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宇,刘绍贵,廖建萍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是古代四大医药经典著作之一,学习《本经》内容不仅是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必须,更是师承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和本草学说,发展现代中药学的需要,故笔者特将学习情况,略加梳理如下。
《尚书·说命篇》指出:“药不暝眩,厥疾弗瘳。”《周礼·天官冢宰》谓:“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地官篇》载:皂物(柞栎之属)宜于山林;膏物(莲芡之属)宜于川泽;核物(李梅之属)宜于丘陵;荚物(泛指豆类)宜于坟衍;丛物(指芦苇类及禾本科植物)宜于湿地。
《尔雅》将植物分成草本、木类。在木类中注明“小枝上缭为乔”、“无支为檄”(指棕榈类植物)、“簇生为灌”。
《诗经》中载有采荇、采蘩、采苹、采藻、采葑、采菲、采蕨、采麦、采薇、采葵、采菽、采余、采若、采杞、采苓、采蓝、采绿、采葛、采萧、采艾等数十种。其中采葵、采菽、采萍、采薇、采工藜属于采野菜,但采蘧(羊蹄)、采莫(酸模)、采 (旋花)、采荬(泽泻)、采艾(苦艾)、采蝱(贝母)、采苤等多是作为药用的。书中共收录动、植药物100多种,如苍耳、芍药、枸杞、鲤鱼、蟾蜍等,并记载了某些品种的产地、性状、采集及服用季节。
《山海经》虽不是药物著作,但记载了动物药67种,植物药52种,矿物药3种,水类1种,其他3种门类不详,共126种,并指出了许多药物的产地、性能效用,大都是一药治一病,少数一药治二病,如虎蛟治肿及痔。有的尚对治病理论作了探究,如说“沙棠”体经浮,故可御水,食之可不溺;“莖草”是女儿的化身,服后为人所爱等,尽管其说怪异不可信,但说明对治病原因有所探求。书中还提到了芎藭、蘼芜、门冬等药物,只是未标明效用。
《庄子·徐无鬼篇》载:“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癕(黄实)也,豕苓(猪苓)是时为帝者也,何可圣言”。说明当时已运用复方,其君药的确定要视具体情况,不能固定。
《吕览》载:有“王孙焯欲倍偏枯之药,以生殊死之人”,说明已有治疗偏枯的药方。
《黄帝内经》指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奠定了气味学说基础。“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之说,是为归经学说的先导。“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等,成为升降浮沉学说的依据。同时提出了五脏苦欲补泻及五运六气与用药的关系。
《五十二病方》中载药名247种,医方280多个。
《药论》一书,为西汉初年淳于意所著,说明当时已有药物专书流传民间。
《汉书·楼护传》谓:“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汉书·平帝纪》称:“无始五年(公元5年)徵天下通知……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遣至京师。”可见秦汉时期已有本草专著问世,
并已有本草教授,本草学的发展已有了一定基础。
关于《本经》的成书年代,从文献资料考证情况来看,说法不够统一,有认为是西汉时期的著作,有认为是东汉时期的著作,有认为是成书于西汉时期,又经东汉医家修饰所出,也有人认为是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时期。如陶宏景认为: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修饰尔;《证类本草》称:《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说。但近代和现代许多文献资料考证家均倾向于东汉末年成书之说。
《神农本草经》“神农”一说肯定系托名,因为神农是农业、医药等的创导、发明者,是神人和圣人,借“神农”之名,一是体现遵古之风,二可提高著作的重要地位。“本草”一词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即早在《本经》成书前即已有之,一可指药物中以草木植物药居多,本于草木,二是那时朝廷已设本草官职,管理和研究药物。取名为“经”,更说明该书在当时的价值,是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刊行的。作者借托“神农”之名后,自然不能再署俗人之名。
4.1 《本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是中医药学中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4.2 《本经》一书不仅总结了公元2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的防病治病用药经验,并把经验上升到了理论阶段,形成了完整医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
