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粳稻机插秧播种期与秧龄的效应

2010-09-12 01:16:20龚晓春张晓伟李金泉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齐穗秧龄播种期

龚晓春,李 瑾,孔 燕,张晓伟,李金泉,康 早

(1.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农作站,浙江 嘉兴 314051;2.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9;3.嘉兴市南湖区农机站,浙江 嘉兴 314051)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土地规模化承包经营的推进,嘉兴市南湖区单季晚粳稻机械化插秧面积有了较快发展。但在示范推广中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播种期与秧龄不易掌握,产量不稳定等。为此,于2009年设计进行了单季晚粳稻机插不同播种期与秧龄试验,通过建模解析,明确播栽秧龄对其主要性状及产量的作用效应,旨在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9年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曹王村大户陈锡根田中进行,前茬大麦,土质黄斑泥,肥力中 等,含 有 机 质 35.7 g·kg-1、全 氮 2.02 g·kg-1、 有 效 磷 9.6 mg · kg-1、 速 效 钾116 mg·kg-1。

试验每处理栽1块田,面积334 m2以上,共栽12块大田,不设重复。选用洋马6行机栽,行株距30 cm×14 cm,栽23.8万丛·hm-2,丛插3~4本。塑料机插秧盘育秧,每盘 (0.162 4 m2)播种0.15 kg。供试品种为中熟晚粳秀水114,单位氮肥总施用量241.5 kg·hm-2,施用比例基∶苗∶壮秆∶穗肥按3∶3∶2∶2进行,其它管理措施与大田生产相同。

定点调查,取样10丛考查性状,全田机收实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的各项数据汇于表1。产量最高是5月28日播种,6月18日移栽的处理,为9 331 kg·hm-2。

2.1 最高苗

表1 各处理的产量及性状表现

2.2 株高

2.3 齐穗期

2.4 有效穗

2.5 每穗总粒数

表2 播种期秧龄与各目标性状的回归方程及显著性

表3 播种期秧龄与各性状及产量预测值

2.6 结实率

2.7 千粒重

2.8 产量

由图1可见,3个播种期不同秧龄,以6月3日播种的产量表现最高,且不同秧龄的产量曲线相对平缓,变异系数 (3.15%)最小;6月9日迟播种的产量最低,且随秧龄延长产量下降较快;5月28日早播种的产量表现相对较高,但短秧龄 (12 d)与长秧龄 (21 d)间产量差异极大,且与秧龄呈极显著正相关 (r=0.990 8**)。从秧龄总体趋势看,以15 d、18 d、21 d的产量均较高,但从产量的稳定性看以15 d、18 d的较好,变异系数(CV15=3.01%,CV18=3.66%)最小。

图1 不同播种期、秧龄与产量的关系

据此,可按二次方程求极值,导出最适播种期、最高期望产量,并可确定最适机栽期。由表4可见,从高产要求,早播早栽应适当延长秧龄,随着栽期的推迟,播种期应延迟,最适秧龄应逐渐缩短。

表4 不同秧龄下的最适播 (栽)期及最高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单季晚粳稻机插秧的播种期与秧龄,显著影响分蘖、株高、齐穗期、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产量,但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其中对株高、齐穗期、有效穗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播种期、秧龄与最高苗、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齐穗期、有效穗、穗总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除最高苗、穗总粒2个性状规律性较强外,其余株高、产量等4个性状的效应较为复杂。从总体趋势看,早播 (5月28日)的适当延长秧龄 (21 d)、迟播 (6月9日)的缩短秧龄 (12 d),及平均秧龄15~18 d的其综合性状均较好。

本区单晚粳稻机插栽培,早播早栽易获高产,但早播早栽的秧龄宜适当延长,随播栽期推迟,最适秧龄应逐渐缩短[6-7]。6月上旬栽以21 d秧龄的产量最高,6月中旬栽以18 d秧龄为最适,6月下旬初栽以15 d秧龄为好,6月下旬栽以12 d秧龄的为宜。

[1]茆诗松,丁元,周纪芗,等.回归分析及其试验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91-219.

[2]萧 兵,钟俊维.农业多因素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22-361.

[3]陈同前,杨安忠,刘春盛,等.秧龄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4):64-66.

[4]孙永中.水稻机械化规范化育秧技术要点[J].山东农机化,2009(6):14-14.

[5]周仁汉,金巧玲,郑华萍,等.机插常规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9(2):37-37.

[6]武丰.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要点和注意事项[J].农家之友,2009(13):32-33.

[7]谭敏.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学,2009(6):255-255,262.

猜你喜欢
齐穗秧龄播种期
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2021年5期)2021-11-01 07:04:06
浙江省水稻品种耐迟播性研究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2019年6期)2019-12-05 03:34:28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农家顾问(2016年4期)2016-11-19 09:21:47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01
机插秧移栽秧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