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女教授黄菡为《非诚勿扰》“灭火”

2010-09-20 10:27李邑兰
博客天下 2010年15期
关键词:非诚勿扰党校教授

文/李邑兰

党校女教授黄菡为《非诚勿扰》“灭火”

文/李邑兰

“黄老师,我是您的粉丝啊,我喜欢您在《非诚勿扰》中的表现!”

一位淮安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涨红了脸,径直走到黄菡面前,掏出准备好的笔记本要求签名。

曾经,如果用一种社会身份来介绍黄菡,可以有多元选择,比如,南京大学社会系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主任、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领导研究会副秘书长……近日,因为加盟江苏卫视当红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这些标签全都淡出,凸显的是“知名党校女教师”。在许多观众眼里,它成了黄菡唯一的名片。

7月7日,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这堂课,四十来人的教室座无虚席。黄菡讲授的是《领导者的心理调试》。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不少学员跑上台要求与黄菡合影留念。“黄老师,我是您的粉丝啊,我喜欢您在《非诚勿扰》中的表现!”一位淮安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涨红了脸,径直走到黄菡面前,掏出准备好的笔记本要求签名。

不过,黄菡显然并没有做好“红”的准备,面对“粉丝”的追捧,她除了报以友好的微笑,“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过去,结尾时,黄菡给学员们送上了一句颇富哲理的“绕口令”,“你要能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也就能面对压力、舒缓压力了”。

不过,生活中有的压力是绕不开的,比如,当黄菡遭遇《非诚勿扰》。

党校教授与相亲节目的结合,看上去颇具戏剧性冲突,会彼此兼容还是水土不服?而此前风光无限的《非诚勿扰》彼时正处于“非常时期”,前途未卜。国家广电总局的两纸相亲节目整饬通知,矛头均直指《非诚勿扰》。黄菡的出场,被普遍认为是节目组请来的“消防员”。

“我们要麻烦你一下,想让你来做嘉宾。”6月22日,黄菡接到了《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培杰的邀请,希望她参与节目录制,与场上原有的点评嘉宾搭档,“增加一个女性视角,让观点的碰撞更加多元”。王培杰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非诚勿扰》遇到“麻烦”了。

事实上,黄菡与江苏卫视的渊源颇深。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社会心理学学者的黄菡就应邀在江苏电视台经济频道主持了几档心理咨询类节目。因为做节目的缘故,黄菡与江苏台包括孟非在内的一帮电视人熟识,有时候会一起策划、合作新节目,有时候客串嘉宾、主持人,对电视并不陌生。

彼此熟识的好处,是可以省略很多“潜台词”,所以制片人王培杰发出邀请时,黄菡只简单地问了一句:“你觉得合适吗?”在得到王肯定的回答后,黄菡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

挂掉电话,黄菡反倒想了很多。她给孟非发去一条短信:“风口浪尖,动辄得咎”。显然,她已经预料到可能会承受的压力。

14岁的女儿首先举了“红牌”,在女儿眼里,教书育人的母亲和娱乐性十足的相亲节目应该是格格不入的。女儿的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看法。在“非诚勿扰”贴吧中,一部分“非粉”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党校教授是党的代表,是来监督我们的,节目一定会不好玩了。”此外,同系统的党校老师们会怎么看?会不会认为是出风头?

黄菡把所有可能的争议都想了一遍,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就当玩一次极限运动。”“卫视也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从本职工作来讲,没有太离经叛道。”面对可以预见的争议,黄菡自我安慰似的说。

6月27日晚,“整改”后的《非诚勿扰》录播节目首期亮相,黄菡第一次出现在嘉宾席上,主持人孟非对她的介绍轻描淡写—女性社会学专家。

“如果要我给自己一个定位,还是党校女教授。”黄菡笑言。这个标签如今近乎成了她的昵称,不少朋友邀约,发来的短信都是“知名党校女教授,晚上打球去啊”,诸如此类。

在黄菡的个人生活体验中,没有特别因为党校教授的身份而碰到什么挫折或者误解,所以她对这个身份并不敏感,也不会因此做一些刻意的表现。但是,当她面对公众,作公共发言的时候,她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身份,希望自己理性、冷静,同时还能温暖人心。

