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涤非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通化 134000)
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临床很难治愈。硝普钠为均衡血管扩张剂,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目前国内普遍用于临床治疗心力衰竭[1]。近年来我院心内科应用硝普钠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并进行用药前后的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疗效显著,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我院救治的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69.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9年;所有病例根据患者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均为4级(NYHA标准)。其中,合并冠心病11例,高血压冠心病4例,单纯高血压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例。
60例患者首先给予常规抗心衰冶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抗感染、吸氧补液等,疗程7~14 d。将50 mg硝普钠加入5%或10%葡萄糖250 ml中,以75~250 μg/min滴速静滴,1次/d。若患者血压下降明显或头晕、头痛,则在相应液体中加入20~100 mg多巴胺,并调整滴速,75~250 μg/min滴速静滴,1次/d。当心衰明显好转或消失时,则渐减量至停药,疗程3~10 d。
经过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或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2级心功能为有效;用药前后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或死亡为无效[2]。并观察患者应用药物前后2、8周的心率、血压、心功能状态等指标及药物副作用。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30 d后对全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或死亡17例,总有效率为71.67%。
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后8周有效率远高于治疗后2周,见表1。
表1 联合药物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对强心、利尿、扩冠等各种治疗反应性差,症状和体征仍持续存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因而探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日益被临床所重视,且大多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不能耐受,常需静脉使用大剂量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持续静脉应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甚至需依靠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或心脏移植[3]。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时,心脏前后负荷增加,造成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同时由于神经体液因素的过度激活,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交感神经进一步兴奋,儿茶酚胺增多,心率增快,水钠潴留加重,使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心力衰竭加重到一定程度时,因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及外周血管阻力过度升高,周围组织灌注严重不足,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的表现,此时治疗尤为困难。
药物硝普钠治疗难治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目的在于既减少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同时又保证重要脏器供血,改善肾脏功能。硝普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扩血管药,其有效药理活性成分是一氧化氮(NO),既扩张动脉,同时又扩张静脉,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收缩力,纠正患者心力衰竭[4]。本研究系经常规强心、利尿、部分扩血管药(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抗感染等治疗无效或效果不好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用硝普钠治疗后总有效率、心功能变化等在给予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而且用的强心、利尿药量也可减至很低用量,说明硝普钠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上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硝普钠治疗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且方便快捷,是一种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张璞,苏志军,王治平.硝普钠持续静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3):104-106.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6-767.
[3]窦志坚,王敏,王桂华.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6(2):33-34.
[4]张金英,李凌.大剂量呋塞米和小剂量高渗盐溶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原医刊,2006,11(3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