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见华
(浙江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夫椒之战越军退军路线考
刘见华
(浙江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夫椒之战是公元前 494年吴、越两国展开的一场大战,是役越军大败。越军撤退路线是从太湖溯东笤溪至钱塘江边的固陵,再沿浦阳江经埤中而南至会稽山。
夫椒之战;越军;行军路线
夫椒之战是公元前 494年吴、越两国展开的一场大战,因主要战地在夫椒而名之。是役,越军大败,仅剩残兵五千人困于会稽,被迫向吴国求和,越王句践留吴为人质。夫椒之战揭开了句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与吴国生死大战的序幕。历来有不少著述对夫椒地望进行考证,但对这次战役中越军的退军路线也即吴军的进军路线却缺少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一行军路线作一考证。
在夫椒之战前三年,吴越爆发了檇李之战。公元前 496年,吴王阖闾趁越王允常死,其子句践新立之机,起兵攻越。吴越两军战于檇李,越王句践用罪人在阵前集体自杀,吸引吴军注意力,然后偷袭吴军,致使吴军大败。吴王阖闾被越将灵姑浮挥戈刺伤,死于退军途中[1]138。其子夫差继位后,积极备战,以再次伐越,报仇雪恨。
吴以三年时间备战,即将兴师伐越。公元前 494年,越王句践决心乘吴国尚未准备就绪时进攻吴国。两军在夫椒展开激战,越军遭遇吴军伏击,将领灵姑浮、胥犴等战死,军队伤亡严重。句践沿东苕溪撤退,其间因风向转为南风,越军一度战胜吴军,但终因兵力相差悬殊而战败,只好退守钱塘江,“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2]212但将领石买虐待士卒,导致越军哗变,“越师溃坠,政令不行,背叛乖离。”[2]212越军再次战败。句践率领剩余的 5000甲士往都城埤中方向撤退,但已无力防守国都,南至会稽山凭险固守。吴军占领埤中,围困会稽山。句践无奈,采纳大夫文种的建议,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得以与夫差讲和,并与范蠡一起留吴为人质,三年后才得以返回越国。以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句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最终灭吴了。
夫椒之战其实是一个由多个小型战斗组成的大型战役,虽爆发于太湖中的夫椒附近水面,但战线却沿东笤溪逐渐向南转移,延伸到钱塘江畔的固陵,并随着越军的撤退而达于越国腹地直至会稽山。
(一)夫椒之战的起因
要弄清夫椒地望,需先分析此次战争的起因。对于夫椒之战究竟是吴国还是越国发动,历来记载不一。《越绝书》与《国语》各有说法,《越绝书》云:“昔者,吴王夫差兴师伐越,败兵就李。”①[2]154《国语》则说:“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不胜,栖于会稽。”[3]597《史记》则自相矛盾,同书有“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1]138一说,又有“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4]1745的记载。
其实,对于战争的发动过程,《国语》和《史记》有详细的记载。按《国语》,范蠡以一系列理由阻止句践发兵,曰:“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3]597但句践不听,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3]597一意孤行要伐吴。《史记》则载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4]1745
究《史记》自相矛盾之处,《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句践起兵伐吴过程之后,紧接着就有“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4]1746的记载。对比《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的说法,不难看出,其“伐越”之说就是《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的“悉发精兵击越”。而《越绝书》所记“吴王夫差兴师伐越,败兵就李”之“伐越”并非指夫椒之战前的起兵攻伐,而是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军后乘胜进攻,已尾追越军至于越地,所以是“吴伐越”而不是“越伐吴”了。战地“檇李”其实应指东笤溪一带,这在下文还有说明。
(二)夫椒地望考证
