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春
(重庆市万州区气象,重庆 万州 404000)
重庆万州区稻瘟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张国春
(重庆市万州区气象,重庆 万州 404000)
利用万州 1996—2007年气象资料及同期水稻稻瘟病病虫害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水稻稻瘟病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其对稻瘟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6月下旬—7月上旬≥35.0℃的天数及 7月中、下旬阴雨寡照天气与万州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有紧密关系。另外分析发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发展除气象因子这个主要原因外,还与水稻品种抗性、病源基数有关。
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因子
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长江横贯全境。属川东平行褶皱地带,海拔最高 1 762m,最低107.5m,地貌主要由河谷阶地、浅丘平坝、深丘低山等单元组成。土壤可分为 4大类,以紫色土为主。万州区属北回归线以北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据万州 50a气象资料统计,海拔 400m以下年平均温度 18.1℃,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为 28.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 6.7℃。夏季积温增长快,热量丰富,降水集中,雨热同季。万州区水稻稻瘟病常年为中等程度发生,其发生发展与环境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分析稻瘟病发生发展与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以便农业部门尽早制定稻瘟病防治预案,稻瘟病发生时就能适时进行防治,从而使稻瘟病损失降到最低,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根据万州区气象局 1996—2007年共 12a的气象资料,万州区农业局植保站 1996—2007年水稻稻瘟病历史资料,运用筛选、剔除法,选取影响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气象因子。
研究表明:品种的抗病性、菌源量和气象条件是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这些因子的不同组合是水稻稻瘟病流行轻重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下面主要就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万州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大,立体气候明显。通过分析发现:立体气候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雨水偏多的年份,低坝地带因温度适宜,湿度偏高,稻瘟病重;中高山在雨水偏多的年份,其温度偏低,不利于稻瘟病流行,病情偏轻。反之,雨水偏少的年份,低坝地带温度偏高,光照强烈,提高了水稻抗病力,抑制了稻瘟病的发生发展;而中高山在雨水偏少的年份,按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此区域气温适宜稻瘟病发生流行,致其偏重。
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一般分为轻度、中等偏轻、中等、中等偏重、大发生,分别用 1、2、3、4、5级表示(见表 1)。
从表 1可以看出,1996—2007年共 12a中,万州区水稻稻瘟病中度(等)以上流行出现 7次,频率为 58%;偏重流行 1次,出现在 2005年,频率为8%。
3.3.1 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
由图 1可见,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与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呈正相关,经相关性检验其相关系数 R=0.468,通过 a=0.05的检验,6月上旬降 雨日数越多,越有利于稻瘟病发生。
表 1 1996—2007年稻瘟病发生程度分布表
图 1 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与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关系
从水稻生物学上看:6月上旬,万州地区的水稻处于分蘖、壮苗形成期,当 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偏多时,田间小气候的湿度将偏高,若肥水又过足,水稻叶片嫩绿,叶瘟容易侵入,有利于叶稻瘟的发生、流行。
3.3.2 6月下旬—7月上旬≥35.0℃的日数 水稻稻瘟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越有利于发生发展,但温度在一定时期内长期维持≥35.0℃的状态,强烈的日光可促进稻株生长老健,提高抗病力,对稻瘟病的发生发展也具有抑制作用。经统计分析 1996—2007年共 12a的气象资料,6月下旬—7月上旬≥35.0℃的高温日数与稻瘟病发生发展程度基本呈相反关系。由图 2可见,:6月下旬—7月上旬 ≥35.0℃的高温日数越多,稻瘟病的发生发展程度相对较为轻些;若此期间的高温日数越少,稻瘟病的发生发展相对较为重些。
图 2 6月下旬—7月上旬≥35.0℃的天数与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关系
3.3.3 7月中、下旬阴雨寡照天气 7月中、下旬,万州水稻正值抽穗扬花或扬花灌浆期,稻穗顶端从剑叶叶鞘中露出 (抽穗初期,俗称“破口”),此时穗子嫩白,稻瘟病很容易侵入,如遇阴雨寡照,水稻的抗病力更差,将有利于穗劲瘟发生;又因水稻后期植株底部叶片老化、易病变,即使水稻处于扬花灌浆期,随着阴雨寡日天气的增多,其大田田间小气候湿润,将进一步加重穗劲瘟的发生或流行。
3.3.4 日照和风 日照和风直接影响稻瘟病发病程度。风是传病的动力,风力和风向直接关系到病菌传播的距离和方向,距离病草和病田近以及下风方的稻田发病重。日光可促进稻株生长老健,提高抗病力,同时可抑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影响稻瘟病发生的环境因子很多,尤以发生发展期 6—7月的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其中 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及 7月中、下旬阴雨寡照天气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发展。6月下旬—7月上旬≥35.0℃的高温天数对稻瘟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1] 杨继武 .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 [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文献标识码:B
2010-09-10
张国春 (1971-),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应用气象工作。
1003-6598(2010)增刊 -0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