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盈,魏 斌
(1. 北京日化研究所,北京 100061;2. 北京星火晟表面活性剂研究所,北京 101105)
碱性助剂在洗衣液配方中的作用
李兰盈1,魏 斌2
(1. 北京日化研究所,北京 100061;2. 北京星火晟表面活性剂研究所,北京 101105)
洗衣液加入碱性助剂不仅可提高去污力,还能降低成本,但洗衣粉用碱性助剂有的不能用于洗衣液。本文对碳酸钠、偏硅酸钠、氢氧化钠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洗衣粉用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里对碱性助剂较敏感,易造成盐析分层。若将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洗衣液时与碱性助剂复配性好,去污效果良好。
洗衣液;碱性助剂;去污力
我国市售洗衣粉中少有中性洗衣粉,大都是加有不同碱性助剂的弱碱性洗衣粉。而洗衣液除有弱碱性洗衣液外,还有用于丝毛织物洗涤的中性洗衣液,其配方组成主要是表面活性剂(SAA)和少量的中性助剂等。在洗衣液中,碱性助剂的加入量受到SAA种类及其比例和加入量的影响。目前,市售洗衣液中加入助剂的品种不多,且通常以洗衣粉用SAA配制洗衣液,能通常加入碱性助剂的量也很有限。
洗衣粉用SAA主要是烷基苯磺酸钠(LAS)和少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这些SAA对碱性助剂敏感,极易造成盐析,致使产品分层。若采用加成环氧乙烷(EO)的非离子SAA改性成阴离子SAA,不仅不能降低去污力,而且通常还需要加入较多的碱性助剂。因此,在洗衣粉中约含30%以上的碱性助剂,品种有四、五种之多,碱性助剂对去污力的影响也并非是越多越好。
不是所有的洗衣粉用碱性助剂都可用于洗衣液,如三聚磷酸钠(STPP)不仅在水中溶解度低、加入量有限,而且在碱性水溶液中会水解生成磷酸三钠,从而失去螯合功能;而沸石和层状硅酸钠则是不溶的晶体,不仅不能制成透明的洗衣液,而且长时间储存时晶体难免沉积,即使将洗衣液黏度调至5000mPa·s以上也不能避免晶体沉降,因而本文不作进一步探讨。
本文只研究偏硅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在洗衣液中的应用问题。在当前宾馆、饭店、医院等单位常年使用的强力洗衣粉中,氢氧化钠含量一般高达10%以上。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是否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助剂调制强力洗衣液。
此外,部分有机羧酸化合物虽然对钙离子有较好的螯合功能,如1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螯合20.8g钙离子;100g氮川三乙酸钠能螯合12.8g钙离子;100g柠檬酸钠能螯合12.5g钙离子,均高于STPP(100g能螯合12.3g钙离子)。但这些羧酸化合物中,有的性价比不合适,有的则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未予采用。
衣物上的污垢大体可分为水溶性(如淀粉糊、无机盐、水溶性色素等)、油溶性(如皮质、酯、烃等)和油水不溶(浮游的灰尘、变性蛋白质等)几类。日常洗涤时主要是去除油溶性的污垢,如人体分泌的皮脂等污垢会部分水解、生成水不溶的脂肪酸,在碱性水溶液中会中和成具有去污功能的水溶性脂肪酸钠,从而有助于去污。上述碱性助剂都是电解质,具有降低SAA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功能,去污过程不是靠单个SAA分子起作用,而是由多个SAA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胶束后才能实现去污功能。在洗涤液中,只有SAA浓度高于cmc时才能去污。因此,电解质的存在能降低cmc,使相同数量的SAA分子能生成更多的胶束,从而提高了去污力。以上就是碱性助剂在去污过程中的作用。在洗衣液中加入不同碱性助剂对去污力的影响略有差异(表1)。
从表1可知,洗衣液中添加碱性助剂有利于去污力的提高。由于洗衣液中一般采用耐硬水的SAA,因此加入STPP和沸石对去污力的提高基本无作用,而加入氢氧化钠则略为有效。同时,方法3不如方法2。
如上所述,碱性助剂能提高去污力。但是,其影响力是否随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呢?以方法1和方法2测定并比较碱性助剂含量对洗衣液去污力的影响,实验数据列入表2。
从表2可知,碳酸钠含量大小对去污力的影响不明显,氢氧化钠和硅酸钠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均随其含量增加而有所提高。SAA含量12%时,加入碱性助剂15%样品仍呈透明状态;但在浓缩液体皂中脂肪酸钠15%、LSDA10%时,加入5%氢氧化钠就不透明了,这时可用乙醇增溶使其呈透明状,而且再加入氢氧化钠时还必须相应增加乙醇。另外,如果减少脂肪酸钠、增加LSDA,那么洗衣液中即使不加乙醇也能呈透明状。以碳酸钠为碱性助剂时,气温过低会出现十水盐晶体析出,造成洗衣液不均质,常温存放后摇晃即可恢复均质。这种情况下,可以加入阻晶剂(也是一种碱性助剂),这样冬季放在室外也不会有晶体析出。
洗衣液中加入碱性助剂,既能提高去污力,而且成本较低。一般情况下,洗衣液中SAA低于12%时去污力就不能达标,必须将SAA提高到15%以上去污力才能达标,这时每吨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在2000元左右。若加入10%左右的碱性助剂,虽然SAA仍为12%,但产品的去污力也能达标,其每吨原材料的成本降为1700元左右。
目前市场上的洗衣液中加入碱性助剂的不多,即使添加了碱性助剂其加入量也不多,这主要是由于SAA选择不当。在没有螯合剂(STPP)和交换剂(如沸石)存在的情况下,LAS去污力很低,且LAS与碱性助剂复配性很差,因此不能用LAS配制洗衣液。在碱性水溶液中,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会因水解而失效;烯基磺酸盐(AOS)虽较LAS好,但去污力还不如AEO和酚醚(NPEO)。此外,AOS目前产量还未能形成规模;AEO和NPEO产量虽然较大并已应用于洗衣粉中,但配制洗衣液时与碱性助剂的复配性较差。若将这类SAA改成阴离子SAA如醇醚硫酸钠(AES)、醇醚磷酸酯钠(AEP)、醇醚羧酸盐(AEC),不仅不影响去污力,而且与碱性助剂复配性也好。SAA在12%时,加入15%的碱性助剂也不影响洗衣液的透明度,产品可以做到不盐析、不分层。
表1 碱性助剂对去污力的影响
表2 碱性助剂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洗衣液是低碳产品,它用水取代了占洗衣粉体积约50%左右的高耗能、无去污功能的填充剂——无水芒硝,其生产过程中耗能远低于洗衣粉。目前,欧美国家衣料用洗涤剂主要是洗衣液,美国洗衣液已占衣料用洗涤剂市场的四分之三左右。我国洗衣液市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差距还很大。仅从产品标准来看,洗衣液不如洗衣粉(洗衣液0.3%浓度的去污力只能达到洗衣粉0.2%的浓度的去污水平),但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洗衣液的市场价格却普遍高于洗衣粉。因此,尚需业内人士共同努力,使洗衣液真正做到物美价廉,早日实现这一转变,从而造福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