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杨 吉
库区发展进入“后三峡时代”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组织外媒进库区
文/本刊记者 杨 吉
Th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Area Enters into the New Age of Three Gorges
1993年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8月,三峡工程最后一次验收获得通过,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三峡至此正式进入“后三峡时代”。
市外侨办副主任唐文认真听取开县的情况介绍 摄影/陈晓彬
对于浩瀚的三峡工程来说,2009年都是意义非凡的一年。8月,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最后一次验收——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获得通过,标志着三峡枢纽工程建设任务已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三峡工程可以全面发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
但是,对于一个世界史上前无古人的水利工程来说,三峡工程不仅仅只是修建一个大坝,动迁百万移民的事情。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可以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的同时,也有诸多的后续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后三峡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建设时期更为艰巨和复杂。如何使移民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进而实现安稳致富?如何快速发展经济相对滞后的整个库区?如何应对工程建设后的库区生态环境变迁?这些都是“后三峡时代”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
16个区县受淹,承担着85%以上三峡移民任务的重庆市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情况如何,一直备受关注。为此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精心策划了“库区采访周”活动。
5月11日,由市外侨办副主任唐文,新闻处处长蔡震龙,新闻处主任科员郑卜今领队,日本经济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等驻渝国(境)外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团赴三峡库区的长寿、万州、开县三个区县进行采访,实地了解这三个区县的实际情况。
长寿区副区长申雄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 摄影/胡瑶
长寿区是重庆的传统工业强区,四川维尼纶厂、扬子乙酰、长寿化工厂、长风化工厂等知名企业一直对重庆区域经济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作为以前的老工业区,长寿备受环境问题的困扰。
伴随着“后三峡时代”的到来,如今的长寿区正在依托其重庆的传统工业强区的优势打造重庆的新兴工业强区。其核心是长寿的化工园区和晏家工业园区。
5月11日上午记者团抵达长寿,先后参观了长寿化工园区和晏家工业园区,深入云天化、国际复合等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情况。
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们提出的关于两大园区如何带动库区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长寿区副区长黄强表示,长寿区力争通过10年到15年的建设,将长寿化工园区打造成一个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和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国内一流、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基地、国家新材料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而晏家工业园则将紧紧围绕千亿产业园区主题,秉承大规划、大投入、大项目的发展理念,以把江南钢城打造成国家级冶金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独具特色的滨江森林钢城、把机电材料园打造成三峡库区最高水平生态化新兴产业新城为抓手,力争2012年实现产值突破1000亿元和建成全球最大中板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汽摩生产基地的目标。
针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黄强表示,长寿化工园区将秉承环境保护“一体化”理念。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艺和环境无害化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园区企业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和污水进行集中治理,实行统一管理和监测,形成一体化清洁生产环境,以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对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入园企业准入许可制度”;搭建完备的环境保护硬件体系;建设污染物监控体系;加强环境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两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的带动库区产业发展,“现在,长寿正在建设晏家工业园区的配套园区——移民生态园。移民生态园将担负着解决库区生态和库区移民;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解决移民就业三大问题的责任。”黄强如是说。据悉,根据重庆市规划部署,依托长寿区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科研优势,长寿正在建设“重庆市长寿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完成后,吸纳就业人数18至20万,其中6至8万的工作岗位用于招收三峡工程移民。