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鸿飞明文彪杨博野
2011,浙江经济审慎乐观
文/周鸿飞明文彪杨博野
明年全省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复杂,对可能出现的变化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确保“十二五”开好局
2011年,需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复苏趋缓以及宏观调控进一步偏紧可能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总体而言,预期2011年浙江经济呈审慎乐观态势。
自2010年6月份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严格挂钩于美元指数下跌速度。目前美元指数快速下跌,即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更快一点,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也不一定呈现加速升值趋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将会趋于平稳,明年货币当局对升值的容忍度也会提高。预计2011年人民币年升值幅度或超过4%。
浙江对人民币升值抗压能力相对较强。这得益于浙江劳动力成本仍相当便宜、出口产品价格低廉、浙江劳动密集型企业大规模转移概率仍然较低三方面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汇率低估前提下,工业部门回报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服务业的发展。1992-1996年浙江服务业比重下降对应1990-1994年人民币贬值,1997-2002年服务业加快发展对应1995-2001年的汇率升值,2003-2008年服务业停滞对应2002-2005年的汇率贬值。
央行2010年10月20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为34个月以来的首次加息,出乎市场预期。既锁定了更多资金以缓解储蓄活期化带来的资产价格攀升,又遏制了短期投机行为。本次加息预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向中性回归,2011年加息概率仍较大,直至利率正常化至CPI水平之上。而扭转“高M2”增长模式是本次加息的根本目的。目前中国经济通过货币的对内贬值减轻汇率升值压力,保证出口产品的持续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收入受到收入分配和货币贬值的双重挤压。
加息对浙江影响利大于弊。从贷款结构看,浙江短期贷款余额始终高于中长期贷款余额,而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则相反。本次加息短期贷款利率相对于中长期贷款上升更为明显,意在遏制房地产等市场投机。尽管本次加息幅度太小尚不能对浙江房地产价格上涨构成有效威胁,但若后市加息周期一旦成行,相对于沪粤苏,浙江的房地产市场所受冲击或许更大一些。此外,本次加息周期和人民币升值周期同时启动,预示转型倒逼机制由产业政策向货币政策切换。
2010年三季度以来,中国PMI指数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预示着经济增长高位回调过程已基本趋稳。浙江大多数行业去库存开始较早,民营企业较早出现若干补库存迹象。在经历5个月徘徊后,今年4月产成品存货增速突然提高2个百分点到4.2%,9月已经增至6.5%,在5月份基础上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浙江正在由去库存阶段向补库存化转折。这一轮补库存行为很可能会持续至2011年三季度左右。而补充库存往往与PPI上升同步发生,一定程度上预示了2011年浙江工业经济的乐观趋势。
浙江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调的稳定增长阶段,加上规划实施周期的影响,2011年浙江经济增速或继续在10%左右波动,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大致与全国持平,属平稳增长阶段。预期“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形成一波增长小高峰,考虑到各省区经济增长速度离散度下降因素,浙江经济增长在全国的位次或有可能小幅上升。结合以往经验,每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大量建设项目尚处于起步准备阶段,建设高潮大都是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出现。因此,就2011年增长而言,新一轮规划的投资支撑力量不会很强。
2011年,浙江经济将继续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通道,不过2011年一季度GDP增速或将较低,二季度以后将平稳回升,全年有可能保持在11%左右。
浙江工业增长处于“N型”经济周期的新一轮增长期。但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在中央弱化经济增长指标的大背景下,浙江“十二五”前半期的工业增长应该不会很快,预计2011年增速将在1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浙江工业增速5年来首次晋位全国前20位,并首次超越广东、江苏和山东,信号意义明显。这里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再次出现有利于日用消费品工业增长的状况,而这是非常有利于浙江经济的。二是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对浙江影响相对较小,从工信部名单看,山东炼铁业、江苏玻璃等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行业重新洗牌风险。此外,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铁路、城轨交通和高速铁路,并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将对具有明显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上海、浙江和广东形成较大刺激。
2000-2009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比全国平均高0.3和1.2个百分点。2011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有可能更快增长。一方面,收入分配“两个同步”(详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的落实;另一方面,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工资上调10%,浙江最低工资标准上调15%左右。虽然2008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部分年底将退出,但家电下乡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11年12月31日,同时浙江已进入汽车消费高增长周期,2003-2009年全省汽车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8.2%,长期形成的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在居民收入增长、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下,2011年消费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与2009年的政府主导投资不同,2010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明显加快,1-10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达到25.8%,快于国有投资18.7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额的58.4%。不过2011年受刺激性投资政策退出、房地产调控等影响,全省投资增速或将有所放缓,但投资结构会更加优化,投资质量和效应将进一步提升。
2011年支撑民间投资的因素较多。浙江规划发展新能源、生物产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民间资本提供新的投资舞台;浙江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政策加快出台,形成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利好。根据对浙江上市公司统计,2006–2009年浙江对省外投资年均增长接近40%,是全省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3倍多。随着对省外投资基数的扩大,对省外投资增速很可能将回归正常,形成对省内投资的利好支撑。然而,由于浙江房地产对新增投资的贡献率达45.3%,房地产投资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0.25个百分点。虽然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弥补一部分房地产投资下滑,但仍需密切关注房地产业波动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2010年1-10月,浙江对美、日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1.8%、16.3%和34.3%,均低于出口平均增速,占全部出口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1.7%下降至49.6%。对俄罗斯、巴西、巴拿马、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保持了60%以上的高速增长。
鉴于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占40%左右,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比重高达30%,这正是浙江出口受危机冲击远远小于上海和江苏的重要原因。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国际市场对机电产品的需求增长将会大于纺织服装产品。2010年1–10月浙江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24.3%,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分别高达44.8%和50.7%。预计2011年浙江出口增速仍将保持20%左右,但领先优势或将有所弱化。
2011年全省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复杂,对可能出现的变化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确保“十二五”开好局。
积极做好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思想准备。浙江经济必须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跨境业务、成本转嫁等方式,应对可能到来的人民币升值风险;积极引导企业调整贷款结构、敦促银行优化信贷管理,化解可能出现的多轮加息造成的财务成本上涨压力;着力强化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有效加强房地产调控,应对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
着力把扩大消费作为重要战略。以落实“两个同步”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以养老、医疗等保障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向人群全覆盖转变。以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为重点,改善城乡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汽车、住房、旅游等居民消费热点。
合理协调省内投资与对省外投资。一方面,积极扩大省内投资,落实“民间投资36条”政策,突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投资重点,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对省外投资,引导企业扎根省内的同时,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继续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定价机制。着力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等改革,积极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激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审批、投资等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对于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