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区域经济的“虚拟订单教育”研究

2010-09-16 01:19:06吴建明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温州订单集群

吴建明,姜 瑜,郑 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区域经济的“虚拟订单教育”研究

吴建明,姜 瑜,郑 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浙江 温州 325035)

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高职教育,对“虚拟订单教育”进行企业需求与就业导向论证,并提出“虚拟订单教育”和“虚拟订单班”概念。在分析温州区域经济特征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运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行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根据集群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开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以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就业的途径。

虚拟订单教育;虚拟订单班;区域经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虚拟订单教育”概念及特征

1.概念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里海大学的雅柯卡研究所在国防部资助下,发表《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一文中首次提出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概念,“虚拟企业”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概念之一[1]。“虚拟企业”的存续时间根据市场状况灵活调整,有些“虚拟企业”在任务完成后即解散。这种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组织方式可以降低企业风险,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减少研发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2]。

“虚拟订单教育”是敏捷制造思想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种应用,是高校整合内部学生与教学资源,快速组成类似于“虚拟企业”形式的“虚拟订单班”,提供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培养与服务。“虚拟订单班”可以突破专业、年级和规模的限制,进行灵活组合,学生平时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学计划接受教育,在课余时间或假期接受企业根据需要设定的集中培训。“虚拟订单班”既可以满足学校教育的规模化、周期性和标准化需要,又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小批量定制、即时性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把企业需要的人才储备在学校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2.特征

(1)虚拟性。“虚拟订单班”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在校期间,各专业学生在原班级分散学习,原专业教学计划不需要作出调整。企业需要集中培训时,由学校指定的班主任负责联络企业和召集学生,并安排培训场地和设备。培训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与学生的专业教学与教育不冲突。

(2)集成性。“虚拟订单班”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组织。高校与企业建立快速的信息沟通机制,整合学生的理论教育、集中培训、业务实践、顶岗实习和就业各环节,做到校企无缝衔接。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由高校负责,企业承担集中培训、业务实践和顶岗实习环节的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参与。

(3)灵活性。“虚拟订单班”具有高度灵活性。学校可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小批量定制组建“虚拟订单班”,跨系、跨专业和跨年级进行灵活组合。通过引入企业培训模块,满足企业人力资源个性化需求。

二、“虚拟订单教育”的企业需求与就业导向分析

1.企业需求

(1)符合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需求。温州的外贸依存度较高,2008年外贸依存度为40.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4.1%[3]。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欧美等温州传统出口地区的居民消费需求大幅萎缩,温州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区域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随即作出反应,许多企业开始采取停止招聘、无薪假期和裁员,以应对出口订单的减少。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统计,2008年校园招聘季的企业数与岗位总数分别比上年下降40%和49.5%,人才储备现象较上年大幅增长且持续至2009年(见表1)。温州区域经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出现储备岗位现象与大企业因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储备情况不同,主要是对金融危机中的市场不确定性作出的一种临时性应对措施,是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短期行为。“虚拟订单教育”通过“虚拟订单班”形式,利用学生学习阶段,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在学校,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成本;同时又将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前置,提高了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2)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的小批量定制需求。传统的“订单教育”是规模生产同一专业、同一规格和要求的人才,有较高的规模要求。而企业从适用、经济的角度出发,无法吸纳大规模同一专业学生的订单,必定采取小批量定制,但订单的规模过小,学校就难于以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实施“个别生产”,“订单培养”模式就失去了其优势和效益,也就无法“按需供应”。校企间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总量较大,分专业需求量较小,无法到学校“下单”。二是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按照专业需要规模定制,如机械制造、电机与电器、市场营销等专业可以“订单培养”,且以地方知名的大企业为主。三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有限,单一企业与学校的“订单培养”合作期往往只有1~2届[4]。“虚拟订单教育”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有效控制了订单班的运行成本,解决了企业小批量定制给教育带来的规模不经济问题。

(3)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的即期需要。高职教育本身固有的教学规律和周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而传统的“订单教育”是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其中心任务是解决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要。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经营状况会不断变化,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具有随机性、动态性。企业选择实行“订单教育”时,以满足当前的即期需要为目标,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求缩短教育周期,这势必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不符合教学规律。“虚拟订单教育”能进行跨年级的灵活组合,可以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时间,吸收相对应的年级的学生进入“虚拟订单班”,以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即期需要,又把对教育的周期性影响降到最低。

(4)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学校的教育讲求标准化,即按照招生人数、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来安排授课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整个过程具有规范性、严密性。在传统的“订单教育”中,企业则要求对“订单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按照企业人力资源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与能力培养,以符合企业的个性需求。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的要求,不可能像工业流水线,按“订单教育”要求为需求方生产出完全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虚拟订单教育”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企业以模块化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使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与教育的标准化形成有机统一。

表12007 -2009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招聘月”招聘岗位统计

2.就业导向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虚拟订单教育”的核心目标。“虚拟订单教育”是一种与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形成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按照协议约定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就业,从而确保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虚拟订单教育”过程中企业高度参与,强调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结合,使学校专业教育真正体现职业能力需求,并能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培养方向,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虚拟订单教育”通过对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合理安排,既解决了人才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又保证了人才的适应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有效化解了二次就业风险。

