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的前半生

2010-09-21 03:22
中外文摘 2010年17期
关键词:东北局刘志丹张闻天

温 相

2009年8月2g日,高岗的半身铜像在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高岗的故乡落成。据有关报道介绍,参加者有百姓逾千人。这个曾经跟随刘志丹,参与创建中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人物终于魂归故里……

“跟定志丹闹革命”

高岗,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自小家境贫寒。1927年春,高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起,高岗被派往陕西地方军阀部队开展秘密兵运工作。

也是在这次兵运工作中,高岗结识了刘志丹。对刘志丹的胆大心细、智勇双全,高岗一直钦佩不已。从这时起,高岗在以后的岁月中几乎从不间断地追随刘志丹,为中共在陕甘边地区播散火种不停奔走。

1935年2月5日,陕甘边、陕北两特委的联席会议召开,中共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先后成立。西北军委主席由刘志丹担任,副主席为谢子长、高岗。

就在西北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时,“左倾肃反”的狂飙悄然降落。1935年10月1日,陕北“肃反”拉开帷幕。劳山战役结束后不久,高岗即被逮捕。

这次“肃反”造成的影响很坏,对西北苏区的破坏程度也很大。幸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及时赶到,才把刘志丹、高岗、张秀山、习仲勋等人从左倾暴力的屠刀下解救出来。

“高麻子这人能干事”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正式发出关于成立西北局的通知,高岗任书记。

毛泽东很注意调整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关系。这些干部中也包括高岗。一次,毛泽东将著作《论持久战》交给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莫文骅,莫文骅想多读几遍,没有来得及下发传达,就被高岗告到了毛泽东那里。莫文骅非常不高兴,说了一些对高岗的意见,毛泽东则正告莫文骅:“你们驻在陕甘宁边区要好好注意搞好与高岗的关系,你知道,中央的政策,高岗不点头在边区是行不通的。”

高岗颇有工作能力。毛泽东曾对秘书叶子龙说过:“高麻子这人能干事。”1937年底,王明、康生返国,王明被誉为“昆仑山上下来的神仙”,高岗却异常反感这些教条主义者,在背后提醒说:“原来我们以为苏联飞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却不知道原来是祸从天降!”

抗战结束后,毛泽东把战略目光投向了东北,为此专门成立领导机构——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出大量干部前往东北,高岗也加入了这一行列。1945年6月16日,中央来电,全面改组东北局领导层。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副书记兼副政治委员。6月24日,高岗兼任東北局秘书长,成为林彪在东北地区的主要助手。除了狠抓工农业生产,高岗还在用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东北解放后,大批干部被抽调入关,人才储备出现了真空。针对这一现状,高岗积极采纳陈云、张闻天的建议,派专人到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大城市招聘知识分子,动员一些著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到东北工作。

高岗的用人虽有所偏狭,但在东北时期至少保持了一部分“五湖四海”的优良传统。他不以“山头”为唯一依归。像马洪、华明、安志文等人都是在高岗身边工作过,并被一点点发现培养起来的。对于那些因为党内斗争而坐了“冷板凳”的老同志、“老资格”,高岗也不避忌讳。例如张闻天,高岗甚至还提议张闻天重新担任东北局组织部部长,但被刘少奇否决,因为刘认为张闻天是“教条主义者,不能管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高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1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3次会议决定增补林彪、高岗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即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是时,党内领导人兼任军委副主席的只有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四人而已,高岗跻身其中,说明了他的分量。

高岗虽人在东北,却对身处北京、操劳国务的毛泽东的身体健康极为惦念。有一次,他打了一只老虎,用虎骨泡酒专程送给毛泽东滋补。毛泽东看后,说了一句:“这个高麻子。”这些虎骨酒的下落后来在聂卫平回忆胡耀邦的文章中找到了答案:“当时,胡耀邦见我把茅台酒留给了中国足球队,便又送给我一瓶虎骨酒。这瓶虎骨酒也颇有些来历:五十年代初,高岗还在当‘东北王时,曾亲手打死一只老虎。他用老虎的骨头泡了一坛酒,并将这坛酒送给了毛泽东主席。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毛泽东叫人将这坛酒埋在了地下。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在清理毛泽东的遗物时才发现这坛酒。酒封得好好的,上面还有个说明,这样人们才知这坛酒的来历。后来酒被分成了十几瓶,分别送给了当时中央的老同志,胡耀邦也分得一瓶。”

“高岗听不得反对意见”

然而,伴随着高岗优异工作能力的还有他的一些缺点和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负面与他的正面同样突出。

建国后,毛泽东一次同罗荣桓谈及高岗时指出:“高岗听不得反对意见。”李锐作为高岗的秘书和助手,因长期接触,对高岗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1950年,他与黄克诚坦率谈及高岗:“其一,此人根本不读书,文化也低,其二,生活作风太乱。其三,用人搞小圈子,对不喜欢的干部排斥甚至记仇。”

事实上,在与黄子文、李之琏这几个人的关系上,的确反映出高岗“听不得反对意见”的一面。

黄子文是陕西关中人,“黄埔军校”出身,与习仲勋同乡。习仲勋后来如此评价他——“黄子文入党早,经验丰富,看问题全面而且很有见解……”可是,黄子文因为曾经揭发过高岗一次严重违纪行为,被高岗怀恨在心,多次准备拿掉黄子文,都因为习仲勋的劝阻才作罢。

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的李之琏在高岗手下工作时,对东北局内部刊物《工作通讯》的突然停发发表了一点个人看法,说看不到达本“通讯”有点“被堵嘴”的感觉。这件事让高岗知道了,大发脾气,冲着李之琏喊道:“是对我的路线有意见吗?你说说谁堵你的嘴?”后经解释高岗才算平息怒火。

这些性格上的致命缺陷,终因高岗地位、身份的变化和政治角色的更替,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猜你喜欢
东北局刘志丹张闻天
张闻天陈列馆
张闻天《神府调查经验谈》
关于1946年东北局和东总进驻梅河口时间的考证
浅论彭真在东北局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纪念父亲刘志丹百岁诞辰
深切缅怀无产阶级军事家刘志丹
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
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
张闻天功著遵义会议
张闻天的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