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人文融合的范本

2010-09-11 07:55牟祥雷编辑于翔汉
中国三峡 2010年10期
关键词:石壁梅州客家人

文/牟祥雷 编辑/于翔汉

在珠江流域还生活着一个独特的族群——客家人。客家肇自中原,世居黄河流域。自两晋之交(公元317年)起,历经了五次大迁徙。客家人在迁徙路上,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

源自中原汉家的客家人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生息。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据统计,客家人现有约5500万,其中国内约4500万,主要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以及江西、四川、广西、湖南、海南、福建,香港和台湾部分地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客家人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说客家话,是客家人的重要特征之一。

客家人的发展,既没有游离于整个汉民族之外,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客家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是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在客家文化中,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十分强烈。同时,由于客家人独特的漂泊流离和异地求生存发展的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和“人唔辞路,虎唔辞山”、“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稻谷成熟后,收割时,相互“帮工”收获,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客家传统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围裙,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

客家人豪放、乐天,有多姿多彩的山歌,有尚武的风气。在当代,客家人的尚武风气演变为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

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且因为在山地唱歌,旋律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汉剧是客家地区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传统剧目据称有800多个。唱、做、念、打(舞),表演艺术丰富。在武打戏中,还把南派武功融于其中。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唱腔音乐有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成为广东地方一大剧种。

客家地方戏剧还有采茶戏和花朝戏,都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客家民间舞蹈品种繁多,多数为风俗道具舞,较为著名的有船灯、鲤鱼灯、采茶扑蝶、席狮舞、杯花舞等。

春节,是客家人的主要节庆,是客家人最隆重的节日。元宵节,传统习俗为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等;清明节,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端午,客家称之为五月节,主要内容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七月节,即鬼节;中秋,客家人称之为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每逢年节,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狮,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等等;日常生活的娱乐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可谓丰富多彩。

梅州:客家人的都市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汀江是闽西最大的河流,也是连接客家人南迁的两个中转站——福建闽西宁化和广东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

2008年4月8日,广东省内第一家、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广东客家博物馆,在梅州隆重举行开馆庆典仪式。摄影/钟小丰/CFP

客家聚居的城市很多,但是,以“客都”自称的就只有广东省梅州市一家。梅州是保留客家文化最为集中的城市。

梅州是客家迁徙的最后一个中转站。在1994年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就被誉为“世界客都”,意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是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走在梅州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的是古老的梅州客家话。在外来人员较少的梅州,客家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正因为梅州是全国唯一的纯客家地级市,使得梅州在闽、粤、赣众多客家城市中显得格外突出。

广东客家博物馆多维度诠释了“大客家”精神,生动叙述了历史上客家人五次大迁徙的艰难历程;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展览手段,集中展示了客家历史各个阶段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资料,直观再现了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摄影/钟小丰/CFP

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世界客都”的重要标志。它是全国2400多个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客家博物馆。博物馆较系统地介绍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现状,展示客家历史人文风情。梅州客家博物馆,不仅打造了客家文化继承、传播的平台,而且架起了客家人之间联系的桥梁,更是客家人心灵的家园。

在梅州,存留着完整的客家习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席狮舞。表演者仅以一张草席,就可以表现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席狮舞的形成时间,已有千年之久。

据传,席狮舞是佛教传入梅州、结合客家文化后,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民间百姓做“香花佛事”时,请和尚做斋、超度亡灵时进行的一种游艺活动。

“席狮舞”一般在下午进行,舞狮的和尚盘腿端坐在草席上,然后用草纸净手卷狮表示舞狮正式开始。

伴随由锣鼓奏出三通高亢、急速的鼓乐,高昂的狮头跃出,在绕场一周后退在一边观察,此为“出狮”。

然后,伴舞和尚持扇上场,走到“狮子”身边安慰狮子,并一同走到场中,此为“引狮”。随后,“狮子”表演行走、跃涧、捕食、逗乐等各种野外生存状态,此为“舞狮”。

伴舞的和尚见狮子高兴,也高兴地选好地点“种青”,狮子则回头悄悄“偷青”:即来到草丛“藏青”,前后、左右、上下翻滚抢夺称“抢青”,伴舞和尚见抢不回青,赶紧到山涧捧回山泉水讨好狮子,此为“逗狮”。至此,狮子与伴舞和尚达成和谐共处,并亲热地相伴退场。

整个表演约需20分钟左右,锣鼓的伴奏紧跟狮子的各个表演环节,时而激烈昂扬,时而舒缓优雅,把狮子的各个形态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似狮非狮中显现出一种特有的质朴美。

