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光,张 辉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煤炭编辑部,山西太原 030024)
推动新兴能源产业 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圆满成功
刘新光,张 辉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煤炭编辑部,山西太原 030024)
新科技应用于新能源
四海宾朋齐聚龙城,三晋大地异彩纷呈。在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承办单位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煤博会”到“能博会”,不仅是简单的名字改变,更是展会内涵的充分延伸,不仅为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宏观借鉴与决策支持,更是为山西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吸收能源领域新理念、新技术的重要平台和契机。
“煤博会”为何更名为“能博会”?
“把展会内涵定义在煤炭领域过于狭小,循环经济、新能源层出不穷,对于一个志在打造‘能源基地’的大省而言,其所呈现的相关展会,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更名主要是考虑能源是支撑我国经济强劲复苏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资源,而山西省又被国务院确定为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省,迫切需要提升山西在全国能源战略格局、产业格局及市场格局中的地位。根据参展参会客商建议,组委会为拓展和提升展会内涵,在前两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展会正式更名。
由“煤博会”改名为“能博会”,引入了低碳、环保的新概念。能博会的更名能够更加切合山西“打造能源基地”的愿景。“和以往两届煤博会不同的是,本届能博会首次引入了新能源这个概念,低碳、环保等相关内容更具有国际性和专业性。”山西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能源盛会不仅可以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带入山西传统的煤、焦、冶、电等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利于山西建设绿色低碳能源工业基地,对全国经济的低碳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能源实现了向绿色能源的转变,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处理,新技术正成为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本届能博会展区划分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展区、石油和天然气展区、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转型发展展区、新能源汽车展区、煤炭及煤层气展区、发电与输电展区、大型设备展区七大展区,基本涵盖了各类能源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如太阳能光伏电池、煤层气技术、水电、火电、风电、生物质能、核电、储能等新技术、新能源LED、节能环保设备、煤制油产品、多晶硅产品、新能源汽车、大型设备等。
节能环保和转型发展展区一角
作为本届能博会的“主打牌”,面积为8 000 m2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展区最为引人瞩目,主要展示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这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因此,理所应当成为本届展会的焦点。
石油和天然气展区主要展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运输、储存等环节及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转型发展展区主要展示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效率的新模式、新成果;国内外资源型地区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成果;新兴能源、节能减排在日常生活及消费领域中的体验和应用。
煤炭及煤层气展区主要展示煤炭采掘、运输、洗选、安全、检测、救护及煤炭应用领域及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展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设备及成果。在现场,笔者看到,新奥集团自主创新的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是一套完整煤清洁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地下气化技术、煤催化气化技术、微藻生物吸碳等多项新能源技术。该技术体系不仅实现了煤的全价开发和清洁利用,产出天然气、电力、生物柴油及其它高附加值产品,还解决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真正实现了煤基能源的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低污染。
循环经济成为本届能博会的一大特色
发电与输电展区,国家电网、华能、华电、大唐集团等8家企业所展出的煤炭发电及输电领域中超超临界发电系统、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大型设备展区,三一重装、中煤机械、晋煤金鼎、郑州煤机四大知名煤炭装备制造企业分别展出各自的拳头产品,竞相亮剑能博会。
新能源汽车展区成为本届能博会的一大新亮点,主要展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纯电动新能源轿车陆地方舟、清洁低碳柴油型华泰汽车、奇瑞新能源车及东风风神等新型能源汽车纷纷亮相,节能环保,新颖别致,集中体现了贴近百姓生活,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产品宗旨。
其中,由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研制的HCNG汽车成为本届能博会的一个新宠。它燃烧的是氢和天然气的混合气体。而氢的来源,便是焦炉废气的合理充分利用。
此外,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山西焦炭集团、山西金地煤焦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低碳产品。
综观本届能博会,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政府代表团627家参展参会,专业客商达到2.82万人。其中,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团23家,世界500强企业27家,中央企业28家。展会共设7个展区、2 209个标准展位,总面积达4万 m2。有两位国家领导人、14个部委领导、23个省市(区)省级以上领导、28家中央企业、38位部级领导、27个世界500强高管及近百位参展参会的嘉宾,接待2 000多人,签约项目达14 000多亿元。与前两届煤博会相比,本届能博会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领域更广泛,参展的专业厂商和专业人士更为增加,层次也更为提高,同时举办的高峰论坛也促使行业理论与企业的实践得以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的鲜明特色。
本届能源博览会共签订12个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山西省政府与江苏省政府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与科技部签订了部省会商制度议定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公司10家中央企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太原市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大同市、朔州市、吕梁市分别与中国建材集团、大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上述协议总金额约8 162亿元,成为山西与兄弟省市、中央企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新起点。
本届能源博览会签约各类项目457个,其中投资类合作项目447个,总投资6 212.61亿元,拟引资额5 586.81亿元;贸易类项目5个,成交金额32.26亿元;融资类项目3个,融资金额55亿元;对外(毛里求斯)投资类项目2个,总投资119.47亿元。全部签约项目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4个省(市、区)。这些签约项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材料工业、机械电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旅游等行业领域,涵盖领域广泛,产业拉动性强,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外能源及相关产业的深入合作,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跨越发展。
能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有信心、有办法让能博会签订的1.4万亿元合同及协议金额在全省落地生根。
能博会开幕式当天,山西省政府与多家央企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山西省政府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低碳煤电技术及经济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华能集团将集中1 000亿元投资山西,大力开发低碳能源技术,并在其它经济领域与山西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企业的发展,促进山西的转型跨越。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培玺表示,华能集团高度重视在晋投资发展,十分看好能博会这一平台,希望借此了解更多信息,抓住更多机遇,拓展更多合作发展途径。华能在山西投资的方向绝不局限于煤电、煤化工,真正的重点是发展清洁利用、低碳经济技术。今后,华能将围绕低碳技术、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做好在山西的投资,使华能在促进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自己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会人员认真听取参展商讲解
