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岭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郑文岭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高职教育改革是关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被各类职业院校所推广,并且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要素、模式及内容为线索,探讨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模型。
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笔者认为,在由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的职业教育目标体系中,能力是核心,知识是基础,素质是导向,要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研究。
高职教育应满足区域性、地方性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区域特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符合地区经济宏观发展规划,尤其是在金融风暴持续肆虐全球并已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是决定一个专业是否能真正适应社会需要,是否能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结合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在生产一线技术操作和基层管理岗位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能在国内生产、流通和外向型服务企业中从事物流各作业岗位操作、流程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会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构建基础,满足国内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部门相关岗位进销存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仓储、运输、搬运装卸及信息管理等岗位的作业要求,通过专门化训练,满足货代、报关、报检等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相关岗位的作业要求。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阶梯或载体,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没有形成的基础。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应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个方面的基本知识,获得物流管理一般性专业知识和物流岗位操作要求的专门知识。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主要表现在岗位操作能力、岗位管理能力和岗位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素质的内在规定性,一般把人所具有的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可归纳为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生理素质三个方面。能力与素质相比,素质是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是由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的。据此,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是以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要素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体系,三者的关系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是导向(表现),如图1所示。
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理论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奠定人文素质、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职业能力,习得应用技能。两类课程互为目的、互为补充,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服务。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是完全由实践课程构成的,而是通过课程整合,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个逻辑整体,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完整融合的教学体系,课程整合的模式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
比较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笔者认为“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是课程整合的较好模式。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模式下,课程能力目标是“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突出“先会”的实践能力培养,然后再解决“后懂”的理论知识跟进,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课程整合的根本要求。在明确课程能力目标的前提下,重构传统的教学空间,使课堂成为作业现场或实训室,或者将课堂按作业环境加以布设,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逼真的职业氛围。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有时先讲后做,有时先做后讲,边学边做,亦做亦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再回到课堂上讲,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可实现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的空间环境和教学的实施手段的“教、学、做”三合一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做”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作业现场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最佳模式。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教学环境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构建要素,以“教、学、做合一”为构建模式,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三个教学环境的建设。
课堂实训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是教学组织的基本方式,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施教的主要场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能也不应忽略课堂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整合模式来看,课堂实训教学环境的设计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施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项目设计及模拟对抗等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通过教室空间布置,利用挂图、投影、视频和角色道具等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将教师讲与学生做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理实一体,学做合一”。课堂实训教学环境设计得合理,会给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再陷于枯燥乏味的、抽象的理论说教之中,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可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校内实训教学环境校内实训室(中心)教学环境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实训室是组织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为实训教学提供服务的教学设施。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整合模式下,实训室应满足“理实一体、教中学、学中练、练中熟”的需要,其功能应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中心)的建设来看,其功能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部分。
1.硬件系统功能。以仓储作业、配送中心作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可以实现货位分配、验收(入库作业环节),货物编码、堆存和养护技术(在库保管与养护作业环节),分拣、配货、配装(出库作业环节),液压手推托盘车、叉车操作(装卸搬运作业环节),包装、集装技术操作(流通加工作业环节),条码、射频和RFID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物流信息技术作业)等作业功能要求。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以传送设备为主的有动力和无动力输送系统,以托盘货架、轻型货架、超市货架为主的储存系统,以电子标签货架为主的分拣配货系统,以各种托盘、物流箱、打包机为主的包装及集装作业系统,以液压手推托盘车、叉车和堆垛机为主的装卸搬运系统。图2为实训室硬件空间布置图。
2.软件系统功能。具体包括:(1)第三方物流模拟系统,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础业务为范例,按照符合国际惯例的操作流程,模拟仓储、配送、运输及客户管理等四个主要业务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对客户需求分析、货品入库、出库及在库操作、配送作业操作及车辆调度操作等流程的实际演练,学会物流各个环节的操作并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软件内设有一定数量的真实数据,可为教学创造逼真的环境。(2)国际货代与报关管理系统,这是专业化的国际货代报关系统,涵盖了报关管理的全部业务,可实现客户管理、跟单管理、报关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查询管理等功能。(3)综合运输管理系统,具有综合管理、商务管理、调度管理、财务管理、独立网上订单等功能。
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环境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等教学改革的载体。根据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的原则及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学校可以遴选一批优秀企业进行双向选择,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企业引入部分具有生产功能的设施、设备;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与生产过程结合,采取利益共享的市场化运作,使实训基地产生自我造血功能,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逐步实现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四位一体的全面功能。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体现三个方面的作用:(1)认知。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本专业企业工作的环境、流程和岗位操作有一个基本认识,达到专业认知的教学目的;(2)体验。通过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阶段性短期实习,使学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真正体验相应的岗位角色,掌握岗位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要点;(3)顶岗。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使学生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对学生的能力锻炼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构建三个实践教学环境的矩阵模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的五阶段,将教学课程体系归纳为四个学习范畴:一是入门和概念性知识学习,完成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的认知;二是关联性知识学习,完成事物的相关性是怎样的及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认知;三是具体知识和功能性知识学习,完成为什么具体的工作是这样的,它是怎样运作的认知;四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学习,完成专业系统化地解释事物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的认知。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在修订2009年版专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广泛调查企业对专业人才规格、道德、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全面分析就业岗位群及职位层次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知识技能,以物流系统的仓储、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物流信息处理等七个基本功能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实践教学体系四个层次的学习范畴根据其学习特性要求的不同,在三个教学环境按照矩阵关系实施,如图4所示。
[1]张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OL].http:// www.tech.net.cn/page/14703.html.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5-8.
[3]李敏,朱美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1).
G710
A
1672-5727(2010)03-0037-03
郑文岭(1967—),男,江苏南京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及物流系统规划、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