黄强介绍,移民生态工业园作为对晏家工业园的综合加工园区、晏家工业园江南钢城产业的延伸和生态循环系统的补充,其主导产业为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其产业布局为“四园三区”,“四园”即机械装备园、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园、和生态文化园,“三区”即标准厂房区、物流中心区和配套服务区。移民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还将大幅度提高园区对库区移民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改善三峡库区移民的生活状况,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记者团在长寿期间,还在长寿区副区长申雄的陪同下到龙河镇,参观了保合村、秀才村等柑橘产业化基地和恒河公司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并对长寿实施土地流转情况、农业产业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在得知长寿区目前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41.9%,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记者们对此表示赞许。香港大公报一位女记者说:“去年曾来长寿石堰镇采访过,长寿的产业化进程确实比较快。”
链接:化工巨头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年内动工
重庆长寿区副区长黄强在座谈会时透露,备受关注的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已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批准,预计年内将动工建设。
黄强称,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已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准,眼下正等待国家发改委的审批,预计今年年内将动工建设。根据规划,巴斯夫在重庆长寿建设世界最大的MDI生产基地,年产40万吨,建成后将现产值500亿元人民币。MDI即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生产硬发泡材料及热塑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聚氨酯(PU)塑料被广泛用于汽车和建筑行业。
据了解,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从公布之日起就风波不断。2007年,重庆政府和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不久,全球化工行业就迎来金融危机的寒冬,该项目被迫推迟。与此同时,由于项目选址三峡库区,比邻长江的特殊地理布局也一度令其备受争议。
黄强表示,项目生产时将采用国际最新的安全标准,比如五层堡垒式安全设计,一旦发生故障,装置多个感应触头的安全装置将立即自动处置。他说,目前该项目已进行了多次环境调查,并得到当地百姓认可与配合,在该项目的规划征地时,当地涉迁的546户居民在一个月内全部搬迁完毕。
据悉,按照规划,巴斯夫和重庆市政府计划2013年实现年产40万吨MDI生产装置的机械竣工,2014年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市外侨办副主任唐文(右二),万州区副区长黄五一(右三)听取雷士照明的情况介绍 摄影/胡瑶
其实,在记者团到达万州之时,这一《决定》还没正式公布,但万州区政府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到2012年,努力把万州建成特大中心城市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7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一小时经济圈’平均水平;到2015年,基本建成三峡库区特大中心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0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主城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150万人左右,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万州区副区长黄五一在万州情况介绍会上向媒体初步透露了“第二大城市”的建设目标。
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的万州是三峡库区移民任务最重的地区,共有移民26.3万人,占整个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占重庆库区的四分之一。
“三峡工程重点在移民,难点也在移民,百万移民被称之为一道世界级难题。”对于移民工作,黄五一在万州情况介绍会上介绍到,万州淹没区涉及1座城市、25个镇乡街道、1134个单位、370家工矿企业、13个集镇,淹没各类房屋737.6万平方米。从移民类别看,农村移民、集镇移民、机关企事业单位移民、城市纯居民移民、占地移民等各个类别都有。
2008年,万州圆满完成四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一次性通过国家阶段性终验。全区26.3万移民全部搬迁,标志着“搬得出”的目标基本实现。与此同时,万州也及时把移民工作重心转移到“安得稳、逐步能致富”上来,扎实推进移民安稳致富。
黄五一表示,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政策全面落实,城镇移民后期扶助、淹没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解决了城镇移民家庭“零就业”和农村移民家庭“零转移”问题。大力实施移民新区“人气提升、商气激活、就业促进、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社会稳定”六大工程,有效的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万州第二大城市的建设,必将推动万州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将必然加快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目标的实现。”黄五一介绍到,就如成立于2003年的万州工业园区,该园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五大特色产业。目前入驻江苏大全、湖北宜化、山东如意、重庆啤酒、广东雷士、重庆长安等85家企业,其中投产56家,产能逾400亿。2009年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00亿元,解决就业3万。到2012年,工业园区将建成1000亿级特色园区,成为万州的重要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