三、基于温州区域经济的“虚拟订单教育”实践

1.温州区域经济的特征

(1)从产业层面看,具有明显的集群化现象。温州制造业具有专业化、低成本及市场反应迅捷的优势,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企业集群化现象非常明显。从产业构成来看,是温州的制造业企业集群成就了温州区域经济。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温州18个主要制造业集群,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制造业集群有电器工业、泵阀工业、汽摩配工业、鞋革工业、服装工业、塑料制品工业(含合成革)、印刷工业(见表2),年产值高达3 345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3%。

(2)从行业分布看,以零散型产业①居多。截至2008年底,温州拥有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命名的国家级产业基地37个。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零散型产业市场份额标准是最大的4个企业占有全产业份额低于40%[5]。温州3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都属于零散型产业,由很多中小型企业构成,以私人控制的企业为主。

(3)从企业规模看,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据统计,2008年温州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147 46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7 452个,其中大型企业单位数13个,中型企业单位数567个,小型企业单位数6 872个,小型企业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单位数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99.6%[6]。

表22008 年温州主要制造业集群发展状况

2.“虚拟订单教育”与温州区域经济的互动

(1)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符合地方区域经济需求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注重专业与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对接,科学预测地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把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作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7]。根据温州区域经济的集群化现象极为明显的特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专业设置,阀门设计与制造、汽摩零部件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电气自动化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都是对应温州区域主要制造业集群而设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都在98%以上。

温州区域经济的特点是集群化现象明显,符合制造业集群人力资源需求的专业设置,是吸引企业进行“订单教育”合作的基础。浙江一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考察后,当场提出设立订单班的合作意向。以温州区域经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定位的专业设置,这是引来该公司参与共同培养人才的主要优势。合作组建的“浙江一鸣虚拟订单班”由17个专业的132名学生组成。因此,学校在实践中必须基于区域经济调整专业设置,为“虚拟订单教育”创造基础。

(2)建立区域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途径。“虚拟订单教育”采用“虚拟订单班”形式,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组成“班级”,在院校专业标准教学基础上,引入企业培训模块。企业人员参与制定订单学生的培训方案与内容,担任兼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职业教育中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不职业”问题。由双方共同研究、设计和实施企业课程和顶岗实习,形成校企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虚拟订单班”是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平台,也是合作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途径。借助合作平台,浙江一鸣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培训人员直接参与教学,把公司的“行知堂”培训体系和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内,并依托公司的生产设施提供实践实训条件。这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平台和全方位的认识及了解行业、企业的机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通过合作平台,将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教育机制,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依托行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根据笔者对《温州市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商会)通讯录》的数据整理,截至2009年底,温州市经贸委行业处登记在册的的行业协会(商会)有80家。另据温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统计数据,温州市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行业协会有424家,行业协会会员总数109 336个,单位会员43 961个,覆盖温州18个主要制造业集群25%的企业。温州的制造业集群都属于马歇尔式集群②马歇尔式集群以中小型企业占主导地位,强调产业联系和企业间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和网络效应,存在“耐心资本”,有长期的增长和良好的就业。,大型企业数量很少,只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0.4%。

温州区域经济中企业的规模特点,意味着面向大型企业的“虚拟订单教育”的规模和持续性受到严重制约,符合主要制造业集群需要是“虚拟订单教育”发展的基础。“虚拟订单教育”可以面向单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建虚拟班级,跨系、跨专业、跨年级选拔学生,以企业需求为尺度,既保证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也充分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小型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由于“虚拟订单教育”实施过程中,引入企业培训模块不影响原有培养周期与教学计划,若企业因市场状况突变需要取消订单,“虚拟订单教育”可以快速调整学生就业单位,减少合作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中的顾虑,同时降低了市场波动对学生的影响[8]。

立足产业集群开展“虚拟订单教育”。以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集群,单一企业的人力资源“订单”规模和参与教学管理能力不足,学校要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通过行业协会(商会)整合企业需求和资源,形成“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开展“虚拟订单教育”初期,最好选择集群中企业用工规模大、行业影响力强、处于快速扩张期的大型企业和较大型企业为合作对象,为以后扩展到中小型企业提供成熟的运行机制和培训体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奥康集团和浙江一鸣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就是基于为以后与中小型企业的合作奠定基础。

[注 释]

[1]荣烈润.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J].机电一体化,2005(6):6-10.

[2]于锦华,霍春辉.国外组织敏捷性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2009(5):171-174.

[3]温州市统计局.2008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6-08)[2010-05-25]. http://www.wzstats.gov.cn/infoshow.asp?id=8077.

[4]魏小玲.对“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8(4):45-47.

[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86.

[6]温州市统计局.温州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56.

[7]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6.

[8]宋梅梅.“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4):97-99.

[责任编辑:夏晓军]

Research on "Virtual Ordered Education" of Wenzhou Regional Economy

WU Jianming, JIANG Yu, ZHENG Yu
(Recruitment and Employment Sectio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Introducing the view of "Agile Manufacturing" into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virtual ordered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requir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n it presents the outlook of "virtual ordered education" and "virtual ordered class". After discussing Wenzhou region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it puts forward the view of implementing "virtual ordered education" under the support of industry and the thought of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light of the cluster human resources requirement, which is in the hope of seeking a way for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ng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

Virtual ordered education; Virtual ordered class; Reg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G719.21

A

1671-4326(2010)03-0011-04

2010-06-0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WZY2010015)

吴建明(1976—),男,浙江乐清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硕士;姜 瑜(1981—),男,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硕士;郑 宇(1976—),男,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助教.

猜你喜欢
温州订单集群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06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6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0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5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