关于夫椒地望,一说在太湖椒山,见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一说在今无锡马迹山,见乐史《太平环宇记》卷九十二“常州武进县”条;一说在今浙江绍兴境内,见宋《嘉泰会稽志》卷十八引《郡国志》。笔者仍坚持第一说为是。今人蒙文通对此有详细解说:“《吴世家·索隐》云‘杜预以为太湖中椒山,非战所,夫椒与椒山不得为一,且夫差以报越为志,又伐越,当至越地,何乃不离吴境,近在太湖中?’《史记·越世家·索隐》亦云:‘《国语》云“败之五湖”,则杜预云在椒山为非’。此并疑夫椒在太湖之说,实皆缘忽于《越世家》所记发兵先后之序而然。……《索隐》以为‘太湖中椒山非战所’,是不知夫椒一战乃为水战,战斗之所乃夫椒山麓之湖上,而非夫椒之山上也。”[5]椒山,也就是今天的太湖西洞庭山,位于一个湖心岛上,夫椒之战就爆发于该山附近的水面上。纵观吴越争霸过程中越国的几次攻吴,除了公元前 478年笠泽之战是明目张胆大举伐吴外,其余如公元前 505年越袭吴、公元前 494年夫椒之战、公元前 482年姑苏之战,越国都是采取偷袭的伎俩。笠泽之战时越国实力已强于吴,故敢于大举攻伐。而除此之外的三次进攻,都是在越国实力不如吴国的情况下进行的,“鸣鼓而攻”胜算太小,偷袭实是不得已之举。夫椒之战越军仍是偷袭,因夫差命伍子胥在太湖训练水军,句践想通过袭击一举将吴水军击溃,然后东进直逼姑苏。
夫椒之战另有战于“五湖”之说,《国语》云:“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3]597韦昭注云:“五湖,今太湖。”虞翻云:“太湖有五道之别,故谓之五湖。”②五湖原来可能指太湖东侧的五个小湖,后便用来泛指太湖;或者有“五道”之别而称为五湖。因此,夫椒之战的战于“五湖”之说与夫椒为太湖椒山非但不矛盾,反而可互相印证:该战发生于太湖,椒山是其战斗发生的具体地点,而椒山就在“五湖”即太湖中。“夫椒”是特指,“五湖”是泛指。
由于夫椒之战的几场战斗多为水战,越军行军路线与当时的水陆交通也有很大关联,所以在探讨夫椒之战越军的退却路线之前,有必要对当时吴越一带的水系及交通作一番梳理。
春秋时期长江由镇江、扬州一带入海,沿今丹徒、江阴、曹径、五盘山一带形成海岸线。太湖接纳茅山、天目山诸溪,东由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入海,三江分流处在今苏州东南。吴淞江、娄江大致和今日水道相符,东江则穿越今澄湖、白蚬湖等由平湖市东南入海③,如图 1。
图 1 先秦太湖水系略图[6]
太湖之南有笤溪,《山海经》载:“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7]“具区”即太湖,“苕水”即笤溪。苕溪有东、西两支,东苕溪发源于天目山麓今临安马尖岗,向东流经今临安和余杭区境,自余杭折北而流至今德清县,下游主河道在今湖州市与西苕溪汇合后入太湖。
吴越之间的陆路交通,从固陵渡钱塘江经御儿 (今浙江桐乡崇福一带)、檇李、射乡 (今苏浙交界王江泾一带)达于姑苏[8]199。水路交通则沿通陵江而行。王充《论衡》中记吴越一带“有丹徒大江,有钱唐浙江,有吴通陵江”④,“丹徒大江”即长江,“钱唐浙江”即钱塘江,“吴通陵江”则是沟通吴越两国的水道,也是秦始皇后来整治的河流,即:“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9]“由拳”即今嘉兴,“通陵道”即通陵江,这是一条利用原南北向的通陵江旧河道的疏浚工程,且开挖陂湖“马塘”用以蓄水[10]142-143。
越军从夫椒败退的路线,有两个可能:一是由太湖经姑苏之南的古笠泽转通陵江南下退至吴越边境的御儿、檇李一带,可称之为通陵江线;一是经东笤溪而退至今余杭附近再至于钱塘江,可称之为笤溪线。
欲辨析越军究竟从何而退,还需对夫椒之战中檇李发生的战斗进行解释。《越绝书》中记载:“昔者,吴王夫差兴师伐越,败兵就李”,“范蠡兴师战于就李”[2]153,这是越军在太湖椒山战败后与吴军的又一场战斗。檇李,《左传》杜预注说:“吴郡嘉兴县南有檇李城也。”[11]其地在今嘉兴市南与桐乡市濮院镇的接界处。这似乎意味着越军是沿通陵江线撤退的,撤退途中在檇李与紧追而来的吴军又进行了激烈战斗,且曾一度战胜吴军。然而联系当时的情势,笔者认为越军不可能走通陵江线。因为走东笤溪水路至吴越边境距离更短,更为快捷,且沿途为吴国边境地带;而通陵江路线则过于迂回,还要经过吴国腹地,哪有败军不往边境却往敌国腹地撤退的道理!而且当时吴国大军从位于太湖东方的姑苏而来,那一方向十余万吴军云集,是越军的正前方,越军一旦在太湖战败,当然是向后方也即向西撤退,就只能走东笤溪而归了。
但这“檇李”又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檇李”概念有大、小之分,上述所讲濮院之西的“檇李”即小概念的檇李,单指檇李城或檇李之战的古战场,其界限最大也不过方圆数里的范围内。而大概念的檇李则是当时的一个区域,也即后来的“语儿乡”,《越绝书》中说明了“语儿乡”与“檇李”的关系:“女阳亭者,句践入官于吴,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句践胜吴,更名女阳,更就李为语儿乡”[2]215;“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于柴辟亭”[2]215。“乡”是当时的一种区域划分,其相对地位远比今天行政区划的“乡”为高。《周礼·大司徒》载“五州为乡”,则是 12500户,约五六万人,当时人口稀少,能有五六万人口的是一个庞大的地域单位。因此,就像前述“五湖”与“夫椒”一样,笔者认为,大概念的檇李为后来的“语儿乡”一乡之地,地域广大;而小概念的檇李即单指方圆数里的檇李古战场或檇李城。这样,夫椒之战后越军从笤溪撤退,途中与紧追不舍的吴军激战,战争的地点当仍在东笤溪中的一段,具体为何处今不可考。《越绝书》称之为檇李,是因为该地属于后来大范围的檇李也即“语儿乡”地域内。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吴王夫差兴师伐越”的记载貌似有误,实则不然。因为吴军已攻入越地,太湖椒山的战斗是越伐吴,但东笤溪的战斗则是“吴伐越”了。
