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五都”选前观察

2010-09-15 05:15李立
统一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蓝绿马英九辩论

文/李立

台湾“五都”选前观察

文/李立

所谓台湾“五都”,包括直辖市台北市、高雄市,由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并改名的新北市,台中市与台中县合并升格的台中市,以及台南市与台南县合并升格的台南市。

随着民进党“五都”人选的最终确定,11月底的台湾五大都市市长选举“捉对厮杀”的局面最终形成,在岛内已经热炒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蓝绿生死战”算是正式开跑了。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五都”选举主要议题

自今年初以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就成为“五都”选举的主要议题。议题做为马英九在竞选期间开出的竞选支票,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具体成果,不仅对于台湾经济发展是一大伤害,而且会让蓝营支持者无法接受。然而,由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岛内已被民进党等反对势力污名化,台湾社会部分民众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抱有一定的疑虑和担忧,这是马英九当局在岛内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马英九当局在此议题上不能有效反击绿营的不实之词,则可能会成为蓝营年底“五都”选战中的险情和隐患。

4月25日,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了一场全台直播的电视辩论。岛内舆论评价,马英九在辩论中论点清晰、气势十足,而蔡英文多诡辩而少论据,表现得“外强中干”。

尽管马英九对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分析透彻,台湾知名学者与台商也都认为签协议利大于弊,但民进党的立场并没有因此改变,只是一味地夸大弊端,刻意提出悲观的预期。辩论后的记者会上,蔡英文继续指责马英九只会做文宣,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策略是“险中求胜”,签署协议是“少数人匆促决定”。

《联合报》社论说,其实早就可以预判,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因为辩论尚未开始,民进党已经声明,不管辩论结果如何,仍要走上街头,仍要“公投”。在民进党眼中,这场辩论的唯一目的就在建立继续对立抗争的正当性而已。那么,还有什么理性辩论的空间可言?社论说,每一个探讨台湾出路与生路的议题,都被转化变质成内部的政治斗争,这难道是台湾政治的宿命吗?

诚然,“双英”辩论或许有助于社会大众了解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但辩论本身及其结果却不可能解决台湾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毕竟经济发展问题不是逞口舌之功所能解决的,终究还是要靠专业的政策规划及执政者引领人民奋斗来实现。

然而,“双英”辩论一事,其本身说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台湾已完全由一个经济议题演变为一个政治议题,成为当前蓝绿双方在岛内政治攻防中的一个焦点,成为蓝绿双方在年底“五都”选举中进行政治及社会动员的重要选战议题,甚至有人认为“双英”辩论已是2012年的前哨战。这是台湾政治生态的现实,也是台湾社会的无奈。

一场“双英”辩论,除马蔡两人的表现外,也影响了基层支持度的消长。马英九的民调藉此回升,蔡英文党内威望是否受到挑战,值得观察。若蔡英文在党内威望受到影响,将冲击她在新北市的选举以及对其他“四都”的辅选能量。一旦“五都”选不好,又连带影响蔡英文在2012年大选的选择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效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双英”辩论后,两人利用媒体关注的能见度,再度对国际媒体说明各自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立场,甚至将开始密集接受媒体专访,双方在论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也将牵动“朝野”阵营对于两岸策略的论述。

“五都”选举政策能见度比地方县市选举更高,两岸议题在此趋势下,必定会纳入候选人的政策表述。选民也会趁双方表述时,观察两阵营的两岸立场,多少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尤其是针对比较着重政策论述的中间选民来说,双方两岸立场的论述,是吸引中间选民投票的力量。

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将是绿营检验时期,在野党会操作议题,陆续检视台湾当局后续配套措施,对台湾产业、失业是否造成冲击。若执政党能够做好配套,绿营就无打击空间;反之,绿营将会大做文章。今年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年,间接、直接影响蓝绿阵营的“五都”选举胜负。

当然,“五都”选举除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个议题外,还有候选人之间丑化对方的言行,也不排除以前曾经出现的非常事件。不过,蓝绿双方主打的还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议题,恐怕会一直打到“五都”选举结束。

北部两市成“五都”选举决战焦点

大体来说,年底的“五都”选举蓝绿双方均呈现“保二争三”的格局。选前的执政现状是“绿二蓝三”或“北蓝南绿”。民进党在南部两都高雄市与台南市优势很大,其基本盘比较稳固,且远大于蓝营的基本盘,是绿营的传统票仓,国民党难以撼动,民进党即使输了中北三都,也已确保维持现状,打成平局。国民党在台中市优势明显,而且选民的政治倾向不明显,主要是候选人的施政成绩。胡志强在台中市耕耘多年,施政成绩亮眼,受到台中市民的肯定。即便台中市出现了社会治安事件,但民调显示,国民党候选人胡志强仍远超民进党候选人苏嘉全。所以,民进党赢的可能性不大。但北部两都,国民党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民进党推出苏贞昌、蔡英文参选台北市、新北市后,北部两都就成为“五都”选举的决战焦点。