针对库区环境问题,黄五一表示,万州正大力实施“森林工程”,新植树造林3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34.1%提高到37%。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保持二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以上。完成农村移民一池三改”5811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
万州区副区长丁坤林(右二)介绍消落带治理情况 摄影/胡瑶
链接:万州“生物疗法”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问题
三峡水库建成后消落带生态问题备受关注。在介绍会上,重庆万州区副区长丁坤林称,万州正委托重庆三峡学院实验寻找适合在水下生存的植物,试图通过植物根系固定土壤,有效改善消落带的生态环境。
消落带是指由季节性水位涨落使水库周边被淹没土地露出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三峡工程完成175米蓄水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水库水位将在145米至175米之间交替变化,每年6月至9月水位回落时,重庆库区万州消落带面积将达32万平方公里。由于水位涨落幅度过大,消落带裸露期正值炎热潮湿、降雨频繁的夏秋之际,易引发环境灾害。
丁坤林称,针对当前情况,当地政府委托重庆三峡学院筛选寻找适合在水下生存的植物,试图通过植物根系固定土壤,截流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目前,重庆三峡学院已经寻找到17种耐淹植物,并在当地进行150亩消落带进行植种实验。
丁坤林说,除生物治理外,万州政府还对当地城镇沿江消落带采用工程护坡方式进行治理,对消落带裸露期出现的临时货物乱堆乱放现场进行集中整治,加强消落带地区的保洁工作,并将由消落区造成的新地质灾害纳入当地政府工程治理。
据悉,截至目前,重庆万州因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造成的相关39个地灾治理项目和139处高边坡完成治理,10个搬迁治理项目实施完毕,280个专业检测项目和群防群测项目已通过初步验收,175水位蓄水地质隐患基本消除。
开县情况介绍会现场 摄影/陈晓彬
雨下得很大,上万开县人撑着雨伞,吃着干粮,聚集到千年帅乡开县的老城原操场前,带着对老城的美好回忆,带着对老城割不开舍不去的眷恋……随着脚下的地面一阵颤动,13栋老楼灰飞烟灭。许多人的眼角湿润了,泪水与雨水混做了一块。这是2007年11月15日,三峡工程清库“最后一爆”现场的一幕,至此有着1800多年的开县老县城就只能存在于照片和开县人的回忆里了。
在三峡工程前,开县农业仍是沿袭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工业的主体是130多家小、散、弱的国有或集体工矿企业,面积不过3平方公里的老县城破旧、狭窄,同样不能撬动第三产业的增长,开县人自己总结为“发展滞后、体量小,工业是短腿,开放是弱点”。
因为三峡工程,开县老县城和8个集镇需要搬迁重建,面积达58平方公里,是重庆库区淹没面积最大的县。动迁人口16.8万,130多家企业则因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关停并转。除外迁3万人以及少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外,近13万县城居民和失地农民在找寻出路。
所以当“三峡工程”成为开县人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后,开县人一直在思索:移民就业的载体在哪里?同样棘手的是,淹没区内的“一城八镇”,是当时县财政收入50%的来源地,今后,县域经济何以为继?成为建县来的“史上最棘手问题”。
“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无论从字面上还是空间关系上理解,三者之间是一个渐进过程。若按照这样逻辑,“搬得出”后,移民区县将集中面临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的停顿——因为移民迁建,并不仅仅是移民完成居住地的空间转移,更不是县城、集镇在异地的简单复制,而是县域经济重构的一个系统工程。
基础差,时间紧,安稳致富怎样迅速跟进?开县人的破题路径是:在“搬得出”的同时“提前转身”,为移民“安得稳”和“逐步能致富”赢得先机。
开县县委书记李殿勋在情况介绍会上向记者团的媒体记者们介绍到,开县县城是抓住移民搬迁契机建设的一座新县城,目前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3.02万,初具中等城市规模,并成功入选了重庆“巴渝新十二景”。开县着重突出“滨湖开州·灵动水城”特色和“山水园林风格,滨湖城市风貌”的形象定位,
“开县的目标不仅是如此”,李殿勋说到,作为库区移民大县,随着三峡后续建设的全面展开,开县又将进入到一个黄金发展期。开县将着重围绕开县汉丰湖,将开县建设成为“世界级湿地公园”、“西部水上大世界”、“市民亲水休闲中心”。2012年基本建成三峡库区最佳宜居城市,2015年全力争取成功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2020年整体建成社会秩序良好、生态环境一流、人民安居乐业的50万人口大城市,成为开县人民引以自豪的美丽家园。
李殿勋介绍开县发展情况 摄影/陈晓彬
链接:重庆开县欲投入500亿打造中国西部“威尼斯”
重庆开县县委书记李殿勋在情况介绍会上透露,开县欲用10年时间投资500亿元人民币打造成中国西部“威尼斯”。
开县属于滨湖城市,其境内汉丰湖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内陆湖泊,湖中有40多座大大小小的岛屿、30多个蜿蜒曲折的湖湾,湖泊南面为开县移民新城。
李殿勋称,开县欲在新城建立一个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滨湖公园,将县城与库区形成的汉丰湖连接起来,并在汉丰湖两岸进行一些低密度的开发,在湖内引进水上运动项目开展水上嘉年华;同时利用已有的三条城内河启动“湖水倒灌入城”工程,运用引流、提灌等方式让湖水进入城区,形成“城在山中、湖在城中、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水城美景。
“为打造西部水城,我们预计将投入500亿元人民币,其中100亿为政府投入,另外400亿则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李殿勋称,500亿的总体投入将主要用于当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政民生建设,项目周期为10年。
据悉,开县西部水城项目规划将于今年7月完成。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唐文表示,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如果说兴建大坝、百万移民是三峡工程,那么如何解决地质、环境问题,如何让移民变成居民,“安稳致富”,就是规模毫不逊于三峡工程本身的“后三峡工程”。如果说三峡工程体现的是效率和技术,而后三峡工程则更多地需要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从结果来看“库区采访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