越军在东笤溪再次战败,退守钱塘江,“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2]212但石买虐待士卒,斩杀无辜,独断专行。吴将伍子胥乘机以疑兵之计,“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2]212而使越军再败。《越绝书》只云“战于浙江之上”,而根据越国防御城堡和水军营寨固陵,我们有理由推断这次战斗发生在浙江之上的固陵附近。固陵“位于萧山城西 8公里左右之城厢镇”[8]176,这里是越国水军营地集中的地方,除固陵外,还有防坞、杭坞、石塘等。防坞、杭坞可能为一地,即今杭州萧山区瓜沥镇西南 8里的航坞山,春秋时是越国的造船场所和水军基地[8]395;石塘在杭坞山附近,很可能是当时的一段后海海塘,也是越国的水军基地和战船码头[8]103。
而越军由固陵至国都的行进路线又是如何呢?当时越国还未建山阴大城即后来的会稽,沿用允常时期旧都埤中,其址在今诸暨与绍兴县接界的店口镇和阮市镇一带[8]149。由此至钱塘江边的固陵最便利的交通莫过于西小江也即今天的浦阳江了。《越绝书》也云:“浦阳者,句践军败失众,懑于此。”[2]212当然,自明代以后流行一种说法:“认为今浦阳江下游河道,乃是明代凿通今临浦镇西北的蹟堰山而造成的人工改道。浦阳江故道是从临浦北走东折,经钱清镇而在绍兴的三江口注入杭州湾。”[10]297但经陈桥驿教授考证:“汉代前后的浦阳江下游河道,却系北出萧山,而非东出绍兴。”[10]300虽然该文仅指出是“汉代前后”,且文献中首次记载浦阳江也是在《汉书·地理志》中的“潘水”,先秦时期浦阳江河道究竟如何无从得知。但从现有史籍来看,先秦讫汉的几百年间,春秋越国的一些水利兴修及河流人工改道工程均未涉及浦阳江河道的变迁,越国之后至西汉越地一直为待开发地区,更少有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因此,从汉代上溯春秋,在自然情况下,浦阳江河道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当时越军由浦阳江南撤是可能的。
但句践此时只剩五千残兵,无力防守国都,于是往南至会稽山据守,都城则为吴军占领。“会稽山上城者,句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8]215句践在其上以山为城,称会稽山上城,亦称平阳,在今绍兴县城南 20公里左右的平阳村[8]150。越军在会稽山与吴军又相持一段时间,最后迫于无奈才向吴军求和。
综上所述,可概括夫椒之战越军的退却路线为:从太湖椒山沿东笤溪退至钱塘江边的固陵,再沿浦阳江经埤中而南至会稽山。
注释:
①“檇李”“就李”为同一地,因为音讹而记载不同,下文出现的引文“就李”都是指檇李。
②韦昭注及虞翻所述均转引自陆广徵:《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版,第 77页。
③此处所述太湖水道转引自中国科学院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146页。
④转引自陈桥驿:《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 142页,原文仅注明引自《论衡·书虚篇》。
[1]来新夏.史记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张仲清.越绝书校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蒙文通.越史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13-114.
[6]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46.
[7]山海经[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7.
[8]方杰.越国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9]张仲清.越绝书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
[10]陈桥驿.吴越文化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杜预.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510.
Study of the Retreat Route of Yue Troops from Fuji ao Battle
L IU Jianhua
(College of Scienc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Yue attackedWu in 494 BC,and the war broke out at Fujiao,which is the presentday Jiaoshan in Taihu.Yue was defeated,and Yue troops went to Guling along Tiaoxi,then got to Pizhong and KuaijiMountain from Puyang River.
the battle of Fujiao;Yue troops;the route ofmarch
K204
A
1671-6574(2010)05-0087-05
2010-08-01
刘见华(1984-),男,河南固始人,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 2008级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