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军
关于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思考
陈 军
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面临崩溃压力,海洋赤潮多次引发灾害,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引起世界各国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环境监测作为人类认识和掌握海洋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性工作,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给海洋监测工作带来严峻考验的同时也使其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环境监测人员在进行海水采样。中间为本文作者,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陈军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地理单元,也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资源宝库。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重视和依赖,世界沿海各国以权益为核心,“蓝色圈地”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开发海洋资源的规模日益扩大,海洋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污染。近年来,各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监测内容全面拓展,监测手段更为丰富,但我国技术水平总体还比较低。进一步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科学预报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的发生,是强化海洋环境预警能力的必然趋势,也是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监控手段。
随着全球各经济体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重视,把目光更高更远地聚焦于海洋这块神秘领域。中国也高度重视海洋开发工作,2002年11月明确提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全面促进沿海地区现代化。海洋环境监测是保障海洋科学开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得到迅猛发展,中国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也得到较好的提升。
发达国家的海洋监测技术正向实时化、立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向全球海域扩展、向生态功能延伸、向生态预报努力;海洋监测手段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源监测评价逐步转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赤潮监测预报等更深层次问题转变。
海洋保护全球共同行动
2009年5月,首届世界海洋大会在印度尼西亚万鸦老开幕,这次会议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我们必须拯救和保护海洋。”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已发起《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影响全球行动纲领》,力求通过全球各国共同行动,布控海洋环境的继续恶化,10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与,但海洋面积的死亡区域却持续扩大,反映出各国在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的“执行不力”。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曾发出警告,海洋正逐渐成为全球吸收温室气体最大的容器,呼吁联合国气候条约中加保护海洋条款。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12%的土地受到法律和其他各种措施的保护,而海洋的保护面积却不足1%。对气候变化可造成的影响已达成各国共识,但由于长期海洋监测数据的匮乏,导致无法采取更为具体的行动。
海洋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基本形成了从无到有、从孤立到融入、从单一到全面的监测体系。经历准备时期、起步时期、发展时期、提高时期和国家与地方共同发展五个阶段后,中国海洋监测工作正面向多元化发展。
数据显示,在海洋系统遭受“气候变化”重击之前,海洋功能退化已使全球每年损失350亿美元。目前全球80%的海洋受到了陆源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呈逐年退化趋势。近岸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物资源锐减,生态破
海洋环境监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尤其是数据库的建立,为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滩涂开发、水产养殖、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在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坏加剧,赤潮事件增多,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潜在的危险;工农业、生活污染物逐年增多,营养盐和有机污染不断上升,海洋污染范围持续扩大,海洋工程、围海造地、滩涂开垦等活动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环境正面临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大的压力,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和资源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海洋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海洋过度开发所带来的严重污染,直接给海洋生物以及人类造成了危害,面临的严峻形势给人类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掌握海洋环境的不断变化,发达国家的海洋监测技术正向实时化、立体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向全球海域扩展、向生态功能延伸、向生态预报努力;海洋监测手段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源监测评价逐步转向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赤潮监测预报等更深层次问题转变。
从1972年中国对黄海、渤海等特定区域污染源状况进行调查开始,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基本形成了从无到有、从孤立到融入、从单一到全面的监测体系,当经历准备时期、起步时期、发展时期、提高时期和国家与地方共同发展五个阶段后,中国海洋监测工作正面向多元化发展。
海洋环境监测制度体系已基本构建
200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国家海洋部门也相继组织制定了《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制度》《海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等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规章制度。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加强近岸海域的环境管理,防止陆域污染源对海洋产生污染侵害,于1994年正式建立了点面相结合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网络成员单位达到了74个。全国省、市级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从中央与地方已基本建立,从现场调查、站点布设、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海洋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经过几年来在不同系统内的运行,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志着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得到了有效运作。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获得了重大发展
据统计,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的覆盖海面区域(近岸海域、近海海域和远海海域)已超过300万平方千米,海洋环境监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尤其是数据库的建立,为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滩涂开发、水产养殖、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在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中国把海洋监测与陆源口监测进行有机结合,从行政措施和技术手段上,进一步调整充实监测点位,不断完善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工作,已能全面开展陆源排污监督监测、海洋生态监测、海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不同目标的全方位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极大地丰富了海洋环境监测的工作领域与工作内容。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尚待加强
随着国家对海洋监测工作的重视,尤其通过“十五”期间国家对海洋监测工作的全面建设,海洋监测能力、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区域之间的经济不平衡,造成不同地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上的差距。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任何新兴行业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强有力的支撑,在现有的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人员中,具有海洋环境监测经验的人员少,兼职的环境监测人员多,尤其缺乏生物、赤潮方面的专业监测人员。二是监测仪器设备匮乏。部分环境监测站只能进行常规监测,远远不能满足或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甚至差距较大,尤其是一些新项目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比较缺乏,如赤潮生物密度、生物种类等监测项目。三是经费保障投入不足。经费欠缺是影响环境监测发展的软肋,缺乏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发展规划和持续经费投入建设机制,保障经费不能较好地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监测队伍建设以及仪器设备如锚系资料浮标都得不到较好的保障,影响了海洋生态监测能力。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上升为各国政府行为和管理行为已是大势所趋
2009年8月,世界海洋保护组织向全球发出“以100%的投入为保护海洋而战”的倡议,努力恢复海洋原貌,重建海洋生态系统。2009年11月,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海口召开,国内外资深专家围绕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手段以及赤潮防控与机理开展了研讨,为海洋环境的保护敲响了警钟。
赋予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新历史使命
海洋的全球流动性和国际社会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各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科学的监测和评价结果将保障各国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环境外交中处于有利位置,中国在环境保护“九五”计划中就定下了“基本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展趋势,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目标,开展非污染要素对海洋环境影响监测、生态监测等一些新的任务已经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海洋环境监测的任务非常艰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洋环境保护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这也要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走出各国政府的小圈子,走向全球大舞台,形成共识,谋求共同发展。
创新全球大海洋环境新型监测体系
在全球海洋遭受陆域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创新监测体系促进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需要紧迫考虑的问题,国际海洋组织应统一组建全球海洋环境监测网,与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学院、科研单位等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各国海洋环境监测资源,实现GEMS信息中心联网,让各国获得全球其他海区的监测数据,提高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各国政府也许会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或考虑不参加网络共同体,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上升为各国政府行为和管理行为已是大势所趋,并且要作为促进海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和监测结果,为各国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行政管理和国防安全服务。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走出各国政府的小圈子,走向全球大舞台,形成共识,共同发展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体制和能力建设
在全球高度重视和发展海洋监测能力的形势下,中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调整,也逐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一体化海洋监测体系。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理顺海洋环境监测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人员机构、设备重复建设、职责交叉以及部分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监测能力薄弱的现象。要进一步提升海洋监测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舶、岸站、浮标、雷达、直升机等监测技术手段,改变当前监测覆盖面积有限、长期连续监测手段缺乏、重大海洋污染事件和灾害不能快速监测和预警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不断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必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海洋保护工作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