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卉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兰州市人才投入机制的现状分析
陈 卉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在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人力资本投入机制的建设在人才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兰州市人才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兰州市亟待解决的人才投入的问题。
人才投入;投入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力资本,一类是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器、设备、资金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为物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为人力资本。换言之,体现于劳动者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示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该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使国民收入明显增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既要靠物力资本的投入,更要靠人力资本的投入。所谓“人力资本”,不是传统经济理论中“劳动力”的概念,而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一种资本的类型,它是由对人的投资和受教育时放弃的收入而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来源是教育培训投资,而教育培训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则取决于人才投入机制的建立健全。人才投入机制,即人才健康成长、广泛汇集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完善的人才投入机制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还应有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才尽其用的使用机制、充分流动的竞争机制及考核监督的评估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人才投入机制的建立健全,对于处于大西北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兰州市的人才培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兰州市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兰州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明显提升,人才资源分布多元化、配置市场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整体素质在不断壮大提高。下面部分数据来源于兰州市统计局网站。2007年末,兰州市从业人员达到141.91万人,其中城镇73.35万人,农村 67.56万人,全市拥有各类人才423216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9.82%。其中:女性从业人员57.5万人,
女性人才14.27万人,占全市女性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4.82%。
1.按构成分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量209161人,占全部人才的49.42%;经营管理人才83325人,占全部人才的19.69%;高技能人才82542人,占全部人才的19.5%;党政领导人才27363人,占全部人才的6.47%;农村实用人才20825人,占全部人才的4.92%。
2.按年龄分组。全市现有人才平均年龄38.9岁。其中,35岁以下137511人,占全部人才的32.49%;36-45岁 170242人,占全部人才的40.23%;46-55岁93526人,占全部人才的22.1%;55岁以上21937人,占全部人才的5.18%。
3.按学历分组。研究生以上人才10293人,占全部人才的2.4%;大学本科人才108813人,占全部人才的25.71%;大专人才124968人,占全部人才的29.53%;中专人才61071人,占全部人才的14.43%;高中及以下人才118071人,占全部人才的27.9%。
4.按学科分组。文史类18481万人,占全部人才的4.37%;理工类96308万人,占全部人才的22.76%;经济类 56838万人,占全部人才的13.43%;法学类 12609万人,占全部人才的2.98%;教育类 20511万人,占全部人才的20511%;农学类 5156万人,占全部人才的1.22%;医学类 14545万人,占全部人才的3.44%;管理类 32988万人,占全部人才的7.79%。
5.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分组。高级职称29037万人,占全部人才的6.86%;中级92801万人,占全部人才的21.93%;初级职称96301万人,占全部人才的22.75%;其他及无职称156273万人,占全部人才的36.93%。
6.按区域分组。全市三县五区人才分布状况差异明显。城关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商贸中心,在人才拥有水平上呈现出明显的占有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心区特征;具有城郊结合经济特征的七里河区,以其农工商聚集人才50760人,居各县区第二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该区人才比重达到20.88%,在各县区相应比重中为次最高。西固区则以辖区内企业——“中石化兰州分公司”为载体积淀人才,全区拥有人才 45168人,占全市的10.67%;专业技术人才是该区人才主体,比重为44.59%,明显高于其他县区。安宁区以教育为基础,加快向综合经济区转化,目前人才聚合能力相对较好,占有人才25833人,列县区第五位;远郊区红古区与三县经济构架虽有不同,但从人才规模上看,反不抵永登和榆中。红古、永登和榆中人才分别为11732人、28432人和18984人。皋兰县在规模与结构约束下,人才总量也落后于其他县区,拥有人才9030人。各县区人才状况基本与经济水平相吻合,占有量有很大差异,人才平均水平呈现出由中心区→郊区→远郊县区递减趋势。全市各县区人才密度(户籍人口计算)见下表1:
表1 全市各县区人才密度一览表
(二)兰州市教育机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兰州市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类办学机构不断增多,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培养各类人才能力不断健全,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统筹发展,结构优化,教育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兰州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进展,全市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扩大教育救助覆盖面,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市属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当前,我市已基本构建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举、布局结构合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07年,我市拥有各类学校1438所,在校学生数超过84万,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专任教师数量44457人。其中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2000年的7.2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17.1万人(2008年《兰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之后,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至2007年,我市已有民办高校7所,在校学生数量接近3万人。兰州市各类教育机构具体基本情况见表2(资料来源:2008年兰州统计年鉴,):
(三)兰州市人才投入经费支出现状
资金投入是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源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市政府结合本市教育及人才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包括政府教育投入政策在内的所有人才发展政策,并加以实施。近年来,市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切实将发展教育事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素质教育,提倡终身教育,营造学习型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08年达到21.80亿元。为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市政府积极支持在兰高等院校扩大办学规模和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快安宁高教园区和榆中大学城建设,努力把兰州建成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到2008年,我市高等教育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已突破20%。
