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奎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
马尚奎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评价量表研究工具对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以此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以改进大学的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体育气氛
课余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组织纪律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都能起积极作用。所以,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进行如何,直接影响其未来身体健康状况,而且还影响其终身体育的实现。如何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应付现代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2.1.1 抽样方法本文根据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规模、人数、生源,选取 8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在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查,各校所选样本人数年龄在 19~25岁之间,平均年龄 20.6± 1.18岁的 (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随机抽样式 1200人进行研究,并进行研究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图书馆查阅体育专著书籍 20余部,并在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中国学术网 (www.tiyujie.com)等网站查阅相关学术论文 30余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方法和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对体育理论界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开展状况及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众多影响因素指标。
2.2.4 数理统计法经统一计分标准处理,选取有效问卷 1100份,有效率达 93.5%。将所测数据录入电脑,采用 SPSS10.0fo rW 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1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3.1.1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选择
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锻炼频度是指两次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习惯上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来衡量。国家体育总局在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时,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中,对锻炼频度的要求也是每周 3次或 3次以上。课余体育锻炼频度既是反映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还能反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它又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校体育的效果。
表 3—1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分布
从调查结果显示 (表 3—1)可以看出,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队伍中,除上体育课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 (每周 1~2次以上)的占 79.13%,其中,每周 3次以上的占 57.63%。有 11.4%的大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此外,有 9.5%的大学生不定时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没有形成规律性锻炼。总体上来说,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中,达到国家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体育锻炼频度要求 (每周 3次以上,含 3次)的比例偏低,只有 57.63%。还有 21%的大学生不定时参加和几乎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也就是说,他们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不稳定性,没有达到经常性。所以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应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内和课余体育锻炼手段,加大对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加大学校的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直接参与意识,加强其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其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
3.1.2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
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选择是指选择在何时间段内进行体育锻炼。从表 3—2中可以看出,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其中晨练占 13.1%,傍晚占 37.5%,晚上占 16.5%,节假日占 14.2%,还有 15.7%的大学生锻炼时间不确定。上午和下午也有少部分人参加锻炼,分别是 1.6%和 1.5%。这可能与高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分散,学习自由度相对较大的特点有关,中午没有一个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中午属于休息时间,并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而傍晚占 37.5%,说明这个时段是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因为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大脑及神经系统都处在紧张状态,运动生理学曾提出“体育锻炼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此时进行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使大脑与学习有关的神经得到休息和调整,从人体生理及课余体育锻炼目的而言,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明显优于其它时间。
表 3—2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选择分布
?
3.1.3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每次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强度选择
运动强度是运动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最主要的因素。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设计一个适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运动处方,控制好运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 83.5%的大学生其锻炼强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有 37.3%的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强度集中在“稍累”这一级。说明大部分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已经达到了适宜的强度。
3.1.4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地点选择
从调查数据看出,学校体育场馆、学校健身俱乐部和社会健身俱乐部是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占 77%。其中又以学校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为主,并出现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倾向,占 62.5%,校外收费场馆占 7.72%,广场公园占 8.82%,其它场所占 6.55%。究其原因,除大学生自身经济条件外,还与社会体育场馆、社会体育环境有关。同时,又反映社会体育设施与组织还没有为大学生建立快捷、廉价、优质的体育网络服务。为使高校大学生能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应该在学校公共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增加投入和管理力度,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尤其是学校的公共健身设施。由于近年来连续的扩招,使得高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而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造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体育锻炼空间、场地紧张的状况。有关部门应针对这一情况加大对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正常进行。
3.1.5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特征是研究体育锻炼现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表 3—3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在项目选择上,前十位的依次为:足篮排(球)、体育健美操、跳绳、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登山、游泳、武术、网球。其中,足篮排 (球)健身娱乐性较强,豫北地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选择率较高,达到 37.5%;而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塑造身材体形很有帮助,因此选择率也较高,达到 16.4%;跳绳、跑步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不是太高,且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其的选择率也较低,分别达到 4.5%和 8.91%;转呼啦圈的潮流已经过去,乒乓球和羽毛球虽然也属于普及运动,但是由于受场地限制,所以相对来说选择率要低一点,分别达到 7.73%和 7.4%;网球的参与程度只有 1.1%,因为网球在中国目前还是属于贵族运动,它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运动装备的花费也较高,所以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率较低。
从整体趋势看,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健身手段的技术性因素并不苛求,而过多的是追求其健身因素,尤其是对一些易于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大众健身项目情有独钟。如散步、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各种体操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手段的变化和特点。
表 3—3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及参与情况分布
序号 项目 参与人数(人) 百分比3跳绳 50 4.5%跑步 98 8.91% 5乒乓球 85 7.73% 6羽毛球 81 7.4% 7登山 65 5.91% 8游泳 42 3.82% 4网球 12 1.1% 10 武术 75 6.82% 9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中,有规律地 (每周 1~2次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较高,达到 79.13%,但达到国家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体育锻炼频度要求(每周 3次以上,含 3次)的比例偏低,只有 57.63%,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在锻炼时间选择上集中在傍晚和晚上。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强度特征中,有 83.5%的大学生其锻炼强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有 37.3%的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强度集中在“稍累”这一级。说明大部分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已经达到了适宜的强度。
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空间特征中,学校公共健身设施、学校健身俱乐部和校外健身俱乐部是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其中又以学校公共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为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内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课余体育锻炼地点选择主要还是在学校体育场馆;课余锻炼形式主要还是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有 72.3%的学生每学期体育消费在 100元以下。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意识与行为不一致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都有积极正确的认识,但参与行为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体育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参与行为。
综上所述,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规范体育硬件设施、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工作、加大中南区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宣传和体育群体氛围的感染力度、进一步加强和贯彻实施我国有关的教育、体育法规制度,切实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计划性、组织性和指导性,促进课余体育锻炼健康有序的发展。
[1]曲宗湖 .新中国学校体育 50年回顾与展望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135—139.
[2]周登篙 .学校体育学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264.
[3]王占春 .从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 [J].体育学刊,2001, (6):1—11.
[4]邹继豪等 .面向 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 [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74—383.
[5]赵梅 .影响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发展的成因及对策 [J].四川体育科学,2004, (4):73—75.
[6]减育扬 .体育理论知识教程 [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0—115.
[7]王宁 .消费社会学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9—51.
[8]郁俊 .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4):511—513.
[9]杨亚琴 .保持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48—49.
[10]李卫东,孙璞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78—80.
[11]张兰,张胜志,王涛 .甘肃省本科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J].体育科学,2004,10(24):62—64.
[12]王伟 .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499—502.
(责任编辑 徐成东)
Investigat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in South Central China
MA Shang-ku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nxiang453003,China)
By using physical exercise evaluation scale research tools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and discovered its influence factors.This first-hand information can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consciousness,ability and habits.The author aim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to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sports activities; sports atmosphere
G87
A
1671-7406(2010)03-0091-05
2009-12-10
马尚奎 (1980—),男,湖北省竹溪县.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理论与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