台北市是蓝绿“强强对决”。尽管长期以来基本盘是“蓝大于绿”,蓝绿比例大约为六比四,而且台北市外省人多,中产阶级多,但并不能保证“蓝必胜”。郝、苏各有优势,郝龙斌的优势是争取连任,有现任的执政优势,加上台北市“蓝大绿小”的基本格局,他有赢的可能性。苏贞昌有丰富的执政与选举经验,是民进党内人气最旺的政治人物。最后鹿死谁手,郝、苏均没有必赢的把握,这就留下了一定的变数。

新北市也是“强强对决”。近20多年来绿营执政时间更长,优势更明显。但蓝绿基本盘相差不大,蓝绿比例大约为五比五,均有胜选可能,关键在于候选人的实力。

从个人条件看,朱立伦与蔡英文难分伯仲。两人均有高人气、高学历、清新温和形象。但蔡英文有两项明显弱势,一是与苏贞昌参选台北市一样有“过水”之嫌;二是缺乏县市执政经验。同为“空降”,蔡英文没有县市长经历,而朱立伦曾任8年桃园县长,地方执政经验丰富。从政党条件看,两党互有优劣。过去两年来的态势是“绿长蓝消”、“绿攻蓝守”,民进党气势高过国民党。但总体实力上仍是“蓝大绿小”格局,国民党握有执政资源优势。从大环境看,过去两年的态势是大环境不利执政党。但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双英会”以来,马英九民意支持度从谷底逐渐攀升,转好趋势愈加明显。

新北市选战,国、民两党优劣互见,双方旗鼓相当。

总之,台湾地区年底的“五都”选举对蓝绿双方来说都背负着巨大压力。概括来说:绿攻蓝守,国民党压力更大;台北市选战升温,双方差距不大;新北市最大看点,蓝绿旗鼓相当。

台湾的选举最难预测,不到最后一刻难分胜负,由于选举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经常会有意外结果出现。比如,如果陈水扁在“五都”选举前获释,对“五都”选举会有什么影响,究竟是对蓝营有利?还是对绿营有利?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实在难有定论。绿营寄望陈水扁的“良知”,希望他不要到处“趴趴走”,以免影响选情。而蓝营也不见得就受益,国民党中常委谢龙介认为,蓝绿都会受到陈水扁因素的影响,其中利弊得失,要看不同阵营如何打这张“牌”。但整体而言,国民党对于人物议题的选战操作比较弱,不如民进党擅长,“陈水扁牌”出现的话,蓝军会比较吃亏。这次“五都”选举会不会有意外出现?值得观察。

“五都”选举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可能影响

“五都”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60%,其选举结果将影响台湾地方政府蓝绿板块格局的总体态势,从而影响台湾未来政治变动的最新趋势和蓝绿力量对比的最新格局。因此,“五都”选举对岛内政局的未来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被视为2012年台湾大选的前哨战和风向标,不过,“五都”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一般讲,“五都”选举无非是三种结果:一是基本平盘,国民党勉强保住现在执政的北中“三都”;民进党保住现在执政的南部“二都”。但民进党在得票率及总得票数上成长明显,再度拉近与国民党的差距。国民党因保住“三都”,顶住民进党攻势,自认稳住了阵脚,有利其2012年布局再战。民进党因得票率及总得票数有明显成长,自认为获得更多选民的认同与支持,士气与气势将继续走高。苏贞昌、蔡英文均虽败犹荣,“苏蔡配”或“蔡苏配”将可顺利成型。二是国民党大胜,赢了“四都”或“五都”,国民党将顺势而为,以马英九当局推动的两岸和解政策得到岛内主流民意认同,以及施政渐入佳境来讲,国民党在2012年继续执政的可能性将大增。三是民进党大胜,赢了“三都”、“四都”甚至“五都”,民进党的气势将因此而起,台湾政局将会变得扑朔迷离,民进党想夺回执政的企图心也将因此大涨,信心大增,国、民两党在2012年的大选将会打得更加残酷、惨烈,变数也更大。

不管“五都”选举是何种结局,其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将不会产生大的影响,难以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不断深化的大趋势。毕竟,“五都”选举是台湾的地方性选举,其结果无关两岸关系大局。

猜你喜欢
蓝绿马英九辩论
女性灵动风采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蓝绿橙渐变色
卖水果
不够用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