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量准则分析岩石应力-应变II型全过程曲线的合理性

2010-09-05 12:44汪安全邬爱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岩爆试验机径向

蔡 朋,汪安全,汪 斌,邬爱清

(1.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10;2.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北京 100044)

用能量准则分析岩石应力-应变II型全过程曲线的合理性

蔡 朋1,汪安全2,汪 斌1,邬爱清1

(1.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10;2.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北京 100044)

分析了现有关于2种类型的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大量基于MTS系统的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运用能量准则分析了II型曲线的合理性,指出II型曲线由于采用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控制方式,能够反映岩体破坏的真实情况,并可以为研究岩爆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全过程曲线;II型曲线;能量准则

1 概 述

岩石单轴或三轴压缩试验,是长期以来确定岩石基本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针对岩石压缩的全过程曲线,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存在不同观点。

Wawersik W和Fairhurst C A[1]在刚性试验机上对不同岩石作了大量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1],根据试验结果将岩石单轴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分为2类(如图1所示)。第I类岩石破坏(断裂)的传播过程是稳定的,即岩石破坏的全过程都需要外力做功。第Ⅱ类岩石的破坏(断裂)是不稳定的或是自持续的,即岩石峰值强度后,储存于试件中的弹性应变能足以维持断裂传播,并且即使采用理想刚性试验机,II型破坏过程的稳定性也是不能控制的。

图1 压缩试验的I型与II型全过程曲线Fig.1 Class I and class IIwhole process curve

对此,国内外存在不同观点[2-6],一派观点认为,II型曲线的存在是可能的,这与岩石的不均一性,加载控制方式及加载速率等因素有关,并指出在加载方式为径向应变控制的情况下,出现II型曲线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派观点认为II型曲线存在是由于采用的试验机不够先进,并且通过进行反复加载和卸载从而得到的II型曲线是不合理的,不应看作是岩石固有特性的反映。

Fairhurst C E,Hudson JA[5]指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建议当外力-位移全曲线并不随轴向位移单调增加时(如图1中II型曲线),轴向应变就不应再作为控制变量了。此时应采用环向位移来代替它。而且指出对于脆性比较强的岩石,应尽量考虑采用径向应变作为控制信号。

曾亚武等[7]用能量准则分析了试验机-试样系统的稳定性,从稳定的角度指出对于部分岩石,即使采用位移控制加载的方式也不能得到稳定的全过程曲线。只有采用一定方法将试样的部分能量吸收,才能使得岩样稳定破裂。

针对各家观点,笔者在MTS试验机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运用能量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II型曲线的物理意义及其相较于I型曲线的合理性,认为对于硬岩采用径向应变控制所取得的II型曲线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意义。

2 稳定性的能量准则

经典稳定性的能量准则:材料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若对其所处的平衡状态给予任意一个可能位移(与初始条件及边界运动条件相协调的),都将导致系统总势能的增大,此时若内能的增量超过外力在这个位移上所做的功,则系统所处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

考察一个平衡状态,我们在这个状态上施加一组很小的不违背几何条件的虚位移δuj,相应的虚应变为δεij,从而得到一个新的状态。在虚位移作用过程中,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记为ΔW,物体内能的增加记为ΔU,二者之差记为ΔK,即

根据ΔK的大小,我们就可以判别物体的稳定性:

(1)若在虚位移作用过程中,外力所做的虚功小于物体内能的增加,即ΔK<0,则物体的平衡是稳定的;

(2)若在虚位移作用过程中,外力所做的虚功大于物体内能增加,即ΔK>0,那么超出的能量就要转化为动能,有使物体产生运动的趋势,则表明所考察的物体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

(3)对于ΔK=0的情况,是一种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在此时发生分化。在我们所考察的问题中,不做特别研究,而将其归入(2)内。

3 II型曲线的能量分析

3.1 II型曲线的实质

图2所反映的是单轴压缩试验中轴向变形与径向变形与时间的关系。试验采用的是轴向变形控制,速率为0.001 mm/s。由图可见在试件接近破裂之时,轴向应变的变化并不敏感,而径向变形的增加却是非常敏感。因此当采用轴向应变作为控制方式时,试件的破坏往往只是一瞬间的,而采用径向应变控制时,此过程则可以被延长,试件得以稳定破裂,并得到稳定的II型加载破坏全过程曲线。连接II型加载破坏曲线的各个峰值点即得到典型的II型全过程曲线,它是变形过程线的强度包络线,如图3。

