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010-09-13 07:23董建平李利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10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低血糖

董建平,李利峰

2型糖尿病(T2DM)是指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发展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IR)。IR和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大部分T2DM病人可通过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快速纠正病人的高血糖状态,可利于保护胰岛残存B细胞的功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2008年11月—2009年10月我院住院采用胰岛素泵(insulin pump)强化治疗42例T2DM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病人84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1999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4岁~71岁(52.4岁±7.9岁);病程3年~18年。对照组 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6岁~72岁(53.1岁±7.7岁);病程2年 ~16年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血糖、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在治疗期间均坚持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诺和灵R,起始用量为0.3 U/(kg◦d)~0.5 U/(kg◦d),其中全天用量的60%为基础量,40%为三餐前的负荷量;同时需根据病人饮食习惯、血糖波动情况等调整基础量及餐前负荷量胰岛素,直至达到理想血糖值。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Z或诺和灵N皮下注射,餐前采用诺和灵RZ、睡前采用诺和灵N,起始用量为0.3 U/(kg◦d),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直至达到理想血糖值。

1.3 监测指标 两组病人均使用血糖仪监测早、中、晚餐前及餐后和睡前血糖值。治疗的靶血糖:4.4mmol/L≤三餐前≤6.0 mmol/L、4.4 mmol/L≤三餐后及睡前血糖≤8.0 mmol/L。当手指末梢血糖≤4.4 mmol/L时,无论有无低血糖反应均定为低血糖。比较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和四格表资料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病人均能达到控制目标血糖;治疗后两组FBG、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s)

表1 两组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s)

组别 n FB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2 h 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d胰岛素用量U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 42 15.27±4.38 6.07±0.59 18.24±6.38 8.19±1.64 5.94±1.49 32.14±5.37 4.76对照组 42 15.16±4.85 6.49±0.78 18.94±6.65 8.57±1.94 13.27±3.581) 54.25±7.341) 26.191)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一般认为T2DM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多源性结果,其病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T2DM治疗的短期目标是控制血糖,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其长期目标[1]。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系统简称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最早是由Arnoldkadish博士于1960年发明的,Pickup于1978年通过改进发明了携带式胰岛素泵,Sukalac于1979年推出开放式胰岛素泵,大大延长了胰岛素泵的使用时间。胰岛素泵俗称“人工胰腺”,是一种通过与人体相连的一条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内装放置短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设置泵程序的按钮等。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T2DM的早期补充胰岛素(初发T2DM病人短期戴泵治疗),可以使高血糖快速得到有效的控制,使胰岛B细胞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恢复,进而可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糖尿病的病情。近年来研究发现,对于新诊断的T2DM病人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数年时间内,多数病人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2]。对于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的T2DM病人,胰岛素泵治疗可明显增加病人对口服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快速、稳定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减轻IR。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病人均能达到控制目标血糖;治疗后两组病人FBG、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T2DM更能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优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胰岛素泵与病人的自我监测血糖相结合,迅速地得到了推广应用。胰岛素泵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是目前最简捷、最准确、最自由的胰岛素输注系统。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相比,胰岛素泵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HbA1c的水平。胰岛素泵不需多次注射,选择使用短效胰岛素,避免了长效制剂夜晚的高峰降糖作用,降低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同时能自动增加后半夜的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从而减少全天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泵减少了餐前胰岛素的用量;增加了病人进食及其他生活活动的自由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可有效控制血糖的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胰岛素泵可有效控制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人体胰岛可小量、持续地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泵最大的特点是微量、持续泵入胰岛素,而且全天有波峰波谷,使血糖控制平稳、正常,更完美化、合理化,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3]。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能够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胰岛素泵治疗可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是目前T2DM的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胰岛素泵治疗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给药模式,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1]张星光,吕肖锋,刘静,等.胰岛素泵对初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9,38(17):2237-2238.

[2]李伟,张勤,蒲琳,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09,21(10):1662-1664.

[3]张海鹰.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2):28-29.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低血糖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胰岛素泵床边交接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