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振宇
躲在象牙塔里看刚刚过去的设计十年
文/顾振宇
2000年我离开无锡去香港做访问研究,那时候dot.com泡沫刚刚破灭,全球股票下跌,许多公司大量裁员。随后,房地产成为布什政府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房价暴涨催生了次级按揭业务、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等各种金融衍生品。这些金融衍生品的爆炸式增长,成为2008金融海啸的“元凶”,很多行业都被拖下水,深陷其中,经历了繁荣和衰退的过山车。所有发生的这一切,看上去对设计行业的影响不是很大,我在世界各地的很多设计师同行们依旧做着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自得其乐地赚着小钱。
这十年,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的城市。记忆中,我2000年离开无锡的时候,校园里面几乎没有一辆私家车。2001年“911”事件过后没多久,巴菲特买了中石油的股票,那时候大约在1.5元左右。随后没过多久,中国的私家车如一夜春风过后的梨花,飘满了中国的大地。2007年,中石油在香港股市涨到了顶峰十几元。
2001年我在美国洛杉矶开会,开车接我的朋友指着车窗外五号洲际公路边上的一个个美丽的小镇对我讲,这里在15年前洛杉矶奥运时候还是一望无际的棉花地,现在你看,这里有多繁荣,简直是奇迹,我当时心里是充满羡慕的。随后我们知道,我们的“混凝土和起重机经济”也爆发了,我们的城市、道路、校园在过去的10年里也魔术般地变大、变高、变新。毫无疑问, 2000到2009这十年间,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过去的十年,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的信息、情感、社会结构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1年我第一次开始使用Google搜索,Google 让人们获得特定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仅仅通过关键词。同时,博客和网络社区也在那时候兴起,这十年中,全球各地的志趣相投者很容易地在一起交流思想,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
过去的十年,设计行业在中国,虽然没有如房地产业那样爆发,但确实有了很多进步,而且,这些点滴进步看起来还只是一个光辉未来的萌芽。我们坚信设计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因为它实在是低碳经济和创意经济的典范。
过去十年间,中国设计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0年我刚到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香港理工是一所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学校,教师来自全世界各地,那时候感到大陆这边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层面与它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2006年我回到无 锡的时候,我感到这个差距已经不太明显,我想这和网络的普及及国际交流的扩大密切相关,在无锡江南大学及杭州浙江大学我看到很多优秀学生的设计作品,就设计的思维水平及表现力而言,完全达到国际水平。
这十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在设计领域,设计作为一个专业本身也在不断发生演变,比如,“设计”这个职业的传统的作用是创造一个个美好的物品,而今已慢慢地转变为创造更美好的体验,设计师也相应地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如果要归纳十年里设计界最重要的变化,我觉得那一定是设计思维方式的变化。十多年前,程序员们强迫自己适应一种叫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程序设计思维范式,放弃面向过程(Proces oriented)的老习惯。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在这十年中,设计师们恰好在做一个反方向运动,从关注物体(object)转到关注过程(process),学着用原先传统的程序员的思维来考虑问题。stor boarding作为设计表现的方法很多时候显得比传统的rendering更重要。这个转变,并不是表明设计师与程序员各自都放弃了他们原来的视点,而是他们在逐渐地向对方靠拢,向中间地带靠拢。
瑞典 Umea 大学的 Mike Stott 教授认为:信息技术要求设计师从传统的“产品作为物体 product as object”的认识向“产品作为事件 product as event”转变。“产品作为事件”的观念意味着有关“产品、服务、环境”的动态的、行为的品质。这个转变要求设计师的培养需要增加新的内容。针对吸引人的好用的实际产品、服务、环境,交互设计的课程整合了软件和硬件的知识。很多当今的数字技术可以被描述为“有了解决方法,再来寻找可以解决的问题 solutions looking for problems”。这要求设计师深入理解使用者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实现的技术背景。
这十年来,从我个人亲身经历的变化带来了有关“设计问题”认识的改变。2000年前,我一心想成为一个交通工具设计师,对各种形态和视觉化的方法充满兴趣,当时,我是中国少数几个最早接触alias建模软件和sgi图形工作站的设计师。那时候复杂建模的软件如alias rhino 等已开始在pc上运行,且不再需要专门图形卡。当时,我认为cad为主的设计可视化技术将为设计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个认识现在看来太肤浅了。
