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殿辉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南宁 530006)
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时殿辉1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南宁 530006)
在竞技体育训练竞赛体制下,如何能切实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真正成为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体育人才。通过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历史、现状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结合我国现阶段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的探讨,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竞技体育;文化教育;对策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而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是构成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一直是当前竞技体育体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何切实提高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运动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研究对象 基于为提高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对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体制、模式、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问题,走访了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领域相关专家、管理人员、相关院校教育工作者等。
2.1 我国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现状
2.1.1 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
1952年我国国家体委成立。当时,在国内外大赛前抽调运动成绩优秀的青年学生、职工等组成省市代表队和国家代表队。运动员的人事、学籍管理在原单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依靠社会自然分工,由普通学校承担,在教育体系中完成。根据当时国内、外政治、外交形势的需要,为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运动训练专业化的发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体育强国。1956年后逐渐形成了以省市体育工作大队(简称体工队)为基本形式的运动员集训体制。这是我国建国初期竞技体育运动管理的主要机制。由于许多队员尚未完成基础教育,又无法继续留在教育体系中接受文化教育,于是体工队开始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设置文化教师编制,在训练比赛之余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1956~1965年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和部分省市设立了体工队文化教育科;1978年,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缓解运动员“二次就业”的矛盾,原国家体委提出了“优秀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80年代,在体工队的基础上,北京、辽宁、上海、广东、山东、陕西等 10个省市先后组建了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国家体委训练局及其它省市则成立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也有部分省市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附设在体育运动学校。江苏省形成南京体育学院为代表的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体制。
2.1.2 文化教育体制设置
我国现行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系统是一个依附于训练竞赛系统的系统,其体制的不独立决定其作用的发挥不明显,在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体系中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见图1)。
第一部分是体育系统自办的“一条龙”文化教育机构,包括10所由省市体委主办的运动技术学院或运动员进修的文化教育机构。
第二部分是全国体育学院系统(总局直属1所、部分省市所属14所),经教育部批准,面向退役和现役运动员单独招生。其中全日制本科以退役运动员和少体校学生为主,函授本、专科招生以现役运动员、教练员为主。
第三部分是由各省市体育局办的普通中专,即业余训练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体校,包括中、小学。上述三种类型的教育机构,情况也相当复杂,由于运动训练的规律和特点,各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相互交叉,既有成人高等教育,又有全日制高等教育;既有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又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政策法规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1985年以来,在“解决竞技体育与教育体系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规定了优秀运动员每周文化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0-12学时,全年40周,约400学时;为确保文化教育的办学条件,规定用于文化教育的经费不得低于运动队全年经费的2%;近年来又规定获奥运项目全国比赛前三名的优秀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非体育专业学习。
2.1.3 文化教育结构与管理机制
竞技运动的规律与文化教育的规律共同制约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十多年来技术学院(校)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秀运动队的建设,有利于调动教师与运动员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对竞赛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办学条件、规模结构、师资配备等方面不断完善,形成了职教、成教,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教学体系结构;在教学组织形式、内容、手段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建立起一整套与运动训练相适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例如根据训练和比赛周期安排学期,实行弹性学分制度,学习年限酌情放宽;同时针对不同运动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自学、补课、插班、教师随队等教学形式和手段。从而基本保证了每周10~12学时的教学,基本满足了运动员参加学习和获取文凭的需要。据统计,18年来技术学院毕业生已达万余,优秀运动队95%以上的教练员业已具备了大专以上学历,文化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2.1.4 文化教育实施中运动员的特点
现代竞技运动呈现早期专门化的趋势,早期训练年龄越来越小,业余训练到进入体工队是逐步脱离原有教育环境,运动训练不断强化,文化教育相对弱化的过程,这使运动员成为文化基础先天不足的一个群体;运动与竞赛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运动潜能,夺取优异运动成绩,因此优秀运动员经常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不同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学习状况、文化教育程度个别差异十分显著。
2.1.5 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5.1 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1998年的统计,全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制定了有关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办法和规定,“主要包括退役运动员的管理,退役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继续教育及退役后再就业时的工资的重新确定等方面的内容”(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工作文件汇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运动员退役问题的重视。为了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我国的竞技体育系统也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近年我国社会劳动就业和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退役运动员也必须参与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新的社会现实对所有专业运动员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有调查显示:有95.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对于就业非常重要;有62.8%的被调查者认为运动员实际文化水准与现有学历不符;有66.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必须是运动成绩和文化素质都优越。由于被调查者的社会角色不同,对问题回答的倾向有所不同,但总的倾向是认同文化教育对于劳动就业的必要性,普遍感受到新的社会用人机制给现役运动员带来的压力。
2.1.5.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高等教育和体育体制改革对现行竞技体育教育机构带来了新的影响。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对竞技体育后备力量选拔带来了一定冲击。由于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牺牲文化教育时间的现实,使许多家长把有运动天赋的孩子送到普通高校,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中间层次出现招生困难,调查发现,在辽宁、吉林、北京、上海和浙江等省(市)相继出现体育运动中专办学萎缩情况。
2.1.5.3 处理好“学与训”的矛盾仍将是一个艰巨的焦点问题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点在于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难以调和,其原因在于两者的规律不同。竞技体育是年轻人的事业,而青少年又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优秀运动员训练竞赛需要大量时间,不可能与普通人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文化学习。目前对于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的矛盾尚未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机制。
2.1.6 体育系统办文化教育的主要弊端
第一,认识不足:体育局(体委)及技术学院领导一般都是运动训练管理的行家,但对教育问题研究不多,在“金牌”任务重压下,难有更多的精力顾及教学;尽管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是文化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相对滞后,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旦产生学训矛盾,文化教育只能让路或降低要求,甚至放弃;基础教育受运动员优惠升学政策的负面影响,只要运动成绩好就可以读大学,因此学生主动接受文化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造成我国运动员文化水平越来越低,……我国优秀运动员在50年代是大学生,60年代是高中生,70年代是初中生,到了80、90年代则成了小学生的现象。
