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芳
实习大专护生工作适应能力状况调查和分析
李向芳
目的:调查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状况,探讨影响其工作适应能力的因素。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自制的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 2008年 7月~2009年 7月 428名在东莞市二甲以上医院实习的护理学大学专科学生 (实习大专护生)和 169名在东莞市实习的普通高校理工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大专护生工作适应能力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实习大专护生人格特征对其适应性有显著影响(P<0.01);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受到自理能力、身体素质、教师期望、学习氛围及考证压力等因素影响(P<0.01)。结论: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水平总体较为乐观,但还需不断提高;其工作适应能力水平受到人格特征、自理能力、考证压力等因素影响。
实习大专护生;适应能力;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临床护理学大学专科学生 (实习大专护生)必将成为未来护理工作的骨干,所以其工作适应能力也将影响到未来护理工作的绩效。为了制定更好的实习大专护生的管理和教学措施,提高其护理工作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东莞市二甲以上医院实习的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以 2008年 7月~2009年 7月在东莞市二甲以上医院实习的 428名女性大专护生为调查对象。另随机选取169名在东莞市内实习的普通高校理工类学生作为对照组。
1.2.1 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全部问卷由专人向研究对象讲解并向其分发,每份调查表均附有调查说明,采用无记名填写形式进行,3 d后收回。
1.2.2 调查工具
1.2.2.1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 (EPQA)[1]问卷包括精神质 (P)、神经质 (N)、内外向 (E)、掩饰性 (L)4个量表,共 85个项目,适应对象为 16~70岁的成人。每一项目有“是”或“否 ”两个选项,答“是”记 1分,答“否 ”不计分。
1.2.2.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CCSAS)[2]由 7个分量表构成,分别是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整个量表有 60个项目,描述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适应状况,均采用自陈作答形式,每个自陈式语句后面有 5个选项,分别是:1=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同意。适应总分在 60~300分之间,标准分在 0~55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适应能力越好。该量表间隔 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 0.926,各分量表的信度介于 0.914~0.973之间。量表具有良好的构想、区分和同时效度。
1.2.2.3 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在参考相关量表的基础上自行编制[2,3]。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独生状况、专业兴趣、身体素质、自理能力等。
运用 SPSS 13.0软件对数据采用对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共向实习大专护生发放问卷 428份,回收有效问卷 418份,有效回收率为 97.67%;共向普通高校实习学生发放问卷 169份,回收有效问卷 165份,有效回收率为 97.63%,其中男 103份,女 62份。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独生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由于护理专业女性占大多数,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方面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实习大专护生适应总分的平均分为 (205.57±29.38),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183.60±27.43)[2](t=8.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考虑到实习大专护生与普通高校实习学生性别差异显著,为平衡性别因素对两组调查对象适应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性别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 1。
表1 修正性别后实习大专护生与普通高校实习学生适应能力比较
本研究以适应总分为应变量,EPQA 4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2。
表2 实习大专护生人格特征对适应总分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由表 2可见,EPQA 4个维度都进入回归方程,首先进入的是 N因子,之后依次是 E、L、P。4个因子能解释适应总分应变量方差的 33.9%,其中以 N因子的预测力最大,其可解释应变量方差的 17.2%。4个维度中,E和 L因子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外向倾向越明显,适应能力越好;在一定程度上,L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好。P和 N因子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负,表明 P和 N倾向越明显,其适应能力越差。
2.5 实习大专护生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因素对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表 3)
表3 各变量对实习大专护生适应总分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表3显示,5个因素能解释应变量方差的 39.1%,其中身体素质预测性最强,可解释应变量方差的 16.5%。5个因素中,身体素质、教师期望、自理能力、学习氛围 4个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其对实习大专护生的适应性存在积极的影响。考证压力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表明学生承受的考证压力越大,越难实现适应。
本研究显示,实习大专护生工作适应能力总分的平均分为(205.57±29.38),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183.60±27.43)[2](t=8.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总体水平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医学院校近几年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配备了心理咨询中心及专职人员,提高了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增强其工作适应能力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我们也从表 1看到,与普通高校实习学生相比,实习大专护生的适应能力水平整体较低。我们认为这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大专学历护生,学生的基本素质较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对要差一些。(2)由于护生要实习的科目多、课程多、考试多,不但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而且要求记得精细准确,并且常常需要面对痛苦的患者并在其身体上进行临床操作实践,使得实习大专护生与普通高校实习学生相比,要面对更多的应激,需要他们动用更多的能量,来适应这个与以往学习生活完全不同的情境。因此,我们认为,护理学专业应该在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其专业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地适应性教育,提高其适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基础。
我们从表 2发现,人格特征对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这与已有研究一致[4,5]。人格中的某些特质,诸如情绪稳定、性情温和等,将有助于实习大专护生在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能以较为平和的方式去应对,不至于过分激动。同时,外向性格也有利于他们结识新朋友、新同学。另外,结果还显示 L因子对实习大专护生的适应性具有积极影响。这似乎有悖常理,L量表作为测查调查对象答题时的真实性,其对适应性水平的高低应该没多大影响。但出现这一结论,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 L量表在反映答题“真实性”的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社会成熟度。一般来说,较高的社会成熟度,有利于学生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主动地去适应,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总的来说,人格特征对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表3结果表明,实习大专护生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将有助于她们顺利适应,这与现实情况相符。研究还发现,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程度越高,将越有利于他们的适应。这一结论再次证实了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6]。本研究中将“考证压力”纳人研究假设,是基于实习大专护生的学习特点而确定的。据了解,实习大专护生毕业后要想从事护理职业,必须要在毕业前通过一系列职业准入考试,拿到护理上岗证等资格证书。因此,这些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择业的重要考试,是实习大专护生面临的永远的应激源。
综上所述,实习大专护生适应性水平总体较为乐观,但还需不断提高;其适应性水平受到人格特征、身体素质、自理能力、考证压力、教师期望、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和医院带教老师应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提高其适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基础。
[1]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2:211-217.
[2]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3]杨彦平,金 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4):108-114.
[4]许之屏,郑进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3):285-286.
[5]胡靖宇,范晓岚,王 英,等.284名预选卫生士官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4):274-275.
[6]刘利智,姜雅萍,胡 梅.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2A):77-7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staus quo of working adaptation ability of junior college nurse student during their practice.
LI Xiang-fang(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018)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us quo ofworking adaptation abilityof junior college nurse student during theirpractice,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 factors.Methods:428 nurse students and 169 technology students in Dongguan city from July 2008-July 2009 were investigated by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China College StudentAdjustment Scale and Self College Student Basic Circs Questionanaire.Results:The working adaptation ability level was remarkable higher than China nor m(P<0.05).The impact factors included self management ability,quality of body,teacher’s expectation,study atmosphere,and so on(P<0.01).Conlusion:The working adaptation ability level of junior college nurse student is the more optimistic,but it is also to improve.
Junior college nurse student;Adaptation ability;Eysenck PersonalityQuestionnaire;China College StudentAdjustment Scale
2010-05-19)
(本文编辑 王亚芹)
523018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李向芳:女,本科,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2-9676.201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