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较量与悲剧

2010-09-01 06:18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0年6期
关键词:张居正万历官员

贾 旗

明代中叶以后,各种社会经济矛盾交织在一起,政权危机四伏。曾身居帝师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拯救明朝的危亡,力推“一条鞭法”的财政改革。他首先从整顿吏治人手,建立起层层制约、随事监督的考成制度;接着实施了整顿田赋拖欠、清丈土地、解决赋役不均等一系列改革,从制度上对官吏的行为加以约束,在统治阶层与既得利益集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张居正的改革“朝下令而夕奉行”,丝毫不拖泥带水。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变了嘉靖以来政局颓靡,财政亏空,边防废弛的局面,实现了富国强兵,扭转了大明王朝不断下滑的颓势,缔造了万历时期最为富庶强盛的一段辉煌。

从治理“三公”消费入手

张居正改革涉及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改革。一个国家,在武力上不强盛,是无论如何硬气不起来的,所以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李成梁;而经济强盛,是支撑武力强盛的基础。所以才会有“清丈土地”与“一条鞭法”;因为政治体制不畅通,就不会有经济改革的顺畅,所以才有了“考成法”。

考成法,张居正是从严查并治理“三公”消费开始的。

在明代,驿递是官方办理公务的主要交通工具,从都城北京到各省的交通要道都设有驿站,负责供应来往官员的吃、住、差役和车马等交通工具。这些负担都分摊给就近的民众。明初使用驿站有严格的规定,非有军国要务,不得发给印信乘驿。这些规章到明中后期已经名存实亡,兵部和各省抚按,随意填发印信送人情,一张印信使用终身,或是辗转赠送。官员在驿站百般勒索,捕人掠盗,成为酷虐的暴政。

这个在万历之后将近400年的今天都成为政府痼疾而难以根除,甚至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在万历年间居然能够得到遏制,从规章制度上堵塞漏洞,是张居正最成功的一举。

张居正决心从此开刀,痛加裁革,扫除多年积弊,这是改革取信天下,得到百姓信任的重要保证。

第一步,从加强监察着手,提高行政运转的效率。明朝的中央机构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中又分设监察机构六科。部的最高长官是二品官,科的长官最高是七品,可这七品对二品却有封驳纠劾的权力,所以大官统率小官,小官却可以牵掣大官,六部和六科都直接向皇帝负责,内阁不干预,这遇到昏愦的皇帝那就乱了套。张居正改为由内阁总其成,颁行官员考成法,吏部通过询事考言,以言核事,以事核效,评定官员的勤惰,定期考勤,随事考核,以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防范玩忽职守的现象。

第二步,以理财作为考核的准则,这是考成法的最终目的。当时官场通行的是增加赋税,向小民头上搜刮,不敢督缴正赋田税,因为逃税欠税的都是豪强权贵,追缴田税无异在是太岁头上动土,谁也不敢出这个头。张居正毅然提出对官员“以钱谷为考成”的主张,凡是追缴欠税不足的官员,都要受到批评、调离或撤职的处分。以追索田粮评定政绩,迫使官员打击不法权贵,使贪官无处藏身,不用加税而补足国家亏损,这是一项成功的经验。

张居正假借朱元璋的名义,实施“考成法”,其实不过是将政绩与位子结合,督促官员不要混日子,更不要做无用功。一切靠业绩说话,同时也建立起行政、监督与决策等领域的工作协调机制。

在政绩考核之下,张居正大刀阔斧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张居正主政的十年间,裁撤的九品以上的官员就达2000多人。万历九年这一年中,张居正就在中央裁撤419人,地方官员裁撤902人。

颇有成效的财政改革

在财政改革方面,张居正通过开源节流,使得万历朝从财政赤字转变为富有盈余。嘉靖末年国家粮仓不足一年之储,改革前财政空虚,入不敷出,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万历五年,张居正开始调查,次年即通令清丈全国田地,详审细核,三年查出漏税土地八十余万顷,从严打击了违法的权贵地主,迫使他们守法,不敢轻易欺隐,小农免受赔累,国赋按时收纳,扭转了财政亏损。

万历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也即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减化手续,统一征收。并可改折银两,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这就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改革后国家储粮可支十年,国库积银四百万两。

但任何改革都会伤害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势必会招来反对者的抵制。

张居正的反对者就包括他自己的学生与部下。万历五年,正当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之时,张居正父亲去世,按明朝礼制规定,在职官员自闻父母丧日起,要辞官守孝三年,如有特殊情况,经皇帝特批,可以继续留任,称为“夺情”。明朝是重孝的王朝,在明中叶就已多次申令,不准“夺情”,按惯例张居正也要遵守,可新政正是方兴未艾之时,张一离任,形势可能逆转,支持改革的官员倡议夺情留任,这就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反对派纷纷攻击这是“忘亲贪位”,“背公议而殉私隋”,“亲死而不奔”是“禽彘”,甚至把谩骂写成小字报贴在大街上。

张居正对此不屑一顾,侧目而答:“今言者已诋臣为不孝矣。斥臣为贪位矣,詈臣为禽兽矣,此天下之大辱也,然臣不以为耻也。”对于“恋权”的责难,他坦然回敬说:“恋字一字,纯臣所不辞!”并揭露反对派是“借纲常之说,肆为挤排之计。”

