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丽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新农村建设漳州文体中心示范户发展场域研究
李月丽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以漳州文体中心示范户为对象,在全面把握文体中心示范户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经济、场地设施、示范户户主价值取向、村民认同等层面揭示了文体中心示范户发展的场域。研究表明:漳州市农村体育场地还存在场地类型单一、政府投入不足、场地经济成分比例失调等问题;户主建设文体中心示范户主要出于满足自身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村民对示范户户主的责任心、科学文化知识、群众基础、示范户的选择、家庭环境、活动场所、增进村民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村民相互合作、提高村民的凝聚力、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家庭和睦具有较高的认同。
新农村;漳州;文体中心示范户;发展场域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面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2007年漳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了首批文化中心户,体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体育作用,加强基层文化中心户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立文体中心示范户,并将其纳入群众体育年度工作计划中。文体中心示范户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的产物,作为政府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其发展的场域,对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对农村文化体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1.1 研究对象
漳州文体中心示范户。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示范户户主价值取向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对村民认同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15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0.9%。2份问卷效度经10名相关专家的检验,有效度分别为94%和92%,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2.1 概念与特征
文体中心示范户作为农村最基层、最末梢的体育服务体系,是一种纯粹以农民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主,没有任何行政指令、自娱自乐,户主自愿、无偿提供体育服务、场所和器材的家庭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带动、辐射、示范功能。
“场域—惯习”论的基本思想是布迪厄在阿尔及利亚研究当地土著民的行为时提出来的。他在研究阿尔及利亚当地土著民的行为时发现,人类的行为并非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大量的人类行为是自发的、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但这些看似没有经过思考的行为常常是恰到好处的。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如结构主义所认为的纯粹是由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也不是如现象学等心理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完全由自己的主观愿望所决定。为了弥补两者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存在的客观与主观、社会与个体的对立,他用“场域”来代替结构主义的客观社会结构,而用“惯习”来代替个体心智主义的主观意志,从而在客观与主观、宏观与微观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2]。
布迪厄认为:场域指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空间,它具有如下4个特征:是一个关系的网络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竞争的空间;是一个共时态与历时态相交融的空间[3]。布迪厄认为“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可以置换,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寄居在身体之中”[4]。或者说惯习是一个构筑在实践层面上后天获得的性情倾向系统。同时这种系统是开放的,不断地随经验的变化而强化或调整。
2.2 文体中心示范户发展场域分析
场域强调不只是客观的社会结构对场域参与者的影响作用,它还强调社会客观结构与主体的精神结构即惯习的互动与互制,更强调两者间的相互建构关系。文体中心示范户发展场域的社会客观结构主要包括政策因素、经济水平、农村体育场地等,主体精神结构则主要包括户主的价值取向及村民的认同。
2.2.1 政策制度引导
漳州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其中65%居住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漳州市委宣传部在落实宣传工作贴近基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协调有关部门,在对全市基层宣传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组织实施文化中心户建设“百千万”工程,中心户创建落实到各市 (区)、县、乡镇。
政策上给予关注。漳州市体育局通过挖掘各种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如:云霄足球、龙海武术等,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体育文化资源,推进了示范户整体水平的提高。示范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善于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家庭,有重点地进行精心培育和扶植,并及时选择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引导更多的家庭积极参与文体建设,从而形成示范户的整体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浓厚的示范户建设氛围。通过典型引路,充分运用新闻舆论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深度和广度,使典型更加亮丽,特色更具个性。并通过政府对文体中心示范户的命名、表彰,增强他们的光荣感、责任感。
组织上给予推动。各县 (市、区)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文化中心户建设,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相继成立了“创建基层宣传文化中心户指导小组”,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中心户建设意见》、《漳州市基层宣传文化中心户市级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漳州市体育局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发挥体育作用,加强基层文化中心户建设的意见》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要求各县文体局长亲自担任中心户建设组长。各乡镇 (社区)也都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专门人员主抓这项工作,通过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示范户工作建设落实到位。
制度上给予完善。县 (市、区)、乡镇各有关部门全面负责抓落实,强化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度、定期进行跟踪。这种行政指令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在全市建设100个市级、1 000个县级、10 000个镇 (乡)级宣传文化中心户,其中文体中心示范户100个的目标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全部实现。通过遍布城乡各种层面、各个级别的文体中心示范户,拓展农村体育工作的覆盖面,延伸基层体育文化工作的触角,从而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2.2 经济水平促进
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5]。
近几年,漳州农村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 (见表1)。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多,农民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必然。