由此可见,得到II型曲线本质上是由于采用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控制方式,使得积聚在岩石试件内的变形能得到缓慢释放,而多余的部分变形则能被试验机吸收。

3.2 II型曲线的能量分析

现运用能量准则对I型和II型曲线进行分析。

如图1,对于I型曲线,设试验机对试样做功为E1;II型曲线,试验机对试样所做功为E2,则

图2 轴向变形、径向变形与时间关系Fig.2 Relation of axial and radial deformation w ith time

图3 II型变形破坏曲线与强度包络线ig.3 Strength envelope and class II failure curve

对于同一硬岩岩样,若采用轴向控制则得到I型曲线,其吸收能量为E1;若采用径向应变控制得到II型曲线,其吸收能量为E2。明显可知:

E1>E2。

由于II型曲线是材料的强度包络线,可知当岩样吸收能量为E2时就可以将岩石破坏,因此采用I型曲线就向试样多施加了ΔE1=E1-E2的能量。对应于(1)式可知:

根据前述能量准则,超出的能量就要转化为动能,使物体产生运动的趋势,此时物体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在实际试验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几乎每一个采用轴向应变控制加载的硬岩岩样都产生了爆裂现象,相当部分的能量转化成了碎片的动能。这也说明能量准则的分析是正确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I型曲线的峰后部分不符合能量准则的稳定性要求。

对于II型曲线,由于其采用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控制方式,为满足径向变形以一定速率稳定增加,试验机会适当地进行卸载,以吸收积蓄在岩样中的过量的应变能,不使其转化为动能,使岩样得以稳定的破坏。因此E2部分的能量可以看作是使岩样充分破坏所需要的实际能量。

4 II型曲线研究的物理意义

4.1 从能量角度明确区分岩性不同

根据岩性的不同,软岩在破坏过程中要继续吸收能量,而硬岩在破坏过程中要释放能量。在轴向控制的条件下,无论是软岩还是硬岩,从I型曲线中获得的信息都是在破坏的过程中吸收了能量,区别仅在于吸收得或多或少。而采用径向变形进行控制,在软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I型曲线,在硬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II型曲线,2种曲线类型明确分属于过峰值铅垂线的两侧,岩性的差别一目了然。并且根据II型曲线峰后部分的曲折变化,可以明确地分析出岩石的不均质程度(如图4和图5)。对于曲折较少的峰后曲线,说明岩石的均质性比较好,因为在岩石的破裂过程中所经历的反复加载、逐次破坏的过程较少,而对于曲折很多的峰后曲线,则说明岩石的不均质程度很强,将岩石完全破坏所需要的反复过程比较多。

图4 T2b完整灰岩的破坏过程线Fig.4 Failure curve of com plete limestone T2b

图5 T2b大理岩条带绿砂岩破坏过程线Fig.5 Failure curve ofmarblem ixing green sandstone T2b

4.2 为研究岩爆提供新的着眼点

岩爆是岩体工程施工的一大地质灾害。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完整的岩体-围岩系统中蕴藏了巨大的岩体变形能。在岩体开挖卸荷的过程中,随着应力的重新分布,大量的应变能被释放,当释放的能量大于岩体本身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时就会产生岩爆。根据岩爆的产生机理,借助于岩石破坏的II型全过程曲线,可以为研究岩爆提供一个新的着眼点。设在开挖卸荷的范围内所蕴藏的岩体初始变形能为E,则

式中:σij为广义地应力张量;εij为广义应变张量;V为开挖卸荷影响范围。

设开挖卸荷完成后的岩体变形能为E,则

式中:σij为开挖完成后广义地应力张量;εij为对应广义应变张量;V为开挖卸荷影响范围。

在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调整所释放出的能量:

