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2010-09-12 02:03
关键词:三鹿人民日报奶粉

戴 静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

《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戴 静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

选取《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三鹿奶粉”的报道为新闻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主要展现了“健康中国”、“政府负责”、“各方满意”的媒介形象,而《纽约时报》则相应传达了“问题中国”、“政府无力”、“民众激愤”的信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报纸的一贯立场及受众的“固有观点”有关。在传播速度日趋快捷的当今社会,一方面,要引导受众正确对待外国媒体的报道,另一方面,也借鉴外媒的长处,改进中国传播主体的话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纽约时报;三鹿奶粉;内容分析

自2008年9月11日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以半版篇幅首先刊登了《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一文后,境外的各国媒体都迅速做出了反应。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西方主流媒体都给予了连续的跟踪式报道。但仔细阅读即可发现,作为各国的主流媒体,他们的报道角度、材料取舍却同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不尽相同。本文仅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三鹿事件”的报道为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研讨双方报道中的文本内容要素、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探寻文本背后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进而揭示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用意。

本文收集了自2008年9月1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两家媒体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共计51天。在这51天的报道内,从事件最初发生时的及时通报到事件进展过程中的跟踪报道再到对事件的基本处理结果的陈述,两报均有所涉及,涵盖了完整的事件过程。所有样本均为在各自官方网站上检索而得。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模式,在人民网上,分别输入关键词“奶”、“奶粉”,共获文章178篇;在纽约时报网上,输入关键词“China milk”进行检索,共获文章57篇。第一层抽样并不能保证获得的235篇样本都是与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报道,因此,需要对第一次抽样的235篇样本进行人工排查,从中挑选与本研究主体相关的样本。经过第二层抽样,获得《人民日报》样本159篇,从中提出相关内容要素共计199篇次,《纽约时报》31篇,从中提出相关内容要素共计143篇次。由于《纽约时报》的报道以千词以上的长文章居多,包含信息量大,而《人民日报》简短消息较多,因此,样本数量上的差别并不会对研究产生太大影响。

一、《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新闻所涉及的内容要素

本研究通过阅览全文,本着互斥原则,归纳研究对象文本所涉及话题及信息,设立主题类目共20项,具体为政府举措、企业行为、最新检测结果、三聚氰胺介绍、病情通报、周边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反应、民众反应、现阶段奶业总览、中国食品安全总览、奶农、治疗流程、市场运转稳定、同时期其他问题产品、新西兰方面、往事回顾、中国产品已是多国产品原材料、记者、法律诉讼、“奶粉”一词遭监控、评论。

本研究对20类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分别以句为单位进行统计(见表1)。一篇新闻样本中每提及一个要素计为1,一个要素在同一篇新闻文本中重复出现,不予以二次累加。此外,一句话中,同时包含两个内容要素,则以该句意义的侧重点为计算标准。

表1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所涉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统计

在新闻报道中,其所出现的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体现该篇新闻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信息,因此,对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展开研究,可以探求到新闻传播主体所想表达的真实语意。下文就是本研究对上述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统计表中的话语涵义的研究结果。

二、“健康中国”与“问题中国”的形象展示

一份报纸中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的出现频率展现了其对事件某一方面的不同关注程度。通过对比分别在《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出现频率最高的六个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可以发现,双方同在“三鹿事件”的报道上,关注热点是不一的(评论除外)。

由表2可看出,《纽约时报》中提及较多的“往事回顾”与“同时期其他问题产品”在《人民日报》的前六位排行中均难觅踪影。在“往事回顾”要素里,《纽约时报》主要回顾了近年来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出口到欧洲的毒牙膏、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出口至日本的毒饺子以及国内2004年发生的阜阳奶粉案。通过大量关于过往事件的详细回顾,给读者留下“‘中国制造’无法信赖,安全问题由来已久”的印象。而此方面内容在《人民日报》中完全没有涉及。而在“同时期其他问题产品”一栏中,《纽约时报》通过报道在“奶粉事件”同时,香港地区发现中国生产的问题巧克力、酸奶、鸡蛋,美国发现问题糖果,欧洲发现问题成人药品,中国国内发现问题中成药且造成三人死亡等一系列事件,强化“中国产品不值得信赖”这一观点。而《人民日报》在2008年10月31日《将承担严格的社会责任》一文中提到香港检出“佳之选”鸡蛋里含超标88%的三聚氰胺,且文章随后就报道了该企业就“问题鸡蛋”事件向公众道歉,并将承担所应担负的全部责任。这类企业用于承认错误、承担其应负社会责任的内容,《纽约时报》的所有“其他问题产品”报道里均不曾出现。

