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妇女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2010-09-18 06:54:34索朗仁青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总数西藏妇女

琼 达 索朗仁青

(西藏大学 理学院 城市与资源学系,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妇女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琼 达 索朗仁青

(西藏大学 理学院 城市与资源学系,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妇女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传统观念对女性教育不够重视、女性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等问题。要通过加强完善基础教育,提供更多妇女再教育的平台,创造更优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等措施,大力推进西藏妇女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西藏的人口素质,更好地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西藏妇女;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西藏妇女受教育状况的彻底改变是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一方面,党和国家关于男女平等的方针和政治为西藏妇女接受教育提供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保证;另一方面,西藏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为妇女全方位接受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笔者在充分翻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妇女问题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对西藏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一个大概的描述与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西藏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西藏的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创建了拉萨小学,办起了各种类型的夜校,但是由于当时西藏的原政权和旧制度原封未动,西藏社会经济极端落后,而且人民政权尚未建立,政治环境十分复杂,从人力、物力、师资等各方面都不具备办高等教育的条件。1957年8月,党中央正式做出了西藏在内地办学的指示,并为这所创建中的高等学校定名为“西藏公学”。10月,又批准将正迁西安的西北工学院设在咸阳市的旧址全部划给西藏,作为西藏公学的校址。1958年9月,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西藏第一所以培养藏族干部为主的高等学府——西藏公学正式诞生在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有了自己的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所、也是至今唯一一所跨省异地办学的高等学府。西藏公学的成立标志着西藏高等教育的开始,解放了的西藏妇女随之来到内地接受政治培训和文化教育。随着西藏公学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实力的增强,1965年经中央政府批准,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1](P28-32)

西藏民族学院在保持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走上了现代化民族高等教育的轨道,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据统计,西藏三分之一的党政领导干部、近半数的地厅级领导,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级人才都出自这所学校,其中包括巴桑(原自治区主席)、才旦卓玛(歌唱家)等女性杰出人才。

从1959年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期间,是西藏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西藏各类学校加在一起已接近2000所,在校学生达66000余人。目前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说明当时有多少女孩入校学习,但确实已有相当一部分女子入学接受教育。从1990年西藏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反映出,45岁以下女性人口的文盲率较之以前下降将近20个百分点;从2000年西藏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反映出,45岁以下女性人口的文盲率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下降了12.2个百分点,这都充分说明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状况已得到明显的改善。[2](P16-26)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西藏妇女更加认识到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性。[3]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女学生人数逐年提高,尤其大学女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女学生的在校人数有显著的增长,高等学校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也有所上升(见表1)。到2008年底,西藏各级各类学校中女生在校生数已达到在校生总人数的47.9%左右。

表1 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人口数[4](P15-31)[5](P15-27)[6](P15-25)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藏族妇女中涌现出了许多女企业家、女经理、女律师,以及通晓国际贸易的女翻译,在大洋彼岸中国留学生队伍中也出现了藏族姑娘。2004年7月,西藏藏医学院学生银木草、德庆白珍和明吉措姆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成为藏医史上首批藏族女硕士研究生。近年来西藏女性硕士、博士人数与日俱增。[7]

二、高等教育对西藏女性的影响

在西藏很多偏僻地区,尤其是农牧区,妇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西藏妇女问题研究”项目组以鼓励和提倡全区女性对教育引起重视为目的,于2008年针对西藏妇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面向全区发放调查表2000份,取得有效问卷1792份。其中有关妇女接受高等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认为女性上大学有用的占总数的56%;(2)认为女性上大学以后对就业有信心的占总数的55.5%;(3)同意女性也应从政的占总数的64.9%;(4)不同意女人嫁个好丈夫比取得高学历重要观点的占总数的50.7%;(5)否认男性以事业为重、女性以家庭为重的占总数的46.1%;(6)关于当前西藏农村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的原因,认为是由于重男轻女的占总数的27.6%,认为受“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影响的占总数的48.4%,认为女孩是为别人养的占总数的3.9%,认为女孩不需要高学历的占总数的5.9%,其他观点占总数的13.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藏大多数妇女对高等教育及其重要性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重视程度还不够。知识周期的缩短使得一张文凭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终身学习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8]

