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黄龙溪古镇
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晓鸣
为了营造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清新、交通顺畅、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成都市全面落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勇挑重担,勇于创新,走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前列。日前,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晓鸣接受了本刊专访,阐谈了成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做法和体会。
几乎每月要到成都出差公干的某公司业务经理李竞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每次到成都,都会看到新的变化。成都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变得越来越有内涵了。”他向记者描述自己对成都的印象。
说到成都城乡环境的变化,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郭晓鸣把它归功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实效。郭局长介绍说,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8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在全省全面推进这项工作。今年,成都市把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试验区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作为该市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提升发展优势的环境工程,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来抓,扎实整改、动真碰硬、加大督察问责和舆论监督力度,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为加强检查督促,坚持问题管理,市治理办通过召开片区、部门现场会、座谈会和通气会,采取播放暗访片、现场交流、交叉检查、新闻监督等形式,专题解决扬尘整治、清扫保洁、广告整治、市容秩序等突出问题。市领导亲自带队现场督查河道治理成效,调研市容市貌整治等工作。市人大、市政协组织代表、委员专题视察水环境整治,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治理办组成若干小组深入一线督查,市监察局结合治理工作,细化问责标准。各区(市)县、责任部门积极行动、自查自纠、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全域成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双流黄龙溪古镇
“动真碰硬,注重细节,全面落实,”郭晓鸣说,“高度的责任感,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意,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原动力。”
多年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结果造成城乡环境复杂,一个“乱”字大致可以概括城乡环境的基本状况。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千头万绪,从何处着手?
“深入治理‘七乱’,是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的根本,”郭晓鸣深有感触地说,“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质增效、为民惠民的思路,坚持以综合治理“七乱”为切入点,深化治理工作,提升治理效果,巩固治理成果。看似千头万绪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才显成效。”
据介绍,“七乱”是指城乡环境存在的以下七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城镇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和公路、河道沟渠、铁路沿线以及经营和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全面清除卫生死角。二是城市容貌秩序日常管理。三是进一步规范机动车停放管理。四是河道乱污。五是施工工地环境。六是违法建设。七是农贸市场环境。
玉林西街
玉林西街
“治理‘七乱’工作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民群众一直以来反应突出的问题。”郭晓鸣表示,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会和“持续治‘五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的安排部署,成都市迅速行动,针对该市存在的“七乱”现象展开了新一轮大规模深入、全面地治理。
实施了环境卫生路段责任制,加大清扫保洁工作力度,加强保洁公司的督察考核,实施倒查机制,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加大垃圾清运力度,清理城镇卫生死角垃圾23599吨,清理公路、铁路沿线垃圾8305吨。及时完善城区环卫设施,及时更换破损的垃圾箱、果皮箱等环卫设施。
集中治理摊点乱摆,强化中心城区主街干道、繁华区域市容秩序管理,加强对出摊占道、乱牵乱挂、流动商贩、越门经营、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现象的治理力度,共规范乱摆摊点和越门经营62275起。全面启动商招店招整治工作,拟投资约8000万元,实施36条街道的招牌整治。上半年共拆除非法户外广告3144块(座),规范店招9094块,清除各类“牛皮癣”13.8万余处。组织开展了对中心城区无主城市道路桥梁的清理和重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养护,主次干道、中小街道道路及桥梁设施完好率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规范占道临时停车场(点)的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对超时经营或擅自延长、变更停车时间以及超范围经营、车辆停放方式与审批不符等情况的停车场(点)进行清理和规范,继续拆除占道停车场,优化城区停车场结构。强化对机动车违法乱停的查处力度,增购拖车,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占道停车的拖移力度,实行“人停车不停”的满负荷运转,以次干道、中小街道为重点,严查严处机动车占用行车道、人行道、盲道等违法停车行为。
实施中心城区河道治理专项行动。全市共整治河道及沟渠2106余公里、清淤36万余立方米、清运生活垃圾3.5万余立方米,打捞河面漂浮物4万余吨,整治污染源345处、封堵整治排污口215处、关闭养殖场146家、屠宰场11家、拆除直排厕所233个。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要求设置垃圾收集站,建立了河道长效监管机制。相关区县正在开展重点治理河道438个下河排水口的排污原因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300个。积极向省上争取环境用水,尽最大可能向中心城区河道输送环境用水。
加强对建设工地施工扬尘整治的强势监管。把检查施工现场环境整治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1-6月共对104处工地的违规制尘企业进行了曝光。同时,根据各个时期施工现场环境治理特点,分别布置安排了土石方开挖、总平面施工、春节后复工、市政工程等专项整治检查。加大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整治不合格的处罚力度。
截止6月底,中心城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233处,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各区(市)县共拆除违法建设604处,建筑面积22.34万平方米。共发现新增违法建设162处,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已拆除新增违法建设153处,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新增违法建设拆除率达到88%。