表2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出现频率最高的六要素

而《人民日报》报道中的高频要素“企业行为”也未列入《纽约时报》的六大高频报道范围。在《人民日报》19篇关于“企业行为”的报道中,除去2篇提到三鹿召回现有问题奶粉外,其余均是报道国内其他企业,通过承诺质量积极促销、参与“中国奶制品产销企业质量诚信宣言”活动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并且,还为奶粉质量完全过关的三元、完达山以及受影响不大的奶制品大企业蒙牛、伊利配发了通讯,描述各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奶源、严格生产等措施有效保障安全牛奶,向受众传达“健康中国”的积极信息。

在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都对事件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报道,尽可能全面展现事件的原貌。但是,尽管出发点一致,由于两报所处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仍有诸多要素在一方报道中出现而在另一方只字未提。其中,《人民日报》曾提及的现阶段奶业纵览、中国食品安全总览、治疗流程、市场运转稳定5个内容要素,《纽约时报》只字未提,而却在包括往事回顾、中国产品已是多国产品原材料、记者、法律诉讼、“奶粉”一词遭监控在内的5个《人民日报》未谈及的话题上花费了不少笔墨。

《人民日报》在其报道中专门撰文介绍了现阶段奶业总览、中国食品安全总况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列举数字、汇总各方反应等介绍了中国目前的乳业市场及“食品安全”尽管出现阶段性问题,但总体运行良好,中国产品仍然值得信赖。

但《纽约时报》却通过选择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将其“问题中国”的论述进一步推广。从食品安全的层面推广至新闻自由受到打压、司法的政治色彩浓重,缺乏独立性这些与“三鹿奶粉”事件原本无关的方面。以“记者”和“奶粉一词遭监控”两要素为例。在“记者”这一项目所含的四篇报道中,《纽约时报》首先在2008年9月17日的报道中提到北京儿童医院的护士人员将一名试图进入“奶粉事件”患儿就诊专区的外国记者驱逐,表明在中国,采访会受到阻挠。[1]尔后,在2008年9月26日的报道中,《纽约时报》首先援引了一位自称是《南方周末》记者付剑锋(音)在博客中的文章,文章称自己早在国家公开通报问题的两个月前就知道了三鹿奶粉有问题,但是,“由于临近奥运,文章没办法刊发”[2]。紧接着,文章又采用叙述的语气,陈述“中宣部要求各新闻媒体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稿件在刊登前必须送审”[3]这一情况,强化了“中国舆论控制严格”这一印象。7天后,在2008年10月3日《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国奶农称其为受害者》一文中,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更是专门用一段文字描述了在河北省南通仪(音)村,当地的政府官员们如何干扰记者的采访。他们强迫村民不与记者交谈,甚至还有两名女性骑着车专门跟在记者的身后[4]。通过形象化的描述,新闻自由如何被干扰,舆论控制的严格程度便跃然纸上。而在2008年10月1日刊登的《SKYPE中的通讯信息被中国官方监控》一文里提到的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奶粉”一词在网络通讯工具 SKYPE中遭监控[5],更是作为旁证,证明了中国在奶粉问题上的“管制”。于是,通过报道带有“偏见”的基本事实,《纽约时报》成功地将“中国的新闻自由问题重重”这一隐含观点做了重点强调。

三、“政府负责”与“政府无力”的信息表达

在“奶粉事件”中,中国政府如何作为,将会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是大家所共同关注的。《人民日报》报道了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诸多反应以弥补后果,包括:派出督导组前往奶厂、拉网式排查患儿、召回问题奶粉、免除相关责任人职务、开展调查、及时向世卫组织及周边国家、地区通报等,并且详细列出了这些举措将会如何执行以及执行后会收到怎样的效果。如2008年9月17日刊登的《最大限度搜索服用三鹿问题奶粉患儿》一文,就详细列出了专家下基层、医院重培训、官员访农村等多项举措保证不漏掉一个患病儿童,如表3所示,在叙述这些措施时,《人民日报》选用了加强、严厉打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认真细致等一系列带积极意义的正面评价词汇,通过这些词汇的选取,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认真、负责的政府形象。

