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杰 德州学院医学系(德州 25302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2007年 6月至 2008年 12月,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观察其对Ⅳ期 DN临床症状、肾功的影响。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附院门诊和住院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DN)患者 60例,诊断及分期标准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1],中医辨证分型为阴阳两虚型[2]。其中男 28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61.40±9.05岁,平均病程 12.73±4.34年。随机分成 2组,每组 30例,两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平均病程、血糖水平、血压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他汀类控制血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血糖、血压控制达标(控制标准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后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金匮肾气丸(成份: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制附子等,国药准字号:Z11020147)5g,2次 /d。
观察指标治疗 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Cr、Ccr、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临床症状改善通过治疗指数判定。
疗效标准 (%)=(治疗前症状总分差值-治疗后症状总分差值)/治疗前症状总分值×100%。显效:疗效指数≥70%;有效: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 <30%。积分标准为:夜尿 1~2次 /夜(1分)、3~4次 /夜 (2分 )、> 4次 /夜 (3分 );不耐劳动 (1分 )、可坚持轻体力劳动(2分)、勉强支持日常活动(3分);腿软难久立 (1分)、持续,可日常活动(2分)、喜卧 (3分);肢体不温 (1分)、肢端冷,身畏寒 (2分 )、得温难减 (3分 );晨起颜面浮肿(1分)、下肢持续肿 (2分)、四肢持续肿 (3分 )。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效果比较选用配对样本的 t检验,两组间比较选用两个独立样本的 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血糖、血压、血脂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Cr均有明显下降(P<0.01),Ccr均有显著上升(P<0.01),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χ2=5.227,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过敏现象及不良反应。
讨 论 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有效地减轻氮质血症、尿蛋白,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有效地改善上述指标,提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能更好地改善肾脏功能,减少蛋白尿。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金匮肾气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改善临床症状上,金匮肾气丸有其独特的价值。
从中医角度,DN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正虚主要是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对于西医分期Ⅲ期以下,基本属于气阴两虚兼淤滞型,而Ⅳ期以上,基本属于阴阳两虚兼淤滞型[3],表现为:夜尿频多,尿有泡沫,肢体浮肿,口干而淡,欲饮水而饮不多,面容憔悴,耳轮干燥,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疗原则为温阳滋阴。
金匮肾气丸来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功能填精益髓,温补肾阳,临床应用颇为广泛[4]。其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制附子组成,其中干地黄滋补肾阴,使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山药、山茱萸补益肝脾益精血,制附子、桂枝为辛热之品,可助命门以温肾化水,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以消水肿。金匮肾气丸是一张符合肾脏特点的阴阳配伍、五脏同调、补泻结合的平补方[5],特别适合阴阳两虚型 DN患者。
糖尿病肾病西医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血流动力学改变,蛋白非酶糖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改变,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等。现代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多元醇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及瘦素等,从而在多途径、多环节起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6-8]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速度,西医主要手段为控制各项代谢指标、避免损害因素等支持对症治疗,其益处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本研究提示,在西医控制各项代谢指标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能更好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金匮肾气丸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在Ⅳ期 DN患者中使用之是安全的。金匮肾气丸系中成药,价格便宜,获取和服用方便,有助于临床推广。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32-133.
[2]刘 洋,张兆杰,牛洁.简明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37.
[3]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4]李 颖.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 [J].陕西中医,2003,24(9):838-839.
[5]陈卫国.金匮肾气丸的配伍特点及其临床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09,50(4):378-379.
[6]王庆利,张晓燕.金匮肾气丸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J].哈尔滨医药,2008,28(4):64.
[7]刘 妍,王 蕾.六味地黄丸及金匮肾气丸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996-998.
[8]金智生,潘宇清.金匮肾气丸对实验性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 TNF-α,Leptin的影响 [J].现代中医药,2008,28(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