第二,规模减小:省、市体工队运动员编制一般仅数百人,受其制约文化教育的规模很小。因而专业口径窄、教师人数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很难再有大的提高,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随着运动项目逐步推向社会的进程,以及运动员进入普通高校就读人数的递增,体育运动学校面临生源减少,规模萎缩的隐忧,为此部分学院(校)开始增设专业并向社会招生。但它背离了竞技体育系统办文化教育的初衷 ,进一步加重了体育局的负担。
第三,经费不足:各种性质的教育都办,不断增加的编制、设施和资金需求“稀释”了有限的体育经费,包袱愈加沉重;所有文化教育的问题全包,却越包问题越多,精力分散,重点不明,相互干扰;自我封闭,游离于普通教育之外,缺乏与教育系统的纵向联系和横向交流。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文化教育不断提高的趋势。
2.2 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对策分析
2.2.1 体制改革是提高运动员综合文化素质的根本出路
首先要改变对文化教育观念的认识。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单一的文化课学习模式上。对于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学习”的低层次上。缺乏以宏观、全面的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度上来理解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其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才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而作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决不能仅仅以“文化学习”一语概括,应该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提升到一个培养一个全面、合格的“四有”人才的高度。建立以文化学习为主线,扩展教育培养因素。以多元因素作为辅助的文化教育内容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
2.2.2 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新体系
21世纪初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应以实现竞技体育回归大教育环境的“院校化”为目标,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所谓“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社会力量,进一步拓宽运动员接受不同层级文化教育的渠道,为广大运动员构建出可灵活接受文化教育的立交桥,同时形成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见图2)。
图2 运动员文化教育多元体系示意图
2.2.3 鼓励体育院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文化教育
体育院校将其纳入教改重要内容。体育院校分为体育总局直属院校和省市地方体院两类,是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学风优良、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的正规高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及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行教学、科研和训练三结合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是将所在省市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全部纳入体育学院教育序列,构建从义务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职教、成教到普教,上下衔接、左右贯通、严谨规范的教育平台,并采用“长学制”、“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灵活的教学制度。为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优越的环境。积极推进优秀运动员学生化的改革进程,为转变现有训练体制进行积极地探索。尤其以“南体模式”为代表。
另一方面是直属院校通过校外办学点、函授站等途径开展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如与技术学院(校)合作开办本科教育,以及在所属学区各省开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等,弥补自办教育在教学机构和教学层次上的空白。
2.2.4 鼓励普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
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提高,以及为在国内、外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987年非体育高校开始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并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
首先,是招收退役运动员,解决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近年来又逐步扩大到招收现役优秀运动员,有的院校结合本校体育特色,将某一单项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集体招收入学。非体育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直接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极大地扩展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空间,由于其尚缺乏与现行竞赛训练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一般需要借助文化教育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又由于其是按本校体育特色和需要招生,因此只有部分运动项目的部分优秀运动员有此就学机会。
其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尚未像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一样出一流成绩和一流运动员,但也应该看到其规模庞大,竞赛制度日益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1997年起,清华大学创办高水平跳水队,这一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2.2.5 体育系统办教育应重新确立办学方向
随着普通院校介入的加深,自办文教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重新思考其作用和定位。运动员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但入队时多数队员都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是他们在队学习的必经阶段;基础教育传授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时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提;基础教育的课程较少,内容稳定,技术学院(校)具备从事该阶段教育的条件。高等教育受规模制约,难有质的发展,学生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文化教育机构应为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为重点,根据需要和可能量力开展大专层次教育,同时发挥机制优势,积极协助普通高校办好运动员高等教育。
3.1 建立以中小学为主体的业余训练文化教育体系。体育系统要主动地把文化教育任务交给教育部门,自己则集中精力抓好业余运动训练和竞赛。
3.2 改革与完善以运动技术学院为主的中专和成人教育体系。在中专层次,应改变过去单纯搞体育教育的办学模式,根据社会就业需求,按两条主线来开展文化教育,一是高中教育,二是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在完成中等教育之后或升学,或就业,各得其所,实现合理分流。在成人高等教育层次,要利用社会和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把普通高校的非体育专业教育拉进来,开设非体育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以满足广大运动员面向未来择业的文化学习需要。
3.3 发挥各体育院校办学的优势,建立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要引导体育院校调整办学方向,跳出计划经济时期只办师资的模式,加大校内竞技体育的比重,积极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服务。
3.4 大力扶持普通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拓宽面向运动员招生的渠道。体育总局应主动与教育部协商,制定更加有利于运动员入学的倾斜政策,扶持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要通过竞赛杠杆,进一步调动高校面向运动员招生的积极性,使这条运动员文化教育之路越走越宽,最终成为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的主体。
1 国家体委关于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意见,1993年10月30日国家体委发布
2 鲍勇,王元丰,杨正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8(4):67-70
3 戴汀浦.泛论我国高等教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结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6(3):90-95
4 张世林,张建,王鲁宁.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6):29-32
5 王鲁宁.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9(4):133-136
6 于凡兰.关于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改革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1995,4(2):80-82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Athlete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SHI Dianhui
(Guangx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ning)
Competition in the sports training system,how to become a education and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athletes,both really into sports climbing the peak,but also to adapt to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sports personnel.Education of athletes through history,the present data collection,analysis,induction,athletes in our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mode of education,culture and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thletes trends are analyzed.
competitive sports;culture;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时殿辉(1955-),男,湖北钟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