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瓷写意人物画造型与艺术精神

2010-09-16 08:22:24陈国林
陶瓷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人物造型人物画趣味

浅论陶瓷写意人物画造型与艺术精神

一、有关“写意”理解

所谓写意,首先是“写”。“写”在宋代,与描画同义,所以梁楷的写意人物画法,也被称作减笔描。但是在元代以后,“写”的含义变成了书写之意。即以书法性笔墨来描写物象,其次是“意”,何谓“意”,古人云:“意者, 心之所发, 有思量运用之义。何谓“象”,“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即指客观事物的形象,“象也者, 像也,”因此“象”也指客观事物相似、相象的关系。王弼说: “夫象者, 出意者也,”形象创造的真正动机在于揭示宇宙生命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意”的含义有物象之大意,是区别于工笔的具体细致,意还包括物象的精神以及画家自己的精神移入,包括情感抒发、个性体现以及种种象征寓意等等。中国写意画要求“得意忘形”,重点在“意”。

陶瓷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的灵魂是“写意”,写意与“工笔”对称,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在写意人物的造型中,一直在反复强调解决观念、修养、思维方式等。

二、陶瓷写意人物画的造型审美

陶瓷写意人物画的人物造型追求“传神”,陶瓷写意人物画写意性的趣味首先体现在从造型功能到“传神”的审美追求。在写意人物画中要求线条简朴夸张、圆润流畅、富有节奏感。陶瓷写意人物画受文人画潮的影响,需找到对“意”的追求。文人画思潮兴起的“寓意于物”、“寄乐于画”。“传神”是我国人物画的优良传统。谢赫的“六法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在《古画品录》指出把人物的风貌画得生动,就会传神,这是对“以形写神”的具体化。中国人物画一直追求“神由形而生,形随神而造”的原则。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形成了人物画的造型观念,“形神兼备”是人物写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历经千百年亦是如此。陶瓷写意人物画对这种意象造型的特点吸收并表现出来,对人物本身是不离开的基本形似,又不斤斤计较对象表面形似,表现对象一定的真实,又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经过陶瓷绘画艺术家的概括、剪裁、夸张以至变形等意匠经营后更真实地表现了对象的神。这种“以形写神”的意象造型,不光是概括了对象的形神,在表现对象形神时,始终和自己的情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注着个人炽热的感情。它不但传出了对象的神,更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主观感情。所以对于陶瓷写意人物造型需要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陶瓷绘画艺术家在创作任务造型过程中,需熟悉生活、熟悉人是画好人物画的前提条件。每个人的性格刻画和精神面貌不是简单的外表再现,而是与他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美一个点、线、面、色、形、音、韵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陶瓷写意人物创造包括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以及美的内容和形式,将自己对生活中感受和描绘的客观对象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得作品既能反映客观事物,又能表现自己的感情。以感人的典型形象感染欣赏者,使其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陶瓷写意人物创造的目标。写意人物造型的积累是为创作做好准备,人物造型必须在生活中积累,更不能闭门造车。从事陶瓷写意人物的艺术家们需要体验生活,体验生活主要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你不熟悉而想要表现的领域中的人及人文形态。例如你要创造某个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人文环境、男女老少的性格倾向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生长类型等特点。写意人物绘画,需要抓住和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往往是对个别精彩瞬间的把握将成就一幅好作品的关键。

陶瓷写意人物造型,表现的是人物的内在精神,趣味表现的是人物外在的形象,趣味也是画家审美趣味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又决定笔法趣味的表现,呈现出画家的个人艺术风格,因此陶瓷写意人物趣味的表现在于独特的创造。

三、陶瓷写意人物画的艺术精神

陶瓷写意人物画 ,在当代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在艺术精神上有着新的特征。瓷器,最早发明于我国,漫长的历史使得陶瓷绘画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一种永恒性的艺术精神。陶瓷写意人物画,与民族文化有着解不开的故土情结。陶瓷绘画艺术家是一个“历史”的造物,民族文化的精神是其共同的底蕴。因此,民族性是写意人物画的文化之根。陶瓷民族性主要表现传统文化上,陶瓷写意人物画的思想感情,绝大部分没有超出儒释道思想。陶瓷写意人物画的审美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审美标准。陶瓷绘画须贴近时代才能反映所当代人的思想感情、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任何一种艺术都将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艺术的根本是创新,是 “笔墨当随时代”,这将是绘画发展史的需要。

陶瓷绘画艺术中写意人物画,虽与中国写意人物所用材质迥异,笔法略有不同,然艺殊理同。陶瓷人物画如釉下,因涩胎干燥吸水性好,类似于宣纸,色料中尤其青花料苏麻离青和颜色釉中国画墨色相近,加上绘画主要工具毛笔几乎完全相同,故创作起来几无相迥之处。陶瓷写意人物画关键是对审美的把握认识,充分运用中国画扎实技艺,将陶瓷绘画装饰中青花表现、彩绘语言完整演绎,并发掘丰富生活底蕴,内在的诗人气质,加上踏实的写实功底,纯熟的笔墨、料性掌握技巧,以气韵胜,骨气动而向外,势外张而尚气,故其画面每每充满动感张力将人物画技法运用、发挥到最佳境界。

陶瓷写意人物画创作成功的当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他的任何一件精美的陶瓷绘画作品都是艺术和工艺的完美结合。李菊生先生是把这两者结合提升到完美程度的第一人,特别是在釉下人物陶瓷绘画领域,在人物造型上从深层次把握人物的文化内涵,并着力从人物面部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许多人物画作品中将人物的头饰与衣着、形体巧妙结合,四肢与面容巧妙结合,人物的动作与环境巧妙结合,从而实现生动传神、画面灵动活泼的艺术效果。作品的厚重感来自於作者对色彩处理的敏感度上,尽显作品庄重厚实,使人见了有一股重量感。在高温窑变中使艺术人物和偶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融为一体,很好的表现了陶瓷写意人物画的魅力。

结 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陶瓷装饰绘画,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创作思想的形成演变都不是孤立的,不同时代的作品, 应植根于不同文化的泥土之上, 就陶瓷写意人物画而言, 陶瓷艺术家应该以真挚的感情,关注当代人的审美变化,充满激情地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陶瓷写意人物画作品。

猜你喜欢
人物造型人物画趣味
走进鼎盛的唐代人物画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少儿美术(2019年2期)2019-12-14 08:02:10
苗家织女(123cm×122cm)
云南档案(2019年10期)2019-11-05 07:44:48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4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老年教育(2018年5期)2018-05-30 02:24:10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5:05
Toy store stops selling drug—dealer dolls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