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长三角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11月20日,“首届长三角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齐谋甲先后致辞。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主持了开幕式。
厉无畏在致词中表示,药品质量的优劣、价格的高低和可获得性,直接影响民生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医药企业及其企业家,应该更加自觉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长三角是我国医药企业的重要基地,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希望长三角医药企业抓住机遇,发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创新,在新的五年规划期间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推动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蒋以任,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王龙兴作了主旨演讲。
王龙兴在题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25%,但与此同时,药害事件数量上升,影响很大,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医药企业的使命非同一般,为人类健康服务是医药企业的特征和应该引以为自豪的标志,良好的商业道德是医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医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必须重视质量,同时,注重创新是医药企业至关重要的社会责任。医药企业应以维护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为目标,兼顾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企业应该有比对利润更高的追求,而正确引导这种追求是政府、学界和社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医药产品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医药企业理应更早、更深地理解和实践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起推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鉴于这样的理念,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了首届长三角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论坛。论坛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市社团局等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上海市多家医院及与医药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本市多个行业协会会长,以及浙江、江苏、福建、北京和苏州等省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均应邀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上海医药行业协会200多家会员企业、长三角地区50多家制药企业代表及3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共有近600位嘉宾参加了会议。
上海市人大代表柏万青,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何梦乔,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雄,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屠永锐和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分别代表消费者、医院、制药企业和专家,围绕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徐国雄在研讨会上表示,生产放心药、良心药是国有制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尽管很多基本药物、普药的生产是亏本的,但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组织、安排好生产,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屠永锐在研讨会上表示,制药企业应研究在促进合理用药的工作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主办方向长三角区域内的8家企业和10位企业家颁发了“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奖”证书和“人球金奖”奖杯。这些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是:富有创新精神,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爱护企业人力资源,努力服务和回报社会。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和发扬光大。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得好:“哪个企业或个人获奖并不重要,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不是做做善事那么简单,更不能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对一个企业的加分项,重要的是企业要把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更要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实施者。”主办方本意就在通过论坛和颁奖,让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帝斯曼维生素(上海)有限公司;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雄;
中国医药集团副总经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斌;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杨忠东;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泉;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屠永锐;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周俊杰;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茅建医;
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林森;
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颜贻意
(郑平华)
20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