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童金庆,赵振,陈惠娟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西宁 810007)
青海省特大型滑坡调查及灾害风险评价报告编写思路
李小林,童金庆,赵振,陈惠娟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青海西宁 810007)
中国地调局自2006年开始,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滑坡调查及灾害风险评价工作。文章讨论特大滑坡调查及灾害风险评价报告的编制思路。
特大滑坡;灾害风险;报告;编写思路
青海省发育有滑坡671个,其中特大型滑坡154个,占总数的23.0%。而且青海特大型滑坡规模巨大,并具有多级旋转,多期活动之特点[1],其致灾范围大且连续致灾其危险性大。因此,为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全国特大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其与地质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掌握其时空变化规律,预测特大滑坡灾害发生、发展、演变的风险概率,进而寻求拟定相应有效的防护治理对策和建议意义重大。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06年开始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特大滑坡调查及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开始进入成果报告编写阶段。为确保成果报告能为政府部门防御特大型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依据,本文依青海省特大滑坡调查与灾害风险评价工作为依据,讨论特大滑坡调查及灾害风险评价报告编写思路。
在全面收集分析青海省特大滑坡发育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青海特大滑坡的类型、特征、发育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典型特大滑坡实例,深入探讨不同类型滑坡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剖析已有滑坡致灾活动与动、静态要素间的变量关系,确定特大滑坡灾变概率,指出不同重大工程区特大滑坡危险性、易损性。最终依特大滑坡致灾危险性和灾害易损性分析,进行省域范围内灾害风险评价,提出不同风险区风险管理对策[2]。
3.1 指明项目来源及目的、任务
3.2 地质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盖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壳稳定性、地震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不同地质地理单元内的人口数量、密度、城镇、重要工程及基础设施、工农业产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防灾工程和减灾能力等。
3.3 特大滑坡灾害类型及危险性评价
3.3.1 滑坡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在物质组成、发生时间、规模、稳定性、滑体厚度、力学性质分类列表的基础上,主要按物质组成进行分述,结合典型勘探工程建立滑坡地质模型,借以了解省域易滑地层和范围。3.3.2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按面状进行,依据是:滑坡的形成是由不同地质背景条件(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降水、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的交互作用影响而致)。
(1)滑坡灾害在不同动、静态要素中相对频数的确定
图1 灾害风险评价系统结构示意图
(2)滑坡灾害影响因素因子重要程度的确定,按特征向量值确定影响因素对产生滑坡灾害影响重要程度。
3.3.3 特大滑坡致灾范围的确定
按滑坡滑动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勘探工程,建立这两种力学性质模型破坏机理,借以确定全省不同模型下的破坏方式和致灾范围。
(1)特大滑坡个体稳定性分析:将省域内所有特大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标准:在典型例子中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中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标准进行逐一评判;
(2)在上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经计算单元划分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全省特大滑坡(及可能发生滑坡)灾害危险性进行三级分区,即大、中、小。在综合分析时要考虑计算单元内滑坡个体稳定性分析内容,如单元内有一个稳定性差的滑坡,而计算结果为危险性中等,则按大处理,即取大不取小的原则。
(3)危险性分区评价
划分出危险性大、中、小三个区,说明区内危险性大的滑坡及致灾范围。
(4)重大工程区滑坡灾害危险性点评,这里仅考虑个体灾害对国道、省道、水利工程、景区、城镇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危险性。点评要点是对滑坡致灾影响范围、方式及确定范围方式的依据。
3.4 特大滑坡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价
易损性是指受灾体遭受滑坡灾害破坏机会的多少与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因此易损性是分析评价受灾体条件。这就涉及受灾体类型及损毁程度和灾后的可恢复性。
3.4.1 特大滑坡灾害受灾体类型划分及受灾体价值分析
(1)受灾体类型划分:按地灾评估规程将全省建设项目(重大工程区)划分为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一般建设项目三大类,并依三大类在图上标注。说明这些项目的构成、工程性状特征、涵括土地、矿产、农林等资源。
(2)受灾体价值分析:依建设项目的重要程度按有形价值,如房屋、路桥、设备、家庭财产等和资源价值,如土地、水、矿产、植被等资源进行价值核算分析,同样在图上标注。价值标准按县市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方案执行。
(3)受灾体密度与价值分布综合分析评价,将建设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受灾体价值分析内容进行单元划分(按2km2为一个单元划分),并套合,计算出全省价值分布状况,并进行分区说明,说明不同区内价值构成和价值总量。
3.4.2 受灾体损毁等级划分及价值损失率的确定
在受灾体密度与价值分布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依滑坡失稳致灾的危险性大小和致灾范围进行综合评判,确定不同建设项目受损等级:轻度受损、中等受损、严重受损(标准是:在危险性大区内,如有重要工程列为严重受损,反之为轻度受损)。
3.4.3 易损性综合分区评价
在考虑减灾工程和防灾能力的基础上,将全省轻度受损、中等受损、严重受损三个区进行易损性分区评价(指明主要受损的对象和减、防灾能力的大小)。
3.5 特大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1)风险分区:将危险性分区与易损性分区进行套合,并依危险性等级占绝对权重的原则进行分区,并划分为风险高、中、低三个大区(危险性大中如果没有受灾体时,即没有灾害风险)。
(2)、风险分区评价(主要指出风险区内存在哪些危险性的滑坡、易损对象等和防治的难易程度)。
(3)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对风险区内的滑坡采取的治理措施,一但成灾后的救护路线、方案(可依汶川地震教训引发的问题去思考对策和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3.6 结论与建议