山西省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订“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中国华电将在山西投资1 000亿元。在做大做强传统煤电产业的基础上,与山西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实做优煤炭高端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企业的发展,促进山西的转型跨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云公民强调,中国华电集团是国家的综合能源企业,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华电集团公司的重要煤源基地,双方拥有同一个发展思路,同一个发展目标,同一个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的愿景。华电在晋企业要深刻认识做好山西工作对集团公司的重要战略意义,抓好煤炭开发和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工作,平稳快速推进资产并购等相关工作,加快推进集团在山西的发展。通过不断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原来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为山西人民谋福祉,同时也发展自身。
山西省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有: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加强新能源材料、新型建材和新型房屋等“三新”领域以及建材产品物流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开拓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建材集团将陆续在山西省投资100亿元。他还说,这次来山西投资与合作的意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结构调整进行一些投资;另一方面是对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等方面进行投资合作。此次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所涉及几个项目的总投资金额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新能源汽车成为本届能博会的一大亮点
山西省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签订 “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在新一轮的军工电子信息项目及军民结合产业布局、合作等方面,将山西作为优先选择地区,鼓励和支持集团成员单位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对山西符合配套要求的技术、产品和企业,予以优先考虑。
山西省政府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签订 “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有,“十二五”期间,中国国电将在山西投资1 000亿元。在做大做强传统煤电产业的基础上,与山西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实做优煤炭高端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企业的发展,促进山西的转型跨越。中国国电按照有关规划投资建设晋北煤电循环经济产业群、晋东南煤电外送产业基地、晋南煤电联营产业。
山西省政府还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吕梁市政府、山西焦煤集团与陕西煤化工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西省发改委与德国北威州经济能源署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根据协议,吕梁市、山西焦煤集团和陕西煤化工集团三方将本着转型发展、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进行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合作,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还同意建立紧密长期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共享市场与信息等资源。
经过山西省和德国北威州共同协商,省发改委与德国北威州经济能源署共同签署了旨在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生态城市项目合作备忘录,协议将在我省实施一个城市建设试点项目。
通过上述合作框架协议,不难看出,山西能源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两条路径,即一是以煤炭绿色转化为基础的煤炭高端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二是以风电、光电、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山西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 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年调出煤量占全国的3/4,60多年来累积外调煤炭80多亿吨,年外输电600多亿千瓦时。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山西将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用循环化和高端化理念提升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转变,由煤炭大省向现代产业大省跨越,实现资源型经济的清洁、绿色、安全发展。本届博览会更加突出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特色,必将对国际能源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山西将以能源博览会为重要平台和契机,积极吸收和借鉴能源领域最新的理念和技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开放引进力度,做一篇创新能源产业、加快转型跨越的大文章。山西热忱欢迎四海宾朋来晋投资发展新能源和其它新兴产业,共同谱写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增进友谊的新篇章。
山西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 近年来,山西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在能源领域,以煤炭深度转化为路径,着力推进能源产业的高端化,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转化和高端发展。今后,山西将以资源整合为契机,着力推进煤炭生产的集约化。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依托晋中炼焦煤积极培育一批亿吨级和千万吨级的煤炭企业集团,加快煤炭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步伐。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着力推进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我们将大力引进和开发高效洁净煤技术,加快推行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实现煤炭的绿色清洁利用。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组委会名誉主任李学勇 中国作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在能源结构比例中占到近70 %。这一现状对我国节能减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必须开发、利用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当前,我们需要推进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通过整合资源,科技驱动,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产业,用清洁能源促进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很大成绩。科技部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山西的发展。
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 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深刻复杂的调整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加快了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把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作为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我国将着力发展的七大产业,其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是重要的发展领域。如何抓住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发展的契机,加快我国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成为新时期摆在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届博览会以推广低碳理念、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恰逢其时,必将对未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采访札记
低碳、环保、绿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的时尚词汇,因煤而兴的山西,作为中国能源原材料基地,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长期过于依赖煤的传统产业结构也造就了山西的高碳经济。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建设理念。第三届能博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山西与世界能源对接,实现绿色能源、循环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发展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能源战略重点,也已转变为抓实节能减排,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煤炭的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建设以电力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网络。这在本届能博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对新能源的广泛关注给山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山西作为资源大省,如何走出“靠煤吃饭”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一个能源资源大省的转型发展,实现从以往的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跨越,是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严峻课题。
编辑 肖 惠
摄影 陈澍斐
1672-5050(2010)09-0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