表2 兰州市2007年各类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 单位:人
但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政府财力薄弱,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目前,我市人才投入相对发达城市和地区而言,投入规模仍然偏小,投入占地方 GDP比例还比较低。据《2008年兰州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我市预算内用于教育的总支出为21.80亿元,而同年兰州市的GDP突破800亿元大关,达到 846.28亿元,当年教育经费总支出仅占当年 GDP的2.58%,离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比例4%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受投资规模条件限制,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相对发达地区而言仍然比较滞后。加之自然条件差,教育成本高,体制有待理顺,机制不够灵活,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偏小,职业教育薄弱,农村教育明显落后,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也不平衡。长期人才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我市当前办学条件差、教育手段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各类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
(一)投入规模小
由于我市地方财政比较困难,人才投入规模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为 28.93亿元,其中教育支出为5.72亿元,占市级财政总支出不足 20%,2010年预计人均教育支出仅为300余元。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和西北的中心城市而言,兰州在人才投入的各项指标仍然偏低。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部分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和仪器、设备、图书等占有量明显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要。特别是有些区县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基本建设投入欠账严重,许多学校条件仍然比较简陋,教学设备陈旧,教育手段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投入渠道单一
目前,兰州市人才投入还不能满足经社会济发展的需要。其中重要表现之一是: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完善,人才投入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和个人投资,企业人才投入不足,社会上缺乏人才投资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市虽然教育财政投入增长很快,但占总投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学费收入比重却迅速上升,多渠道筹资格局任重道远。从国际来看,高等学校经费筹措渠道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学费收入;三是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四是科研收费和服务收费。而我市高等学校还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差,学校服务收费和科研收费还很少,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均显不足。长期以来,我们试图构建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格局,但政府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在教育筹资机制中的核心地位仍未改变。
(三)投入结构欠合理
人才资源开发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使各类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水平、结构相适应,才能使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就业难、人才学非所用、闲置浪费和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短缺等矛盾。目前,我市的人才投资结构与社会需求还有偏差,高等教育投入多,职业教育投入少,导致大学生失业和技能工人缺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人才投入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农村人才短缺,城乡人才流动不畅,二元分割的问题突出。投入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理工类、医学类、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扎堆”和“过剩”,而金融、城市建设和规划、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才投入匮乏。
(四)投入使用效益不高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重不重视人才,不只是看你有多少人才,或投入多少资金引进了多少人才,更重要的是看人才效益是否发挥到最佳程度。我市人才投入使用效益不高表现为:教育投入经费管理不够规范,投资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政府投入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指标不够完善,还不能做到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预算执行情况等方面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的跟踪监管,切实提高人才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高等教育领域,部分高校财务忽视成本管理,对二级院(校)以收付实现制代替成本管理,控制支出不严,分配制度不科学,支出的随意性还比较;。教育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合理,使资金和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五)制度建设不健全
人才投入要发展,制度建设是保证。制度建设健全才能引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竞争、流动、分配等方面的制度瓶颈。只有不断创新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开发各个环节的重要制度,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当前,我市人才投入制度建设的问题主要有: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还不能做到以能力和业绩为基本导向,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职位和职业要求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健全;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还不规范,人才使用过程中,还不能够真正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动态管理的选拔竞争机制仍未形成;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亟待改进,人才信息库建设相对滞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体系仍在酝酿之中;进出有序的人才流动制度还不健全,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之间的贯通和交流存在障碍;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有效的、合法的保护,导致人才外流问题突出;政府投资的监督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对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等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
(一)人才投入观念不到位