3.7 报告章节安排
项目由来及报告主体内容;项目区范围;项目总体目的和任务;前人研究程度(主要论述青海滑坡研究与防治的发展历史);工作概况(含鸣谢);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其中总体目的和任务如下:
(1)目的
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为主要手段,开展青海省特大型滑坡调查。基本查明青海省特大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研究特大型滑坡形成的主控因素和稳定性,并进行特大型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提出风险管理对策,为防御特大型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危害提供区域规划和政府决策依据。
(2)任务
①基本查明全省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不同地理单元特大型滑坡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
②对全省已发生的特大型滑坡灾害点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进行调(核)查,查明其类型、分布规律、结构特征、影响和诱发因素,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价。
③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水电能源基地、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潜在的特大型滑坡灾害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④对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特大型滑坡进行风险评价,提出风险管理对策。
第一章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第一节水文气候环境
第二节地质背景条件
(一)地貌环境条件
按三个区域说明地貌结构特征对滑坡的影响作用(E、N、Q三级夷平面对区域地貌的影响关系)
(二)地质构造条件
包括区域地质演化史;地层岩性(E、N、Q为重点);区域构造条件。
(三)新构造运动与地壳稳定性条件
(1)阐述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各区域层状地貌及隆升速率对侵蚀作用的影响;(2)要阐述历史地震演化及地震周期对滑坡的影响作用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四)水文地质条件主要阐述地下水渗流或水位、相态变化对滑坡的影响。
(五)工程地质条件说明主要岩土体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黄土及力学性质特征值。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
(一)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地质地理单元内的城镇人口数量、密度、工农业产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不同地质地理单元内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方式、工程总体布局、重要工程分布特征和性状特征、重要性。
第四节小结(不同地质地理单元内地质背景条件综述)
第二章特大滑坡的基本类型及分布特征
第一节特大滑坡类型及基本特征
(一)特大滑坡基本类型
(二)特大滑坡基本特征用典型滑坡说明不同类型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分布区域。
第二节特大滑坡分布特征
第三节小结
第三章特大滑坡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特大滑坡形成因素分析
(一)滑坡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二)滑坡灾害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确定
第二节特大滑坡致灾范围的确定
(一)特大滑坡致灾范围确定原则
按滑坡滑动不同力学性质计算
(二)特大滑坡致灾范围
第三节特大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一)特大滑坡个体稳定性分析(野外判定)
(二)危险性等级的确定
(三)危险性分区评价
(四)重大工程区滑坡灾害危险性点评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特大滑坡灾害易损性分析
第一节受灾体类型划分及受灾体价值分析
(一)受灾体类型划分
(二)受灾体价值分析
(三)受灾体密度与价值分布综合分析
第二节受灾体损毁等级划分及价值损失率的确定
(一)受灾体损毁等级的确定
(二)价值损失率的确定(按不同等级下损失率)
第三节易损性综合分区评价
(一)易损性分区原则
(二)易损性分区评价(指明主要受损对象和减灾能力)
第五章特大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第一节风险分区原则
第二节风险分区评价
第三节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一)特大滑坡调查及灾害风险评价实际材料图
全省按1∶100万重点区按1∶10万
以地形地理图为底图,标注、特大滑坡灾害点、主要图层、地质环境条件、工作点、工作路线
(二)特大滑坡灾害现状分布图(1∶100万)
(1)地理要素:在1∶100万地形地理底图的基础上,标注重要建设工程,如:水库、电站、重要城镇、工矿企业、交通干线(省道、国道、铁路)、重要管线(输油、气、水)、供水源地、人文景观及地质遗迹等各类保护的重要工程项目。(2)地质环境要素:地层岩性、构造、地震等,并按岩土体类型进行分区。(3)特大滑坡分布:主要标注滑动力学性质分类并标注其稳定性、残留方量。(4)镶表:说明特大滑坡类型、特征、稳定性、地理坐标等。
(三)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图(1∶100万)
在现状分布图上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这里的危险性指失稳概率大小)。镶表:说明危险性区特征。
(四)重大工程区特大滑坡危险性分区评价图(1 ∶10万)
(五)特大滑坡灾害易损性分区评价图(1∶100 万)
(1)在特大滑坡灾害现状图上标注社会经济条件要素(人口数量、密度、工农业产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防灾减灾工程等)。(2)标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植被资料等有资源性价值的分布状况。(3)标注不同工程区价值构成和价值总量。(4)易损性综合分区。(5)镶表:说明易损性分区内受损对象、特征、减防灾能力。
(六)重大工程区特大滑坡灾害易损性分区评价图(1∶10万)
(七)特大滑坡灾害风险综合分区评价图
(1)在特大滑坡灾害现状分布图上进行分区; (2)标注每个区风险管理对策(治理措施及减灾后救护方式、方法)。
典型滑坡图片集及多媒体演示材料;数据库;数据解译报告及附图;原始资料册。
[1]李小林,龙作元,高忠咏.青海地质环境—青藏高原隆升与青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李小林.青海省重大工程区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与灾害风险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6 (2):91-94.
1003-8035(2010)02-0136-04
P642.2
A
2009-11-16
2010-02-28
李小林(1958—),男,教授级高工,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工作。
E-mail:lxl9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