张居正矢志不移推行改革,一再嘱告下属“诸公宜及仆在位,做个一了百当。”过充分表现出他的坚强意志和自我献身的精神。

正是由于如此献身精神和全方位的推动,才使张居正的改革初步成功,但也正是他的成功铸下了失败的种子。

与既得利益集团较量

我们就拿“一条鞭法”来详细说说。

面对国匮民穷、社会动荡的首辅张居正,既然身负重任,就不能坐视不管。为了巩固政权,缓和阶级矛盾,振兴国家财政,他在万历年间推行了以“一条鞭法”为核心的财政改革。在统治阶级内部与既得利益集团开始了较量。

张居正认为,要解决土地问题和服役不均问题,首先要有各级官员去做,眼下那些大臣和封疆大吏,正直清廉者少,大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一员,让他们割肉,无异与虎谋皮。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从整顿吏治人手,建立起层层制约、随事监督的考成制度,从制度上对官吏的行为加以约束。与此同时,对官吏进行换血,实行不拘资格、唯重实才的官员选拔政策,建立一支正直忠诚、不畏强权、敢于改革的队伍。使“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

在考成法的基础上,张居正第一步开始整顿田赋拖欠。张居正认为:行姑息之政,是逋欠的根源,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他下令清理田粮逋欠,并作为考成法的重要内容,以清欠的成绩作为考成优劣的标准。

清理田粮逋欠,震惊内外,反对者威胁万

历皇帝:“吹求太急,恐怕引起逃民大乱。”张居正反驳说:民之乱,全是贪吏剥削、豪强兼并造成的,反对者都是权豪,而不是小民。他要求地方大员坚定信心,有诽谤者绝不宽恕。江南豪滑之人对张居正怨气冲天,伺机报复。

清理田粮逋欠之后,张居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清查被皇亲国戚、勋臣豪强及各地官员隐瞒吞并的土地。清丈土地遭到更多的权贵反对,张居正全然不顾反对者的嚣张气焰,于1578年下令清丈全国土地。清丈中一个规定就是,凡是功臣之家,除朝廷赏赐的土地之外,其他田地一律尽数报官,照章纳税。“正人”必须“正己”,为了使清丈土地在全国顺利进行,张居正首先清查自己家的土地。万历九年,他要求在江陵老家的儿子张嗣修,严格清查自己田产和赋役,发现原规定优免田粮70余石,但县衙赋役册中注明张内阁免640余石,他人诡寄的多达570余石。其中有族人、家僮倚借名号优免者,有子孙族仆私庇亲故规避者,还有奸豪官吏窜名户下诡寄者,十分之中,本宅只得其一,其余全是别人的。张居正要求严肃处理,堵住了反对清丈土地之口。

为了把清丈土地进行到底,在求得万历皇帝的支持下,他处置了一些抵制清丈的亲王、官吏,刹住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气焰。在清丈过程中,还处理了一批弄虚作假的地方官,有的削其俸禄;有的降级处分,以观后效。到1581年清丈完毕,结果土地比明朝初年多出了300万顷,这些被清出来的土地都是官僚土地吞并隐瞒的“黑地”。清丈土地的成功,有力地阻止了土地兼并之风,也为改变“税存而产去”、“有田而无税”的现象创造了条件。

在土地清丈的基础上,张居正开始解决赋役不均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税外有税,役外有役,是加重农民负担的重要原因,也为官僚地主多方搜刮百姓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导火索。因此应把赋役合并,即将徭役摊入田亩中征收丁银,这就是著名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改革同样触动了地方官员和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部分部门和官员的抗议。为此,张居正做了大量解释、说服和清除阻力的工作。他承认改革有些弊病,但更强调进步的一面,对于反对改革的地主势力,则采取强力压制的态度。可见张居正改革是非常坚决的,可以说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褒贬身后事

通过“一条鞭法”改革,查出了不少隐田,从而使田赋的负担面有所扩大,有利于赋役均平;简化了赋税徭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负担趋向合理。同时,也使部分农民摆脱了徭役的束缚,获得人身自由,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其他生产,有利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因此阶级矛盾得到缓和,社会趋于安定,国家财政得到好转。经过张居正十年殚精竭虑的改革,出现了政令统一、国库充盈的新气象,史称“万历新政”。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改革的最后一幕却是那样的凄凉。1582年,张居正病逝,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张居正生前没有得势,却在张居正死后反扑过来,采取欺骗、迷惑甚至威胁的手段使万历皇帝动摇,并使其对张居正产生怀疑和仇视。然后逐步废除改革中的“新政”。将张居正改革时重用的人统统罢去,把曾经反对过张居正的人恢复名誉和官职。就连对张居正尊崇倍至的万历皇帝,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全面否定张居正的改革政绩,下诏定其多项罪状。而且下令免去张居正生前的官职和封爵,抄了张居正的家,掘了张居正的坟,连活着的家属亲戚也在劫难逃。张居正的弟弟及儿子,或自缢身死,或发配充军,全家十几口人在抄家时,竟被官府锁在室内活活饿死。

张居正改革是为了挽救朝廷危机,为了适当平衡一下过度倾斜的天平,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从表面上看,张居正改革的是针对“时弊”,然而,当我们深究“时弊”的形成机制时就会发现,所谓的“时弊”恰恰是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伴生的,是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赖以存在的网络。其中的暗礁险潭,难以预测,张居正以个人的微弱力量去较量这样一个利益集团,即使生前成功也难免身后的悲惨。

猜你喜欢
张居正万历官员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张居正《论语集注直解》中的察人用人之道探析
磨砺是一笔财富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日本藏万历世德堂刊传奇《水浒记》考述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从张居正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