到香港理工大学后,在我的导师John H Frazer和唐明晰博士领导的研究中心从事人机交互界面和设计技术方面的研究。John是国际上tangible interface领域的研究先驱,唐博士是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方面的专家。研究中心的工作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当时我认识到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智能辅助创新和决策更可能是下一个宏伟的篇章。
图1 用自然手势控制屏幕内虚拟电子书,2005年,(youtube上有其视频)
后来,我有机会接触到Alias。这是一家工业设计软件公司,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的研究小组(由Bill Buxton 领导)并不讨论设计的可视化和计算机图形,所做的都是关于交互界面的工作,有关于tangible interface的,有关于motion capture的,有关于多点触控的,比如用两个鼠标来控制桌面软件等等,我当时的感受就像2009年中国人看刘谦的魔术。我隐约感到人机交互将改变我们与信息世界沟通的方式,并为设计师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
图2 这是我的实验室在2009年研发的国内首面人体感应互动墙。上图为一位市民正在感受奇特的互动幕墙。
看完过去十年,我们回到当代。在当代工业产品设计领域中,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成了设计师生们口头讨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那什么是交互设计呢?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关注人机交互体验,与其说是一个新的设计领域,不如说是一种新的设计范式,即面向使用者,面向过程的设计。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包括存在于信息世界的软件、虚拟产品,与人协同更加有效并且让人愉悦的方法,它致力于设计用户在与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做交互设计不仅需要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必须选择各种有效的交互技术实现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这意味着设计师必须了解技术的潜能和设计出更加聪明可靠的系统。
一个智能的产品是嵌入的,有感知的,个性化的,自适应的交互对象。交互性的媒体提供了快乐的用户体验,让游戏和展览更加有吸引力且令人印象深刻。媒体艺术和互动设计是一个传统设计学科与信息科技交汇的新领域。它不仅仅提供可用性,也提供情感性和趣味性。
2008年底我开始在上海交大筹建一个交互设计实验室,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研究和设计实践平台。我们致力于设计独创性的人机交互方法。我们的研究主题包括:普适计算、互动媒体、图形界面、智能产品、设计计算与认知等等。我本人对机器视觉在互动媒体和产品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兴趣,比如基于影像的互动、手势识别和增强现实等等。所有这些工作看上去似乎脱离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的范畴,但是我以为最核心的东西,即创意思维(design thinking)是设计永恒不变的价值所在。
以上是基于我——一个一直呆在象牙塔里的普通的设计教师的个人视角,对新世纪设计十年的简单回顾。希望这些体会与心得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最后附上我个人认为对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对设计界影响深远的一些事件:
2000年——美国大选中,由于佛罗里达州的点票争议,美国职业设计师协会AIGA推动并介入民主投票过程的再设计和标准化。算是一种公共服务设计的应用案例。
2001年——Steve Jobs 公开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代iPod, 可以存放 5GB 的音乐。同一年,在纽约崇光百货的The Prada Epicenter商店让零售变成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由于与Rem Koolhaas' OMA, 2x4, 和IDEO的合作,成群的游客在店里试衣,只是为了玩一下那个传说中有趣的试衣间的门,那个门只是用了一种电子调光的玻璃。
2002年——Minority Report's 少数派报告,基于纯粹的想象设计了一种神奇的信息交互界面,促发了全球的交互技术与设计公司的创造热情,制作各种各样的类似的多点触控与手势识别系统。
2006年——任天堂发布wii 游戏控制台,改变了人们玩视频游戏的习惯方式,把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了。
2007年——在苹果的主题发布大会上,乔布斯向公众介绍了iphone的各项神奇的功能,尤其特别的是人机界面和使用体验。
2009年——群跨学科的美国设计师与华盛顿的官僚进行会议,同时成立了美国设计政策推进会,对政策制定者与设计师如何更加紧密地合作,如何推动形成有利于设计创新的政策作了很多工作。一份2009年一月出版的“redesign Americas future再设计美国的未来”的政策建议书,很值得中国的设计政策制定者看一看。
顾振宇(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
Gu Zhenyu: Department Head & Associate Professor in Industrial Design of School of Media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hD in Design of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Review the Past Ten Years of Design in the Ivory Towe
Gu Zhengyu
book=22,ebook=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