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又根据西藏实际情况,于2009年在拉萨进一步对西藏大学藏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的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550份问卷,收回513份,调查内容包括五个大类,即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上大学的目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势、就业信心以及社会和家庭地位的变化等,同时也访问了一些高校女教师。以下对所调查内容作一简要分析。

三、西藏女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1、被调查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接受调查的女大学生共计513人,年龄在15—35岁之间。在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藏族占89.3%,汉族占10.5%,缺失1份。其现在居住地:59.3%为城市,7.0%为地级城镇,10.1%为县镇,21.4%为农区村,0.8%为牧区村,0.4%为林区村,缺失5份。父母对其上大学的支持率占98.6%。可以看出,西藏城镇女性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要比西藏农牧区的高。另外,在一个家庭里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只有一个的占总数的52.4%,有两个的占总数的35.5%(详见表2)。

表2 一个家庭中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数

2、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意义的认识

关于上大学的目的,在调查对象中,认为是为了学更多知识的占总数的24.8%,认为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占总数的55.4%。关于女性上大学是否有用,认为有用的占总数的58.5%,认为很有用的占总数的35.7%。从接受高等教育后对将来的就业信心来看,有信心的占53.6%,没有信心的占5.8%(详见表3、表4、表5)。

表3 关于上大学的目的

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同意和很同意女人嫁个好丈夫比上大学更重要的占总数的19.1%,不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占总数的68%。认同男性上大学是为了事业、女性上大学是多此一举的占总数的5.5%,不同意或很不同意的占总数的89.1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性也同男性一样有理想、有追求,希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依赖男人而生活(详见表6和表7)。

表4 对接受高等教育后是否有用的认识

表5 接受高等教育后对将来就业的信心状况

表6 是否同意女人嫁个好丈夫比上大学更重要

四、影响西藏妇女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有相当部分西藏女性的思想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农牧区的妇女,认为女性受不受教育不太重要。

1、传统观念对西藏女性受教育的影响

传统观念的存在仍是21世纪西藏女性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恩格斯说过:传统是历史的惰性力。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早已如风化俗,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到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中,积淀成一种心理定势和潜在意识,影响着人的行为的选择。[9](P32-35)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不少人认为,与男孩相比,女孩子终须嫁人生子,生儿育女又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女孩智力低于男孩,没有培养前途,等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家长只重视对男孩的教育而忽视对女孩的教育。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西藏妇女接受高等教育受传统观念一定影响的占总数的49.3%,不受影响的占总数的12.5%(见表8)。

表7 是否认同男性上大学是为了事业,而女性上大学是多此一举

表8 传统观念对西藏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

2、西藏女性的社会地位仍较男性低,尤其是西藏农村女性

当代西藏妇女的“女强人”和“贤妻良母”双重角色冲突,根本上讲是新旧文化的冲突,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全民心态没有实现彻底的现代转化。这表现在:许多人附和“妇女回到厨房去”的观点,主张回归传统的家庭结构,认为妇女即使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也主要是要做“贤妻良母”;许多人仍以生理上的差别作为理由认为妇女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妇女也难以在事业上取得同男子一样高的成就,因而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鼓励妇女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距离男女事实上的平等还有较大的差距,且层级越高,差距越大。①参见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6.

表9 是否认为女性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表10 当前西藏农村妇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

从表9、表10可以看出,在调查对象中,认为女性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她在家庭中地位的占总数的51.3%,不认可的占总数的7.2%,认为不一定的占总数的34.1%。当前西藏农村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为:认为重男轻女的占总数的30.8%,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占总数的48.0%。这些数据说明,当前的西藏仍存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现象。

3、西藏女性高等教育后的就业障碍较多

由于传统观念的潜在影响,人才招聘市场上存在着性别歧视,如,有的单位在录用大学生、研究生时,竟然树起“谢绝女生”的大牌子,有更多的职业和岗位是“男性优先”。无论是家长为女儿设计将来,还是女性为自己选择人生,通常都选择社会一致认可的女性占优势的专业,以备将来进入女性容易介入的职业。从调查可以看出,对于受教育层次的选择,西藏女性以中等教育居多,所学科目以人文艺术类为主,选择学校以师范、文科、医科学校为主,认为技术类和理工类专业不适宜女性学习的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4、西藏女性教师在高校环境中的地位偏低

