业取得双证的要求。

四、单元课程设计的探讨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原则上不按学科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而以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在保证理论必须够用的前提下,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体系和更新教法,为了突出教学特色,课程体系中的单元课程设计为如下基本范型:

1.“问题中心”的课程:采用提出问题与展示解决问题多种方案的方法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的这类典型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能力目标: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及方法,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课程内容:从C到C++;简单的C++程序;C++语言的基本组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教学方式:提出问题建模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上机方式。

2.“训练中心”的课程:内容以技术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化运用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掌握必要的应用理论知识和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动手能力。本专业的这类典型课程为:《信息检索》。课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能力;课程内容:信息收集的基本要求、信息的分级(类)、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的可信度分析;教学方式:边讲边练,通过大量操作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3.“项目中心”的课程:以项目驱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独立或合作完成专项工作的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辅以教师指导的课程。本专业的这类典型课程为:《MIS分析与设计》。课程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系统实现的技术,编制合格的开发文档,从系统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团队精神;课程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系统分析的方法特点和工具以及文档的编写;系统设计的方法特点和工具以及文档的编写;系统测试以及文档的编写;技术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的编写;教学方式:以工程的方法逐步展开典型项目,讲授、讨论、练习交叉进行。

4.“体验中心”的课程:学生深入职业现场或在仿真模拟环境中,通过职业训练、岗位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能近早的进入工作角色。本专业的这类典型课程为:《ERP(或OA)系统应用》。课程能力目标:掌握ERP(或OA)工作原理、ERP(或OA)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应用模式和安装方法;理解ERP(或OA)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数据流程;熟悉ERP(或OA)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数据传递关系;能够运用ERP(或OA)管理系统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实际业务;课程内容 (以ERP为例):ERP系统基础、常见的ERP系统软件、典型ERP系统软件的安装和初始化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教学方式:前期课堂讲授,介绍完系统初始化后,给出企业基本数据,采用模拟顶岗方式,分配学生不同角色,由学生自主完成所扮角色的任务。

5.“培训中心”的课程:以职业任职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为中心构建的应试课程。职业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除以上课程外,还应安排专门的实训课程与实习,同时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以达到强化技能训练的目的。

以上只是课程的基本范型,单元课程也可以是这些基本范型的组合,例如单元课程《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就可设计成既是训练中心范型,也是项目中心范型的课程。而对于一些与考证相关的课程就可根据需要设计成某种中心范型,再加培训中心范型的课程。

五、待解决问题的探讨

在本文的单元课程设计中,没有专门提出“培训中心”类型的典型课程,从表1中的“知识”栏可知,学生学完相关的课程后,就能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且课程的知识面和深度都超过现行的职业认证培训课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职业认证体系还不完备,且职业认证体系和教育专业设置是分别由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形成了二套系统,这二套系统的配套性并不太好,使学生学完专业课程后,又要对付职业资格认证课程,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增加了学生负担。如果在进行专业设计时,就由二部门共同同步的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应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1]吴焕贤.论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

[2]乔好勤等.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崛起及其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

[3]查先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J].情报学报,200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5]胡衍庆,徐术力.企业信息化若干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5(8).

责任编辑 谢荣国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子课题(编号:BJA060049-ZKT013)。

胡衍庆(1953-),男,江西丰城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顾加强(1975-),男,江西瑞昌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系统分析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徐述力(198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技术。

G710

A

1001-7518(2010)08-0059-03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课程体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