表3 《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塑造政府形象时选用的高频主观色彩词汇

在《纽约时报》中,尽管记者们也报道中国政府在此次奶粉事件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如《纽约时报》的首篇报道《中国着手调查被污染奶粉》一文中,在谈及中国已将事故报告给世卫组织时,写到“China also reported the problem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 an apparentattempt to improve its reputation for transparency in health issues.”(中国同样将该事件报告给了世卫组织,显然中国想提高其在健康问题上的透明性)[6]但仅限于信息的中性陈述,同时,文本通过背景穿插既往相关事件的处理无效暗示现有措施的无力。如在2008年9月15日的报道《中国奶粉丑闻范围进一步扩大,报告第二例死亡病例》一文中,“The tainted milk has renewed concerns about China’s system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even as Communist Party leaders have pledged to improve oversight,with the country now a major food exporter.”(中国是食品出口大国,尽管中国领导人曾努力改进其疏忽奶粉被污染仍然出现,这一事件使得大家再次聚焦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7]一句明显的是在刻画中国政府的无力形象。类似的词语,如“Embarrassing/hide/fail to take action”(窘迫的、隐藏、想采取某某措施却以失败告终)在表3其他文本中亦常见到。这些语言均表达出对中国采取的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所持的悲观态度和面对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时中国政府的无力。

四、“各方满意”与“信任危机”的叙事暗示不同时局

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本身,各利益相关体的反应也是《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人民日报》的报道里,有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反应”的报道共7篇,其中,仅有2篇提及各国的抵制行为,也仅是概括性地叙述“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乳粉、乳制品、含乳食品甚至食品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另外多是叙述国外“华文媒体充分肯定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和处理婴幼儿奶粉事件中表现出的信息公开、及时和透明”[8]、法国米其林公司副总裁帕特里克·奥利瓦的评价“积极”、“坦诚”、“清晰”、“自信”[9]及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电视上喝了一杯中国牛奶的举措[10],都透露着各方仍然信赖中国产品及中国政府的潜在含义。

而《纽约时报》全部17篇文章介绍了印度、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发出的警告,注意“中国制造”;颁布中国产品的限制令;销毁市场现行流通的产品并对遭怀疑产品进行全部检测等,表明中国正处于世界组织、各国及地区的信任危机中。

如2008年9月26日《纽约时报》在《亚洲问题食品持续增多,美国召回问题食品》的报道中,就提及了中国香港、美国以及世卫组织等都发现了有问题的中国奶制品,而且范围已经不局限在奶粉,而是包括必胜客的奶酪、考拉形状的巧克力、速溶咖啡与茶饮料、大白兔奶糖等在内的多项产品。在行文即将结束时,《纽约时报》还增加了以下这段文字“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n Friday warned health officials around the world to be alert for dairy products of Chinese origin that could be tainted.Health offici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have issued similar warnings.”(世卫组织周五告诫各地卫生部门官员警惕中国地区出口的奶制品,因为那些奶制品可能含三聚氰胺。美国和欧洲卫生部门官员也发布了类似的警告)[11]用以强调世卫组织的警告以及美国和欧洲食品安全部门所采取的措施,进一步使读者确信中国正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报道对比,可以发现两报在报道过程中立场及呈现内容上存在的明显差异,《人民日报》多显示正面信息和评价,其报道主要展现了“健康中国”、“政府负责”、“各方满意”的媒介形象;《纽约时报》常显示负面信息和评价,传达了“问题中国”、“政府无力”、“民众激愤”的信息和评述。