女教师在高校环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权利问题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一般认为,女性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相对稳定的教学心理、与学生间更加融洽的交流关系等优势。[10]但是女教师在学校中的科研成果,明显少于男性教师。笔者通过对西藏大学藏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的个别女性教师进行随机访谈得出实证,分析其原因,并不全是由于女性教师的学术水平或者能力比男性教师低,而是由于女性教师在现行高校的竞争环境和体制中尚处于不利境地,女性面临的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更大,但并未得到必要的承认和补偿;此外,学校及社会对于女性教师的评价标准有失偏颇,高校性别环境中存在不公正的因素,从而导致女性教师在晋升、申请科研项目上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

总之,传统观念压抑了西藏女性的主体意识,从而降低了西藏女性教育的绩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使男性和女性真正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11]

五、推进西藏妇女高等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扩大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数

从抓女童的入学开始,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妇女基本素质培养的起始性和前提作用,因此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就得从基础教育这个源头抓起。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具有更强的专业或职业性质,而这种专业训练对于妇女在现代社会中工作是一种必要条件,对于那些在高科技行业、信息产业等部门工作的女性就更是如此。这也是当前西藏妇女的共识(见表11)。

表11 当前是否有必要提高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水平

2、创造更优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妇女再教育的平台

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可能受教育的是几代人。妇女不断地接受再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对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教育也是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的压力也有,而加强再教育既有利于解决就业压力,又有利于提高总体素质。①参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农村妇女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进步和贡献》,2000年。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西藏全民的人口素质,必须进一步重视西藏妇女教育的发展,为他们创造多方面再教育的机会,促进西藏妇女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

要高度重视女性高级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的女性接受高层次的系统教育,营造女性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和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当前,西藏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蓬勃发展的一种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这两种高教的补充形式对西藏妇女来说尤其重要。这是因为,西藏传统文化的惯性使西藏妇女职业以外的时间仍较多地分配于家务及子女的教育方面,学习形式灵活的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对西藏妇女来说,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要逐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

3、增强西藏妇女的性别意识,提高其社会地位

现代社会的政治参与需要妇女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妇女要同男子一起竞争从而突破“玻璃天花板”,必须显示出他们拥有比男子更高的教养,而教养来自教育;教育又对其领导能力、社会形象,进而对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产生积极影响。要加强社会性别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教育引导妇女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以便推动西藏妇女的参政和就业,提高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为西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社会发展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周润年.西藏教育50年[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2]杨小峻,刘凯.西藏高等教育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

[3]赵杰.妇女与教育[J].妇女研究论丛,2000,(3).

[4]西藏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西藏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6]西藏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7]麻朗.西藏妇女教育可持续发展[J].西藏妇女,2006,(3).

[8]李晓明,刘梦.女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4).

[9]孟先范,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林小梅.浅议高校女性性别意识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11]黄梅.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借鉴意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3).

The Develop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n Tibetan Women’s Higher Education

CHUNG Da Suolangrenqing
(School of Science,Tibet University,Lasa,Tibet 850000)

Since the peace liberation,women’s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ibet,it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success.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its development on higher education.These mainly caused by the cultural,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ing factors.A certai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such a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education,to provide more platformsfor women’s reeducation,to create a better education environment,and to raise gender awareness of the educators,etc.Thus we could really promote women’s higher education in Tibet,raise its population quality,and make an overall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both in economy and in society.

Tibetan women;higher education;development;strategy

10.3969/j.issn.1007-3698.2010.06.009

G776

A

1007-3698(2010)06-0060-06

责任编辑:董力婕

2010-08-15

琼 达,女,藏族,西藏大学理学院城市与资源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和妇女学;索朗仁青,男,藏族,西藏大学理学院城市与资源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学和妇女学。

本文为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妇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JDXM197。

猜你喜欢
总数西藏妇女
都是西藏的“错”
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神奇瑰丽的西藏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个人的西藏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一半”与“总数”
当代妇女的工作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西藏:存在与虚无
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