“最朴素的道理就是,你拿着人家的工资,要不然就不做,要不然在这个体制当中,就应该遵守相应的职业准则。”黄菡说。

黄菡在《非诚勿扰》中的表现并不麻辣、犀利,反而显得有些过于低调和克制。近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她的发言屈指可数。新《非诚勿扰》录制中,“拜金”“富二代”等字眼近乎绝迹,节目开始变得“慈眉善目”起来。即便如此,黄菡还是有无法适应的方面,她说:“我没有办法面对一个人,当面去指责。”

录制节目期间,一位研究比较文学的男博士因为一嘴龅牙而饱受女嘉宾攻击,男博士只能回答,“对不起,我的龅牙伤害了你。”黄菡觉得女嘉宾们的行为“很过分”。

还有一次,女嘉宾公然问台上的男嘉宾有没有腹肌,诸如此类私密的话题,黄菡也较为抗拒,她认为在公共的发言,应该考虑尺度问题。

不过,这些意见,黄菡并没有在节目中作公开的表达,“谁说嘉宾是去引导人?我们叫专家,又不是别人的父母或者老师,这个舞台只是大家面对一种情境时发一种感慨,仅此而已,我没有权利说教”。

黄菡的低调并没有得到节目拥趸们的支持。在《非诚勿扰》贴吧的调查中,黄菡的出场仅获得了11%的支持率,而大多数(7 6%)的网友则认为她“多余”“太闷”。每每此时,黄菡很会自我保护,“不看,不想,不听”。

而关于自己的爱情,黄菡在20岁的时候曾为自己的“理想对象”列过一张清单:年龄、籍贯、身高、相貌、家庭、专业、性格等等。但这张清单没有一次派上用场,她在大学校园里偶遇的那位让她怦然心动的男生,最终成了她的丈夫。她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结果是“遇”上的,不是“找”来的。爱情也是如此。

“有些嘉宾就是太照着模子找人了,只要不符合条件,马上‘灭灯’。”黄菡说。在做嘉宾之前,她唯一一次对《非诚勿扰》的认知,是今年4月出差期间偶然看了一次节目。那期节目中,帅气的南京地铁值班员走到台前,因为外表讨喜,女嘉宾们大多为他亮了绿灯,但等到他公布自己的职业,场上亮灯的女嘉宾就寥寥无几了;另一位个子矮小的声乐老师更是不幸,一出场灯就没剩几盏,等到他告诉女嘉宾们自己每月1000元的月收入,场上的灯就全灭了。

着急“灭灯”,在黄菡看来,更像是一场战役,嘉宾都是来打仗的,抢属于自己的对象,情绪挺激动,但是情感很冷。所以,成为嘉宾之后,黄菡也有好几次险些忍不住“拔刀相助”。

儿童影楼老板王瑞奇,因为自己剪了个怪异的锅盖头,一上场就遭遇了齐刷刷的灭灯。黄菡为王瑞奇鸣不平:“现在提社会主流价值观,我觉得她们(女嘉宾)太主流了,但凡主流觉得好的,大众媒体塑造的形象,她们全接受,但凡跟这个不大符合的,就不能接受。”

黄菡觉得,在相亲的舞台上,很容易判断出哪个男嘉宾更受欢迎。

“我发现我才是非主流的。”黄菡笑言。在她看来,今天社会的主流价值太过强调成功,太以成败论英雄了。她反对简单地崇尚财富,这不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而是关乎生活智慧的问题。

联系编辑:liuyangshuo@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非诚勿扰党校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浅析我国相亲类节目现状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