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兰
从商品经济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视角出发,可以肯定地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的运动规律,而且也蕴含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因而,我们学习与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必将起到应有的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并且详尽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及其特殊性质。根据马克思的逻辑分析,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推演还是从实证考察,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应该是商品。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讲,马克思所分析的劳动力在人类历史上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即“自由人”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具备,只不过采取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已;对于“自由人”的第一重涵义即“人身自由”,人们没有异议;但对于“自由人”的第二重涵义即“自由得一无所有”,人们颇有争论。实际上,我们今天探讨劳动力商品的性质问题,没有必要去教条的搬用套用马克思当时的理论标准,而应当从现实出发。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避免劳动力的所有者“一无所有”的唯一选择就是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从而真正落实劳动者主权、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创造最基本的前提。否则,理论上的先进性必然带来实践中的低效性与发展困境。其次,从事实层面来看,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其成功运行始终离不开劳动力商品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劳动力市场,既然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我们已经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看待,那么又何必忌讳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呢。它不仅不会贬低劳动者的地位与价值,相反却是真正实现劳动者主权的必备条件,这一点已经被改革开放年的大量事实所充分佐证了。当然,我们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并不是要混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界限,更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一致性与趋同性,毕竟劳动力成为商品所面临的社会前提是不一样的,由此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也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与借鉴,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提倡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劳动力素质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动力源。
2.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如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呢?首先,应科学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从一般与特殊有机结合的视角来把握。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两个基本要求。其次,必须立足现实,有效地发展与开拓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内涵。不能拘泥于传统论述,而应与时俱进,合理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从而使生产劳动的概念与外延更加全面,更加切合实际。据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应该是创造物质文化产品与提供劳务并借助于商品形式用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与外延,应着力注意以下几个层次问题:一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创造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劳动;二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三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是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劳动;四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根本要求。与此同时,在我们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还必须切实杜绝概念泛化的不合理倾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区别以下范畴之间的关系:一是生产劳动与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二是生产劳动与重要劳动,三是生产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四是生产劳动与生产有关的劳动。唯有如此,才能够正确理解与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
3.关于资本增殖的源泉问题。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是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历史范畴,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外壳,我们认为资本是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共有范畴,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资本的具体形式及内在本质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就有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那么在以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而不论哪种形式的资本,从最本质的视角出发,资本必须是以货币为依托,以追求自身价值增殖为目标,这一点是共同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唯一源泉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可变资本,归根到底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首先要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但雇佣劳动关系在公有制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依然分成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其中前者以工资形式满足了劳动者个人及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后者是以利润、税收的形式转移到国家,形成积累基金与发展基金。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源泉,依然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依然是劳动力商品所特有的使用价值,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增殖过程依然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4.关于资本增殖的途径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理论启示就在于资本增殖的方法及途径选择。既然我们已经承认了资本范畴的现实存在,那么,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方法与途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今天追求资本增殖的重要参考。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改革实践,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增殖的实现至少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个阶段的更替,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资本增殖程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要素。对我们今天的企业来讲,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重要,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加大资本投人力度,另一方面还必须强化国民的科技意识,特别是在目前发展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劳动替代、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内部攻关与外部引进等方面的关系,以全面推动企业科技潜力的充分发挥。二是大力提高与优化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发挥我国相对优势。实践证明,没有高素质合格的人力资源,任何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科技都只能是潜在生产力,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下,应采取全方位的措施,切实提高人口质量,全面优化与改善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应变素质,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三是加强分工协作,整合资源配置,科技提高效益。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的原理,同样适合于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仅有分工协作的必然性,而且也有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从政策引导、法律保障、资本支持等多个层面,为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分工与横向联合创造条件,借助于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全面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格局,有效发挥各种资源的内在潜能,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动力。四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推动资本增殖效益。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应当成为当代人的共识,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管理强化的必要性一方面来自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与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在广泛学习、认真借鉴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推动,利用产权关系变革,分配制度改革与现代科技成果,全面改善与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素质,以便为企业资本的有效增值创造条件。
5.关于社会主义竞争问题。马克思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科学论证了竞争规律的作用,并明确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在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竞争与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大杠杆。一般而言,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范畴,而且竞争规律会伴随着传统商品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化而不断发展。尽管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与手段有很大差别,但作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却是共同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作为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杠杆,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键的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竞争意识,积极迎接后金融危机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健全竞争法规,完善创新市场体系,创造一个国内外公平合理的良好竞争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竞争机制的内在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动力。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东州大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