深入治理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4月20日—5月20日,市工商局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清理、整治集贸市场812个。
在广大农村地区,因为居民分散,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郭晓鸣局长介绍说,成都市在郊区(市)县全面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收集全域化、处置无害化、设施景观化、运行常态化”的思路,实施“农垃”体系提升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提档升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优化收集设施布局设点,强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设施的日常管理。
同时,加快生活垃圾处置场收尾工程建设,彭州市、新津县、都江堰市3座生活垃圾处置场(厂)已投入使用,其余5座生活垃圾处置场主体工程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9月30日前全部完工并投入试运行。
郭局长表示,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措施,镇(乡)农垃收运工作机制落实“五个一”,即:搭建一个工作班子,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建立一套运行机制,完善一套工作制度,健全一套保障机制;硬件建设做到“五个有”,即: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专业运输队伍,有符合环保要求的村级垃圾收集容器,有齐备的环卫作业设施,有环保型的垃圾处置场地;环境管理实现“五个无”即:村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沟渠河道无漂浮物、道路清扫无垃圾、田间地头无裸露垃圾。
成都市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上下大力气,做足“功课”。2010年在去年已完成绿化建设3880余亩的基础上,11个区(县)明确了本年度的三项绿化工作重点任务:1公里示范段、50米固定防护林带、300亩景观节点,部分区(市)县已正式实施。同时,在郊区市县林区继续大力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重大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全市天保工程实施森林管护572.39万亩,新建公益林20.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累计造林98.8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0%,实现了森林对林地的全覆盖。14个郊区(市)县2010年1-5月底,已完成新增绿地建设100多公顷。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65天,优良率为86.2%,与去年相比增加1.1%,API(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5.8%。特别是第2季度,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100的天数所占比例)为97.8%,与上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6.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创近5年来成都市空气质量最佳。
“生态环境的改善只是一方面,”郭局长略为停顿,意味深长地说,“一个城市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内涵,还在于它的人文风貌,我认为这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外在表现。城市如人,内涵决定了他的气质。成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历来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誉。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人民群众的公仆,如何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好历史文化脉络,使我们今天能感受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实惠,还要让我们的后人能找寻得到历史的血脉?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感到责任重大。”
郭局长介绍说,按照“四态兼顾、错位定位、精品打造”的建设思路,成都深入开展了城乡风貌塑造工作,对各区上报的特色示范街区选址进行了认真踏勘,在今年4月底前确认了12条街道。按照市政府的相关部署,对特色示范街区的设计严格把关,使中心城区特色示范街区各具特色,做到既传承了历史风貌,又融合了现代城市元素,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统一。
为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将“除陋习、树新风”工作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治本之策来抓,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有效遏制了各种不文明现象,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巩固综合治理取得的成绩,四川省推出了“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经自行申报、逐级推荐、公开测评、评估初审和媒体公示,成都市中心城区,双流县城,同安街办、街子镇等10个镇(乡)、龙泉驿区龙泉湖村、双流县羊坪村等50个村庄进入全省实施范围。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是一项运动,也不是一个工程,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工作。”郭晓鸣表示,“通过综合整治,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市民群众踊跃在“除陋习、树新风”布幅上签名
郭局长介绍,2010年以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问题管理。对全市各区(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对口督导暗访,实行第三方测评,并在媒体公布测评结果,对全市20个区(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制作了暗访片。同时,市治理办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了2010年上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专项检查。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脏乱差问题长期存在,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关区县、乡镇及部门责任人实施了问责。
在中心城区建立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周公示月考评”机制,每周对扬尘整治、环境卫生、市容秩序、景观容貌、市政设施五项内容进行检查,并在市级主要平面媒体上进行公示,指出各城区本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突出的区域;月末,城市组根据前几周考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当月城市管理情况评价,促进了日常监管属地责任的落实,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最终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评价标准,”郭晓鸣强调说。
2009年8月10日,成都市“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宽窄巷子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