梅州客家人的围龙屋,也是客家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统计,梅州现存的客家围龙屋大约有2万余座,一般都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少数围龙屋,其历史甚至达五六百年。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

广东肇庆堂是一座客家民居建筑精品,图为建筑局部即景。 摄影/一枪/CFP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地8亩至10亩,大的围龙屋占地高达30亩以上。

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即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开枝散叶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在异地生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文化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让我们以一个客家小镇为例,来看看开枝散叶的客家文化。

位于福建省宁化县西部的石壁镇,唐称玉屏,因附近的禾口、江口、溪子口有“三口”吃玉屏之说而改称石壁,意即“吃不了,嚼不烂”。

自唐以来,石壁曾设有里、乡、都、市等。清时属龙上下里;民国为禾口乡;解放后成立禾口区,1984年改为乡,1993年撤乡设镇,并更名为石壁。

在历史上的客家人大迁徙中,大多数南迁的客家人都曾聚居此地,而后再陆续向外迁移。最多时,这里居住过10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和“客家祖地”。

在海内外5000万客属后裔的族谱中,十之七八有祖先在宁化“石壁”住过的记载。据统计,在客家主要姓氏中,有109个姓氏是从宁化石壁播衍到海内外的。

在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和梅州市方志办合编的《客家姓氏渊源》中,收录有34个姓氏,其中有29个姓氏的祖先是从宁化迁出的。据《华声报》报道,在台湾300多万的客家人中,有200多万人传自石壁,并从闽南的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往台湾。

从石壁走出去的客家人,带着客家文化,一路开枝散叶,广为传播。那么,经典的客家人文文化都有哪些呢?

石壁客家人崇拜神明、祖宗、风水。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他们将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融为一体,用祖先家训教育子孙。许多祖先家训演化为村规民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石壁客家人迁居之时对村落的选择、安葬死者对墓地的选择、造屋建房对房址的择定等,无不遵循风水。

石壁婚嫁基本保持中原古风,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赘婚、童养媳、等郎妹、姑换嫂、纳亲、冥婚等。石壁婚姻,大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俗的礼仪中,也再现了中原古风。主要有:开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归亲。结婚后三朝回门、五朝下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需延续一个月,喜庆高潮才悄然消失。

石壁闹新婚还有一个奇特习俗,即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经过“闹房”之后,洞房四周、门外窗口还簇拥着一些人偷听偷看的习俗,甚至有人悄然躲进新房偷走新娘的绣花鞋,待第二天归还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预示吉祥之意。

石壁客家人丧葬礼仪,颇为隆重气派。对于传统的丧葬礼仪,人们不敢越矩,世世代代都严格承继。丧葬最主要是重寿考,即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称“白孝”,以肃穆庄重的礼仪,以示儿女的孝心。

丧葬礼仪主要有报丧、落棺、出送等。事后还要做七、守孝、做周年、造坟、祭祀,尤其讲究造坟,坟地选择中十分重视风水。坟墓的营建大体如客家民居,让死者在九泉之下有安身之所,表达了客家人对先祖的崇敬。

从节日习俗上,石壁人保持继承着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和中原地区的习俗大体相一致,仅存些微差异,并以此显示着自身的独特。

石壁人还有自己的节日称“七月半”,是超度孤魂野鬼,进行打醮度孤活动的节日。正月初七,石壁人要吃七种羹当早餐,即选用芹菜、葱、韭菜、肉、鱼、米果等,与饭汤合煮成羹。意谓吃下了七种羹能勤快、聪明、长久、有余、富裕、团圆,充分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企望。

在节日习俗中,至为突出的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葛藤、艾叶。相传此习俗源于石壁,以后播衍至闽西、广东等客家地区,而不属客家地域的闽北或广东其他地区也受此影响。故事原出于唐末黄巢起义,黄巢下令军中:凡挂葛藤处不准有犯。果然,黄巢军队所到之处,凡挂起葛藤的村庄均免遭灾难,终成习俗而广为流传。

石壁风俗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开枝散叶,最重要的原因是石壁客家民俗既继承了中原的古风俗,又结合客地实际,经过融合、改造,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独创性的特点,为更多的客家人所接受,并为世人瞩目。

2009年10月26日,“世界客家播迁路”启动仪式暨太昊陵圣土采集仪式在河南省淮阳县隆重举行。人们在采集太昊陵圣土。摄影/杨正华/CFP

2010年4月2日,广东东莞,由我国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导演的大型民族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在玉兰大剧院隆重上演。 摄影/陈帆/CFP

猜你喜欢
石壁梅州客家人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登剑门关
咒语
梅州茄子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