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敏
特色番茄新品种金曼
柴 敏
柴敏,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2443信箱,100097,电话:010-51503009,E-mail:chaimin@nercv.org
金曼的母本 YH-99-15-02-1是笔者1999年从荷兰引进的黄色圆形果番茄种子,通过性状分离重组,3 a(年)6代定向选育获得的高代稳定系。植株为有限生长型,生长势适中,花期、熟性中早。以单花序为主,果形圆和高圆,果面光、无棱沟,未成熟果浅绿色,无绿肩,单果质量40~60 g,成熟果为黄色,田间综合抗性好。
父本CH-95-1-01-85是1995年由国家引种中心提供的材料 (编号为荷兰53,F1,无限生长,果实红色,长椭圆形),经后代分离系选获得的高代稳定自交系,植株为无限生长类型,抗叶霉病1.2.3生理小种,果实长椭圆,金黄色,单果质量100~120 g。2003年在试配的8个罗曼型组合中,新组合YH-99-15-02-1×CH-95-1-01-85以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果实长椭圆形、金黄色、果面光滑等突出特性而备受笔者关注。但是受当时特色品种市场所限,只能作为特色番茄组合贮备。2005年国外的新型特色品种进入中国市场,以荷兰西方公司的罗曼型品种欧拉玛的示范推广最快。2006年本课题组选育的罗曼型、代号为06-3-26-36(YH-99-15-02-1×CH-95-1-01-85)的新组合,一经展示试种即备受特色品种种植者及种子销售商的关注。
2006年秋季至2007年,继续展示试种的同时,在京郊及山东安排生产试种、示范,并定名为金曼。2008~2009年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在亲本选育的过程中及组合定型后,均进行了番茄花叶病毒病 (ToMV)、叶霉病及枯萎病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表1),金曼对ToMV、叶霉病、枯萎病表现高抗。
表1 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2003年秋季)
2006年秋季、2007年春季在北京、山东寿光、黑龙江佳木斯、齐齐哈尔、肇东等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金曼对灰霉病的耐病性强于欧拉玛,灰霉病的平均发病率金曼为10.11%,欧拉玛为13.89%。分析原因,可能是欧拉玛叶量较多,在秋冬茬、冬茬和冬春茬栽培时,因湿度大、通风透光性差,导致欧拉玛灰霉病的发生比金曼严重。
果实长椭圆形,金黄色,亮泽度好,而且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果形整齐,畸形果少,果实萼片长绿新鲜、不易老化等。因此,产品售价高,在产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每667 m2产值比欧拉玛高2000~3000元。
植株无限生长,中熟偏晚。抗叶霉病1.2.3生理小种,对ToMV、枯萎病和灰霉病的综合抗(耐)病性强。植株生长势较强,连续坐果性好。以总状花序为主,每穗果实均匀整齐,果实长椭圆形、凸尖顶,未成熟果浅绿显绿色,成熟果色泽亮金黄,单果质量70~90 g,口感风味好。果肉硬、果皮韧性好,耐裂果性强,可成串采收,耐运输,是特菜及外运边贸生产的首选品种。适合保护地长季节栽培。
2010-08-24;接受日期: 2010-09-25
果类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9BADB8B01),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D080705006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