表1 近年来漳州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按照农村体育发展模式,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漳州市2007年财政收入情况: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3.84亿元,比上年增收20.09亿元,增长31.5%。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6.43亿元,增长27.0%;地方级财政收入47.41亿元,比上年增收12.35亿元,增长35.2%。全年财政支出68.17亿元,增长37.5%[6]。也就是说,财政是入不敷出的。因此在漳州农村发展体育事业仅靠政府投入显然不现实。农民的需求与财政的不足形成矛盾,促使漳州农村体育不得不寻找新的资本投入。根据崔之元的分析,资本存在可以有3种,即“上层”(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和“下层”(广大挣工资谋生的老百姓)[7]。要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财政投入不可能,农村中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就自然而然成为买单的对象。漳州文体中心示范户的建设,就是以先富人参与体育运动作为起点,鼓励他们发挥“中心”和“示范”作用发展漳州的农村体育事业,进一步满足漳州农村和农民对体育的需求。这条路解决了基层体育文化阵地完全依赖政府的问题,实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显示,中心户户主月均收入在1 500元以上的占45%,在1 200~1 500元的占38%,在1 200元以下的仅占17%。由此可见,中心户户主都比较富裕。
2.2.3 场地设施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体育作为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核心是提高全社会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构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就是要建设好农民身边的场地、建设好农民身边的组织、开展好农民身边的活动,抓住了这3个环节就抓住了农民体育工作的共性和普遍性。
普查结果显示 (见表2):漳州市农村共有体育场地898个,占漳州市总数20.17%,场地面积21.30 hm2,占漳州市总数 3.44%,占地面积30.98 hm2,占漳州市总数3.93%,与福建省其他城市相比,漳州市农村体育场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呈现较高水平。但是由于漳州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65%,基数过于庞大,人均占地面积仅有0.11 m2。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投资主要来自集体自凑,财政拨款仅占投资总量的1.95%(见表3),农村体育场地集体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私有经济成分仅占3.9%(见表4)。调查同时还显示:漳州农村体育场地类型比较单一,场地以棋牌房、篮球场为主,其中棋牌房398个,占总数的72.15%(见表5)。
表2 漳州市农村体育场地相关指标
表3 漳州市农村体育场地投资构成
表4 漳州市农村体育场地不同经济成分比重 %
表5 漳州市农村体育场地数量与类型
由此可见,漳州市在地方财政实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文体中心示范户的建设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投入的不足,缓解了农村体育场地的缺乏,调整了农村体育场地经济成分结构,另一方面也调动了部分先富裕农民办体育的积极性,达到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农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2.2.4 文体中心示范户户主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择定标准自觉对客体进行取舍选择的结构化价值体系,它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8]。
文体中心示范户在建设中需要资金、精力投入,物质上是没有回报的,但依然有11 000多户的文化中心户,其中包括100户文体中心示范户的户主热衷于这项工作。调查显示:100户文体中心示范户户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大专文化程度占3%,中专、初中程度占80%,其他占17%)和经济基础。对于不求物质回报建设中心示范户主要出于2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一是自身价值取向 (提高社会声望、满足自己爱好兴趣、证明自身价值、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融洽家庭关系等);二是社会价值取向 (义务回报家乡、积德行善造福后代、融洽村民人际关系、增强村民健康意识、增进村民相互信任、增强村民亲和力、增进村民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村民相互合作、提高村民凝聚力、培养社会公德、改善不良习俗等)。
在自身价值取向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较高的是:满足自己爱好兴趣 (54%)、融洽家庭关系(51%),提高社会声望(46%)。在社会价值取向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比例较高的是:积德行善造福后代(57%)、回报家乡(46%)、培养社会公德 (45%)。示范户户主的这种价值取向与其土生土长在这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乡土情感有关。传统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对于生活在某一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人有很强的渗透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类的行为[9]。中心户户主的家庭结构79%是几代同堂,几乎没有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说明中心户户主的家庭观念比较强,传统的家庭观念使户主有心去提高家庭的社会声望,通过自己的善行来为家庭的下一代赢得更多的福气。同时,示范户户主希望通过文体中心示范户这个平台,加强与村民联系、交流、沟通和合作。在实地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中心户本身从事化肥、农药等销售,需要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以实现在稳定客户及同行竞争中胜出。
户主李胜利:我们一家8人,到傍晚相互约朋友去锻炼身体,很少有机会碰到一起,现在可好了,不仅可以一家人还可以和朋友、邻居一起来切磋球技,还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的烦劳、减少医疗开支,减轻家庭负担、结识朋友、增加社会交往、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提高了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
户主叶长生:原来我们这儿赌博成风,制假贩假、吸毒贩毒也时有发生。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有效抵御了不良和消极文化的侵蚀,倡导了良好的文化风尚,使全县城乡出现了“收起酒柜,换成书柜”、“退出赌场,走上球场”的新风尚,因此大家争当示范户。
户主郭添根:生活水平提高了,闲暇时间多了,总想为村民做点什么却无从下手,示范户建设使我能充分利用自己体育方面的特长来帮助村民,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
漳州文体中心示范户户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漳州经济发展水平、政策鼓励措施、文化发展影响的特征,同时表现出示范户户主对社会、家族、社会关系的理解,体现了文体中心示范户形成的特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又是户主自我价值在社会关系中的全面展现,示范户户主的心态有着其他农村基层体育发展所没有的特点,折射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因素交杂形成的特有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激发户主建设文体中心户示范户的热情,推进了全市文体中心示范户的发展。
2.2.5 村民对文体中心示范户的认同
认同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学习”,它是“一种防御性机制,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如模仿他所崇拜或羡慕对象的某些行为[10]。”对于认同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理解:首先,认同是人们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第二,认同是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认同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关照和规范学习而形成的。第三,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认同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11]。认同的变化既是对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也是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不断变动的结果。不仅如此,它不但反映了人们对自我认同的改变,而且也体现了社会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变化。