4.3 所载药物性能、应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用药实践和治疗实践,而且大多数药物历经近2000年使用不衰,如常山截疟、麻黄平喘、苦楝驱虫、乌头止痛、阿胶止血、黄连治痢、海藻消瘿、汞治疥疮、甘草解毒、大黄泻下等等,效用确证,是世界上最早最准确的记载,直至目前为止,在所载的365种药物中仍有260种左右的药物为临床常用的和比较常用的药物,占所载药物总数的71%。
4.4 书中有些看似冷僻或现代已不常用的药物,如蓝买、白蒿、营实、蛇合、乌韭、苋实、马先蒿、蓼实等等,仍有启用开发价值。书中所载的许多药物的适应病证,虽现代功能应用表述中已少见,但有些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求。
故此,本人认为学习《本经》,有利于祖国医药学的进一步发掘、传承,值得引起进一步重视。
5.1 “序录”的学习
本经序录共14段文字。1-4段叙述书中对药物的分类及分类原则与意义;5-7段简述药物配伍及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8段简述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的药性理论,以及采收加工、药材产地、真伪优劣及成色新陈的辨识方法;9段指出制备丸、散、汤剂、酒剂、煎膏等各种剂型和制剂,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确定,不得随意违背;10段指出医生临证时应先察病因病机、五脏六腑的虚实、血脉及精气神的状况,然后再用药,并知其预后;11段指出以毒疗疾的法度;12段论述寒证、热证等6类病证的用药原则,即治则;13段叙述服药方法和择时服药的问题;14段例举了38种主要疾病。
5.1.1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书中列上品药物120种作为君药,主要用于调养身体和生命,以使天人相应,这类药物一般无毒,服用量稍大或服用时间较长不会损伤人体。想要使身轻灵巧,精力充沛,身不衰老,寿命延长,则应依据本书介绍的上品药择而用之。
5.1.2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中品药120种作为臣药,这些药有的无毒有的也有一定毒性,既可用于调养身体,适应人体需要,又可用于治病疗疾,与人相应和。应斟酌使用,想要消除疾病,修补虚损,增强体质者,应依据本书中介绍的中品药择而用之。
5.1.3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下品药125种作为佐使药,主要用于疾病治疗,与地相应和,多数有毒,不能长期服用。如要祛除寒、热邪气,攻克积聚,使疾病得到痊愈的人,则应依据本书介绍的下品药择而用之。
5.1.4 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上、中、下三品加起来共365种,依一年365天日月星辰的行度,以一度应一天,则构成1年,它的倍数加起来为730种。
5.1.5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用药应讲究君、臣、佐、使,明确统领和主、辅、协从配合关系,应该是用一味君药、二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使药,也可用一味君药,三味臣药、九味佐使药。
5.1.6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药物具有阴阳属性和互相匹配的关系,这种关系好像母子、兄弟关系一样,如根与茎,花与果实、种子,苗与皮,骨与肉的关系。
5.1.7 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用药中有7种情形,有单用的,有相互为用的;有相互支使的;有相互畏惧的;有相互厌恶的;有相互拮抗的;有相互抑制消除毒性的。配伍用药时应考虑这7种情况,应该运用相互为用、相互支使的配伍应用,不要用相互厌恶、相互拮抗的配伍,有毒药物应配合运用能够抑制或消除毒性的药物,否则,不宜配合应用。
5.1.8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种味,还有寒热温凉四气,以及有毒无毒。干燥方法有晾干及晒干之分。采收应讲究适宜的年月和季节,加工制作应分生、熟,辨识药物应考虑到不同产地、真假、是陈货还是新货,同时均要依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根据药物的性质,有的适宜作成丸剂,有的适宜作成散剂,有的适宜用水煎煮,制成汤剂,有的适宜制成酒剂,有的适宜制成膏剂,也有一种药物适应制成几种剂型的制剂,也有不能入热水煮和酒泡的,总之,药物制剂和剂型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来确定,不要违背和超越药性。
5.1.9 欲疗病,先察其源,先侯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热已过,命将难全。