ΔK,E2意义如(1),(2)。即这部分能量一部分作为岩石破坏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则以动能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形成岩爆。根据单位体积的岩体内释放的ΔK的量值,我们可以进行岩爆烈度的预测,而这一工作必须建立在II型曲线研究的基础上,因为只有II型曲线所包含的面积才能反映岩石破坏过程中所真实消耗的能量。这为研究岩爆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5 结 论

(1)分析了II型曲线出现的实质,指出出现2种曲线的原因只在于控制方式的不同,II型曲线的出现仅仅是因为采用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控制方式,使得岩石的破坏是在逐渐的进行,而不是突然破坏,这更能反映岩体破坏的真实情况。

(2)通过运用能量准则分析I型和II型曲线的能量稳定性,指出了II型曲线是符合能量稳定性要求的,而I型曲线的峰后部分存在有动能的释放,不符合能量准则的稳定性要求。

(3)分析了II型曲线所包含的岩石破坏的能量信息,为研究岩爆的预测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1] WAWERSIKW,FAIRHURSTC.A study of brittle rock fracture in laboratory compression experiments[J].Int.J.Rock.Mech.Min.Sci.,1970,7:56l-575.

[2] 王明洋,严东晋.岩石单轴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讨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1):101-106.(WANG Ming-yang,YAN Dong-jin.Discussion on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rocks under uniaxial loading[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1998,17(1):101-106.(in Chinese))

[3] 郑 宏,葛修润,李焯芬.脆塑性岩体的分析原理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1):8-21.(ZHANG Hong,GE Xiu-run,LEE.C.F.Analysis principle for rock mass with brittle-p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1997,16(1):8-21.(in Chinese))

[4] 葛修润.岩石疲劳破坏的变形控制律、岩土力学试验的实时X射线CT扫描和边坡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新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1-20.(GE Xiu-run.Deformation control law of rock fatigue failure,real-time X-ray CT scan of geotechnical testing,and new method of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s and dam founda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8,30(1):1-20.(in Chinese))

[5] FAIRHURST C E,HUDSON JA,单轴压缩试验测定完整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ISRM建议方法草案[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6):802-808(Fairhurst C E,Hudson J A,Draft ISRM suggested method for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for intact rock in uniaxial compression[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0,19(6):802-808(in Chinese))

[6] OKUBO S,Nishimatsu Y,He C.Technical note:load-ing rate dependence of classⅡrock behavior in uniaxial and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an application of a pro-posed new controlmethod[J].Int JRock Mech Min Sci Geomech Abstr,1990,(27):559-562.

[7] 曾亚武,陶振宇,邬爱清.用能量准则分析试验机-试样系统的稳定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增1):863-867.(ZENG Ya-wu,TAO Zhen-yu,WU Ai-qing.Analysis on the stability of test machine and rock sample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0,19(supp.1):863-867.(in Chinese))

(编辑:王 慰)

Analysis of Rationality of Class IIStress-strain W hole Process Curve of Rock Using Energy Criteria

CAIPeng1,WANG An-quan2,WANG Bin1,WU Ai-qing1
(1.Key Laboratory of Geotechnical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Water Resources,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2.Sinohydro Corporation,Beijing 100044,China)

The existing discussion about the two types of the rock whole process stress-strain curve is analysed.Ac-cor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test results based on the MTS trial system,the rationality of the class II curve is ana-lysed using energy criteria.And owing to amore stable controlmethod,the class IIcurve can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of rock mass destruction,and can provide a new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the rock burst.

whole process curve;the class II curve; energy criterion

TV142.2

A

1001-5485(2010)03-0042-04

2009-0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9090)

蔡 朋(1985-),男,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性质研究,(电话)13163295727(电子信箱)caipeng311@126.com。

猜你喜欢
岩爆试验机径向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岩爆的防治技术
使用声发射测试结果预判岩爆等级
高速铁路轴箱轴承寿命试验机的研究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RN上一类Kirchhoff型方程径向对称正解的存在性
深埋隧道TBM施工岩爆特征规律与防控技术
铁路轴承试验机
接触疲劳试验机伺服电动缸加载系统设计
基于PID+前馈的3MN径向锻造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一类无穷下级整函数的Julia集的径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