当前,我市对人才投入的思想认识仍然不到位,科学的人才投入观念亟待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对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但在实践中,我市多项人才政策显示,我们还是更看重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见物不见人”的旧观念根深蒂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投入仍然不够重视,人才投资的新理念有待树立。主要表现为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在投入上,在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投资中,大量经费用于购置设备、添加硬件,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经费却很少;有钱盖豪华的宾馆,职工培训经费却寥寥无几;热衷于搞投资巨大的“形象工程”,教育经费开支却捉襟见肘。在开发上,于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对人才工程立项却不屑一顾;有的科研项目对申报、评审等做了诸多规定,唯独缺乏人才支撑和人才开发培养方面的规定。在引进上,招商引资花样迭出,招才引智却实招不多;舍得花重金引进一流设备,却舍不得花钱引进一流人才。
这些问题表明,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尚未根本转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些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习惯性做法仍在制约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思想的制约是最大的制约,观念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见物不见人”的旧观念不破除,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人才分布不平衡
目前,我市人才分布仍然既不合理,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产业布局看,人才大部分集中于教育、卫生等领域,第一产业人才缺乏,如农村实用人才比例仅为4.92%。从行业布局看,人才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物流商贸、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无论是人才的数量、结构,还是整体素质方面都与行业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从人才区域分布来看,大部分人才集中在市区,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关区,人才集聚比例超过了50%,而在迫切需要各方面人才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区县,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人才比例相对较低。
(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前景堪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市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市劳动力结构逐步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社会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能工、技术工和熟练工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在发达国家,技能劳动者的结构分布为:初级技工占15%,中级技工占50%,高级工以上者占到35%。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合并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辽宁8.8%、上海 7.4%、吉林 7.1%、广东 6.3%、黑龙江6.1%。而目前,兰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和职工培训基地仍然偏少,培训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职业技能人才没有职业发展规划。技工类学校数量不多,接受初级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职业技能教育师资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截至2009年底,兰州市技工类学校在校生人数不足万人,全市技术工人总数大约8.5万人,其中高级技术工人仅有1.2万人,占技术队伍总数的15%,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合并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相对偏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必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严重制约我市企业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能耗的降低、服务的改善、市场的开拓,各种技能性人才的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四)人才引进力度一般
人才是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先进设备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关键是引进一流人才。没有人才,先进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先进设备也会变为一堆废物。事实表明,投资于人才引进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只有依靠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打造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优势,才能构筑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兰州市由于受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仅使部分现有人才因“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闲置,更未形成对外地高层次人才群体的巨大吸引力。虽然在引进人才方面出台了《兰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从实际来看,人才引进政策尚未健全,政策的吸引力仍然较弱,人才引进程序复杂、繁琐,引进人才方面时忽视质量和效益,重引进轻使用,现有人才选拔机制无法使外来人员脱颖而出,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较大。
(五)人才市场建设薄弱
面对我市的人才分布不均问题,通过政策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必须和非常重要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味地强调政策指引和行政手段,其实际效用却是非常有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借助市场手段,这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身份制度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较为薄弱,人才资源配置效应还不够明显,兰州市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和人才公共服务尚未形成。人才公共服务的网络尚未形成,各类人才服务机构需要整合。人才资源的信息公开程度不够,各种法规政策、人才信息还比较分散,缺少规范,获取不够系统和方便。而且有些区县的人才市场硬件建设明显滞后,人才市场“有场无市”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其人才资源开发的瓶颈。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市应进一步培育完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中介组织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注释
①唐建平,冯裕芳:《人才战略与企业发展》,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②涂文涛,方行明:《知识经济的人才战略》,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③李元卿:《当前形势下我国人才流动的新趋势》,《人才开发》2009年07期。
④王浩夫,温宁:《对于人才战略的几点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⑤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⑥陈捷:《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多重角色》,《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责任编辑平乐
2010-10-13
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人才投入机制课题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