如要对疾病进行治疗,首先应弄清得病的根源(即原因),再诊察病变的机理及关键处,如果五脏没有虚损,六腑没有衰竭,血脉没有散乱,精气神没有消散,服药后一定可以痊愈,如果是严重疾病或严重阶段,大约有一半治愈的希望,如果病情太甚,则难以痊愈,具有生命危险。
5.1.10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停止,若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如果用毒药来治病,开始只能用极小量,取如黍粟样大小一点,病除即应停止使用,如病不去则可加倍用之,如病还不去则可用它的10倍,以去除病为原则。
5.1.11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寒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治病寒性病证应用温热性药物;治疗热性病证应用寒凉性药物;饮食不能消化,可用涌吐药或泻下药;鬼痊、蛊病可用一些有毒的药以毒攻毒;痈肿、疮疡、瘤块可用一些解毒散结的疮药;风湿病应用祛除风湿的药物。应根据各类药物的药性来治疗其所适宜的病证。
5.1.12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在胸膈部位以上的疾病,应先吃饭后服药;在心腹以下部位的病变,应先服药后吃饭;在四肢、血脉的疾病,应在早晨空腹时服药;在骨髓等深层部位的疾病,应在晚餐后夜间服药。
5.1.13 夫火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痢、大小便不通、贲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癥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赢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大病主要的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嗽、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癥瘕、惊风、癫痫、鬼疰、喉痹、牙齿冯、耳聋、目盲、金疮、骨折挫伤、痈肿、恶疮、痔、瘘、瘤、男子五劳七伤有虚损困乏、消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害的病。这些大概是主要的病证,本书中稍微有变化,各个病证应根据这个线索来寻找它们相应的药物。
5.2 《本经》药物现代功能归类
《本经》中365种药物按现代功能表述,可分为19类:即解表药13种,其中辛温解表药8种,辛凉解表药5种,有上品药5种,中品药8种,无下品药;清热药66种,其中清热泻火药11种,清热燥湿药5种,清热凉血药7种,清热解毒药30种,清肝明目药11种,清虚热药2种,共有上品药17种,中品药30种,下品药19种;泻下药14种,其中攻下药4种,润下药2种,峻下逐水药8种,上品药2种,中品药1种,下品药11种;祛风湿药34种,其中上品药9种,中品药9种,下品药16种;芳香化湿药3种,其中上、中、下三品药各1种;利湿药30种,其中上品药13种,中品药8种,下品药9种;温里药7种,其中上品药2种,中品药3种,下品药2种;理气药5种,其中上品药2种,中品和下品药各1种;理血药,包括活血化瘀和止血药共31种,其中上品药8种,中品药11种,下品药12种;驱虫药5种,其中中品药2种,下品药3种,无上品药;化痰止咳平喘药25种,其中上品药2种,中品药10种,下品药13种;平肝熄风药16种,其中上品药5种,中品药4种,下品药7种;安神药10种,其中上品药6种,中品和下品药各2种;补益药51种,其中补气药20种,补血药4种,补阴药12种,补阳药15种,计上品药33种,中品药15种,下品药3种;收敛固涩药12种,其中上品药7种,中品药4种,下品药1种,涌吐药4种,其中中品药1种,下品药3种,无上品药;攻毒杀虫、收湿止痒药11种,其中上品药2种,中品药5种,下品药4种;拔毒化腐生肌及其他药,包括暂时查不到来源和功能的少数药物,共23种,其中上品药4种,中品药3种,下品药17种。依据上述分类统计,可见在补益药、安神药、收敛固涩药、以及利湿药、温里药、祛风湿药中上品药所占比例较大,在120种上品药中达70种;在125种下品药中,以驱虫药、涌吐药、拔毒化腐生肌药、攻毒杀虫药、止咳平喘药、泻下药、理血药、清热药中所占比例较大,达74种。其具体归类名录和数据,见表1。
表1 《本经》具体归类名录和数据
在120种上品药中,按现代功效归类,有39种中列入补益药类;120种中品药中仅13种可列入补益药中;125种下品药中仅2种可列入补益药,说明书中采用的三品分类法还是符合当时临床用药实际的。在全书所载365种药物中,有矿物药46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而且在上、中、下三品中首列矿物药,次列植物药,再列动物药。说明矿物药的使用在当时已很普遍,也可见服石之风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