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2010-09-13 09:23:00万行荣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2期
关键词:亚甲蓝肋间神经痛

万行荣

(湖北省荆门市石化医院麻醉科,湖北荆门 448000)

神经源性疼痛是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1],常规药物难以有效缓解,一直是严重困扰医学界的难题。2007年5月~2009年6月,我院应用亚甲蓝神经阻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月~2009年6月,我院疼痛科共收治42例神经源性疼痛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5~76岁,平均(48.3±2.7)岁;病程 6 个月~4 年,平均(2.3±1.2)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1例,原发性肋间神经痛7例,颈源性神经痛5例,外伤后神经痛5例,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4例。

1.2 方法

选择罹患的肋间神经于疼痛部位的中枢端穿刺进针,以腋前线、腋中线或腋后线与肋骨下缘交叉处为穿刺点,同一条肋间神经选1~2点阻滞。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左手拇指按压定位同序肋骨,右手持注射器进针刺中肋骨,沿骨面向肋下缘探索,当针尖滑过肋下缘约0.3 cm时,若回抽无气无血则先注射维生素B120.2 mg+曲安奈德40 mg+1%利多卡因10 ml组成的阻滞液2~3 ml,固定针头,待5 min左右疼痛消失,再注入1%亚甲蓝4 ml+50%葡萄糖6 ml组成的阻滞液2 ml,压迫止血。

1.3 疗效评价方法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和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2]:0级:基本无疼痛;Ⅰ级: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以无痛或疼痛缓解2级以上为显效,以疼痛缓解1级以上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痛疗效比较

42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100%。各级疼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随访2~5个月时疼痛复发加重3例(7.1%),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神经源性疼痛是常见的顽固性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难以控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疼痛病因十分复杂,发生机制至今未明,仍未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3]。神经阻滞治疗是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重要手段,通过神经阻断疼痛神经传导通路,发挥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和抗感染等作用,近年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表1 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比较[n(%)]Tab.1 Comparison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n(%)]

最近研究表明,亚甲蓝用于神经阻滞可使疼痛永久性消除或长期缓解,特别对于难治性神经源性疼痛,是为数不多的有效药物[4]。亚甲蓝作为受氢体,能使无髓鞘神经纤维着色,阻止感觉神经的传导,阻断了疼痛的恶性循环;而且亚甲蓝又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氧化,有效改善神经疼痛区域的血液循环而发挥抗感染作用,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据有关文献报道[5-6],1%亚甲蓝阻滞作用远大于局麻药,而且对神经组织的损害是可逆的,与葡萄糖配成阻滞液可通过对神经的可逆性损伤而发挥长效的镇痛作用。本文42例患者显效2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100%。随访2~5个月时疼痛复发加重3例(7.1%),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预先应用曲安奈得复合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对神经源性疼痛效果明显,可以测试阻滞位置的准确性,而且还具有协同作用,利多卡因可明显减轻亚甲蓝注入时引起的灼痛,维生素B12神经亲和力强,有修复神经髓鞘、促进再生作用,有效降低了亚甲蓝对神经组织的损害,而曲安奈得的应用大大增加了药物的维持时间。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安全、有效、经济实用,能够永久消除或长期缓解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1]陆萍,郭跃先.神经源性疼痛的病理及免疫学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7,29(8)∶862-864.

[2]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78-386.

[3]职良喜.复方亚甲蓝液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J].江苏中医药,2003,24(3)∶38.

[4]陈旭清,邹展.亚甲蓝用于神经阻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3)∶87-88.

[5]卢宜民,亚甲蓝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2978

[6]严兴福.亚甲蓝治疗慢性疼痛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2)∶111-113.

猜你喜欢
亚甲蓝肋间神经痛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03-26 18:00:27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亚甲蓝对人工砂亚甲蓝MB值测定的影响
四川水泥(2018年8期)2018-09-05 06:57:12
亚甲蓝可加强大脑记忆
健康之家(2016年9期)2016-09-14 06:55:22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