之所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在三鹿奶粉报道中出现如此差异,是因为两份报纸的本质属性不同。《人民日报》的党报性质决定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完成国家正面形象宣传的任务,而《纽约时报》作为一家市场化的报纸,尽管办报态度严肃,并以“公正、客观、平衡”为原则,但不可否认,美国特有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中,那些对中国的敌意与偏见必定会影响到《纽约时报》的记者与编辑,同时他们也学会了通过受众喜好来选择编排稿件。因此在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凸现和排除双方采用了不一样的标准。根据高夫曼的观点,这一方面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西方媒体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报道中,在其标榜“公正、客观”的理念之下,实质常暗含了一个由过往经验积攒而来的前提假设,“他们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去报道”[12]。在报道过程中,符合他们“判断”的材料则被选取,反之则被舍弃。这种预设议程和浓重的意识形态通过媒体重复、讲故事般地叙述成功地给受众塑造了一个“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尽管不是真实环境,却也会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众接触外媒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西方媒体的报道,倘若我们的媒体不能积极面对、深入分析、正确引导的话,就会产生噪音,影响社会和谐,破坏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在一个选择多样、交互频繁、传播快捷的新媒体环境中掌握话语的主导权,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里,使得民众信任权威媒体所发出的声音成为了大家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及时、公开、准确、透明”向来被认为是国家在争取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话语权的制胜法则,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在进行有效的危机传播方面成绩斐然,但是,在传媒环境多元的背景下,向国外知名媒体借鉴其成功的传播经验仍很有必要。

首先,应当积极回应西方媒体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倘若确实存在,则应公开予以承认并进行深入分析,若是与事实不符或只是片面地反映了事实,则应明确指出并通过大量事实及生动事例的报道再现“真实中国”。

其次,采用更多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会令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纽约时报》通过对人们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等各方细致入微的刻画,能够使受众融入新闻所描述的环境之中,使受众接收到记者希望其接受的信息。

第三,采用诸多旁证来巩固新闻观点。《纽约时报》的评论尽管只占到了全部新闻样本的5.59%,但几乎在每篇文章中都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它巧妙地运用了过往事件回顾、相关事件报道、各方反应这些旁证来叙述自己所希望受众接收到的讯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受众的认知。而这正是我们的媒体常常忽略的。

[1]YARDLEY T.Worried parents in China wait for answers on tainted formula[N].The New York Times,2008-09-17.

[2]YARDLEY J,BARBOZA D,WARNINGSD.China’s regulators failed to stop tainted milk[N].The New York Times,2008-09-26.

[3]YARDLEYJ,BARBOZA D.China’s regulators failed to stop tainted milk[N].The New York Times,2008-09-26.

[4]BARBOZA D.China’s dairy farmers say they are victims[N].The New York Times,2008-10-03.

[5]MARKOFF J.Surveillance of skype messages found in China[N].The New York Times,2008-10-01.

[6]BRADSHER K.China begins inquiry into tainted baby formula[N].The New York Times,2008-09-13.

[7]YARDLEY J.Chinese baby formula scandal widens as 2nd death is annouced[N].The New York Times,2008-09-15.

[8]李诗佳.温家宝与美当地华文媒体负责人座谈[N].人民日报,2008-9-26(3).

[9]李斌,刘元旭,刘刚.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N].人民日报,2008-9-28(3).

[10]陈一鸣,陈杰,廖政军.温家宝总理回答提问[N].人民日报,2008-9-28(3).

[11]LON N.Asia food tainting spreeds,leading to recall in U.S.[N].The New York Times,2008-09-26.

[12]和讯网站.新闻传播学者评析西方媒体歪曲报道“3·14”拉萨事件[EB/OL].[2008-03-28].http://news.hexun.com/2008-03-28/104848947.html

Comparison Study of the Reports in People’s Daily and New York Times on Sanlu M ilk Power Incident

Dai Ji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On the basisof the respective reportson the”Sanlu milk powder”incident selected from People’s Daily and New York Tim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of news through the content-analysismethod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wo media present different images when report this incident.The report in People’s Daily shows the readers“a healthy China,a responsible government,and all satisfied situation”,while New York Times conveys such message to the readers,that is,“problem China,helpless government,and indignant public.”On the one hand,the differences lie in ideology and political system.On theother hand,it is related with the standpoint of the newspaper and the inherent perspective of the readers.Nowadays the information spreads in a rapid way,hence,People’s Daily should guide the readers to be critical ones when read overseas news report.Also it should learn from overseas news agency to improve the discourse mode in dissemination subject so a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effect.

People’s Daily;Sanlu milk powder;New York Times;content analysis

G219.2

A

1671-4970(2010)03-0085-05

2010-06-20

戴静(1989—),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三鹿人民日报奶粉
奶粉危机
妹妹的奶粉钱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三鹿”重出江湖
洋奶粉的罪与罚
“三鹿”商标的考验
三鹿悲凉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