文体中心示范户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事物,作为推进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否满足了农民的需求、是否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同、发挥了哪些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文体中心示范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00份村民有效调查问卷显示:村民对中心户户主的责任心、科学文化知识、群众基础具有很高的认同,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分别占85.7%、84.3%、93.7%(表6)。对中心户的选择、家庭环境、活动场所也具有比较高的认同,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分别占84.0%、85.3%、77.0%(表7)。
龙海市浮宫镇山塘村村民陈金雕:林荣国是我们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就非常喜爱体育运动和唱歌,中心户成立后,每天都门庭若市,或是来切磋球艺的,或是来健身比赛的,或是来探讨体育健康知识的……家里人没收一分钱还成了服务员,整天端茶递水,深得邻居的爱戴和拥护。
东山县陈城镇宫前村村民张素金 (女):以前生活条件比较差,整天忙着干活,没有空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想活动活动周边却没有地方。这下可好了,有了文体中心示范户,走几步路就可以和村民一起来扭秧歌了。
表6 村民对文体中心示范户户主的认同
表7 村民对文体中心示范户环境、条件的认同
表8表明:78%的村民认为示范户增进了村民相互了解和沟通,81%的村民认为示范户促进了对外交往和信息流通,66%的村民认为示范户促进了村民相互合作,63%的村民认为示范户提高了村民的凝聚力。
表9表明:73.7%的村民认为参加示范户活动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的烦恼,71.7%村民认为参加示范户活动可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情趣,72.0%村民认为参加示范户活动可以结识朋友、增加社会交往,67.7%村民认为参加示范户活动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表8 村民对文体中心示范户作用的认同
表9 村民参加示范户活动后感受认同
但调查同时也显示:农民对于文体中心示范户硬件设施建设 (书刊、杂志、体育器材等)认同不足10%。说明书籍、器材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政府应加大在书籍、器材方面的投入。在调查中意外发现,只有23%的妇女参与体育运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个领域的地位在广大农村仍与男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参与体育必然受到诸多的影响。在实地考察走访中了解到,中心户在发动妇女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做得不够,大多妇女忙于照料儿孙、家务,没有时间参加示范户开展的活动,使男性成为中心户的主要光顾对象。一部分妇女用“男人整天不干家务”等理由来表达对只有男子参与体育运动的不满,表达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
1)漳州农村体育场地虽然在数量、质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还存在场地类型单一、政府资金投入缺乏、场地经济成分比例失调等问题,文体中心户示范户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政府农村体育场地投入的不足,缓解农村体育场地的匮乏,满足农民的体育需求。
2)文体中心示范户户主不求物质回报建设示范户主要出于自身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自身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满足自己爱好兴趣、融洽家庭关系、提高社会声望;社会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积德行善造福后代、培养社会公德、扩大交流。户主的这种价值取向与其长期形成的家庭观念及乡土情感有关,与其经济基础和从事的职业有关。
3)文体中心示范户作为推进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否满足了农民的需求、是否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同、发挥了哪些作用和功能,是文体中心示范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村民对示范户户主的责任心、科学文化知识、群众基础、示范户的选择、家庭环境、活动场所具有较高的认同。示范户增进了村民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了村民相互合作,提高了村民的凝聚力,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家庭和睦。但示范户硬件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1]刘鹏.抓住历史机遇,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Z].在2006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06-01-19.
[2]田义双.诚信场域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3]张国举.创新场域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4]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徐颂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26.
[6]漳州市财政局.关于漳州市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预算草案报告[R].漳州:漳州市财政局,2008.
[7]崔之元.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3):60-65.
[8]金盛华,孙娜.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2):30-34.
[9]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孙英春.需要与认同:理解大众文化消费的一种系统视野[D].北京:国际关系学院,2002.
[责任编辑江国平]
An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Households in Zhangzhou Culture and Sports Centre
LI Yue-l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By means of documentary,interview,questionnaire,field investigation,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starting from a thorough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model households in Zhangzhou Culture and Sports Centre,undertakes to analyze the Households and reveal their registry and development in policy,management,mentality and peculiarities.It is the revelations of the present paper that: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social recognition,all are factors that can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understanding,cohesion of the villagers,enrich their life and strengthen their belief in family harmony.The Model Households should,above the present basis,seek to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schedule,scientific management,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ir peculiarities.
new countryside;Zhangzhou;the Model Households in Culture and Sports Centre;development registry
G 80-05
A
1007-7413(2010)03-0060-06
2009-12-31
李月丽(1972—),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