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和“饭碗”一个都不能丢

2010-09-01 07:42孔颖颖
浙江人大 2010年1期
关键词:水缸温州市库区

■ 孔颖颖

“水缸”和“饭碗”一个都不能丢

■ 孔颖颖

为保一方百姓的饮水安全,在水库周围划定保护区域,并限制该区域内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很多水库保护的惯用方式。可如此一来,却严重影响了保护区域内百姓的生活质量。

为此,温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几年就如何平衡市区百姓喝水问题和库区百姓吃饭问题,展开了持续的监督。

“现在,我们的衣物都放到村口特别设立的净化洗衣槽中洗,不再直接在库区周边的溪中洗了。”家住库区附近的村民王阿梅和乡亲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洗漱习惯,自觉投入到“大水缸”保护行动中。这个“大水缸”,就是惠及温州全市近一半居民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保护行动,日前的监测数据表明,珊溪水库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确保了下游数百万居民的安全饮水。

然而,正当温州数百万居民喝着清洌甘美的珊溪水时,珊溪水库库区的周边居民却仍在为生计奔波,生活质量始终上不去。为此,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就珊溪水库库区生态补偿问题展开了持续的监督。

直至2009年2月,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此前出台的我省第一个集系统规划和具体政策于一体的《温州市政府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人大代表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珊溪水库库区生态补偿问题,终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一边是“水缸”,一边是“饭碗”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由珊溪水库工程和赵山渡引水工程组成,水库总面积39.8平方公里,总库容18.58亿立方米。2006年、2007年分别为城市供水1.6亿吨和1.92亿吨,年均发电量达3.55亿千瓦时,为温州经济建设和城市群众用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2001年建成后,市政府对珊溪水库的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极高的生态环保要求。像文成县84%的土地面积都成了水域保护区。

长期以来,文成、泰顺、瑞安三个市、县担负着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重大任务,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周边地区工业、养殖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受到了很大制约,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文成县云湖乡原来是一片陆地,珊溪水库蓄水后被水分割成了3个片区,互相之间没有陆路相通,出行都得靠船。该乡高西村背山靠水,村民刘老伯一提到出行难就直叹气:“我们出门办事都得坐船,如果要去珊溪镇,那就得包船,一个来回100多元。为了省点钱,村民们总是事先约好了一起出门,一次性把大半年的化肥和生活用品都买齐。还有,从山上到码头,都得步行,近的要走20分钟左右,远的得要1个多小时。”据了解,目前云湖乡共有4条渡船,1条渡人,3条运货。

交通不便,带来的不仅仅是出门不便,还会带来就医难等一系列问题。2008年农历八月的一天下午,云湖乡岩头背村村民吴圣岳肾结石发作,3点钟左右,同村村民将他背下山赶到码头,结果等了近1个小时才联系到船老大。而到了对岸,却又没了去县城的班车,最后村民只得帮忙联系出租车从县城大峃赶过来,然后再把吴圣岳送到县医院抢救。“到医院已经晚上7点多了,医生说如果再晚半小时,我这条老命就保不住了。”说起当时的情景,吴老汉至今仍心有余悸。

目前,库区内像云湖乡这样直接受影响的人员有2000多人,受到间接影响的有20000余人。据当地政府反映,库区群众平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与温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相差甚远。

如何协调温州人“要喝水”,库区百姓“要吃饭”的问题,成了这几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年市人代会上都有代表提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代表极力呼吁生态补偿

多年来,温州市人大代表叶飞一直十分关注珊溪水库库区的生态补偿问题。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叶飞代表就曾提交了《关于要求建立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他提出,温州市政府规定赵山渡以上飞云江流域所有集雨区域划为特殊水体二级保护,禁止新建、扩建、改建有废水排放的各类建设项目,禁止在20度以上直接面向水库的荒坡地开垦种植活动。同时,在沿溪两边和水库两边几十米至几公里的范围内,禁止任何建设,不得从事放养禽畜、网箱养殖,禁止采石、取土、挖沙活动。这样一来,仅因禁止放养禽畜、网箱养殖和采石,就使沿溪的村集体和村民每年损失2000万元以上。那文成经济还怎么发展?文成百姓又如何生存?

为此,叶飞代表强烈要求市政府尽快建立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机制。

对此,严朝晖代表也深有同感。在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他提出,一定要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而且还要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他建议从水价中专项提取。同时,他还建议市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库区周边环境整治。

代表们的建议引起了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将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刘万斌代表提出的《关于要求尽快落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常委会审议直指问题核心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2008年11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了调研组,分别赶赴瑞安市、文成县、泰顺县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调研组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和库区百姓参加的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朱应磊直言不讳,他说:“当前部分移民生产生活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成了被遗忘的群体,政府若不主动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作为来自珊溪库区的代表,朱应磊还曾对失地农民和在当地安置的移民进行过调研。结果发现,珊溪镇坦岐村原有620亩耕地,在水库建设中竟被征用了550亩,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2100多村民的生活毫无保障。

2008年 12月,调研组将《关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生态补偿机制调查情况的汇报》提交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毫不避讳。首先是发展规划滞后,珊溪水库建成后,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对整个库区水源保护制定了一个控制性规划,对库区环保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关系到库区生态保护和群众利益的库区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村建设规划、道路交通建设规划,却都没有制定。政府倡导的库区内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业和渔业养殖等产业的开发建设也都没有落到实处。

此次调研还发现,专项资金投入过于分散。2007年、2008年市政府直接用于珊溪水库、泽雅水库库区生态补偿、库区整治资金达到1.3亿元,历年收取的水源保护费2500万元,省水利厅返回水资源费1287万元。可这些专项资金,涉及农办、生态办、林业局、水利局、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和移民办等6个管理部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资金安排过于分散,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到位滞后等现象。

还有,受环保要求的限制和库区周边产业发展规划未出台的影响,库区周边群众生活生产受到了制约,传统的禽畜养殖、矿产开发、林木采伐等经营活动都得受限制,只能从事基本农业耕作,可农作物受野生动物的破坏又增多,农民生活压力不断加重。

在分组审议时,委员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胡立同委员指出,库区环境治理经费要集中使用,首先应重点做好玉壶、珊溪、大峃、峃口等重点乡镇的环境污染整治和黄坦养殖污染的治理。陈波委员表示,应该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保“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得到有效贯彻。

在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许多代表都认为,珊溪水库是温州的“大水缸”,要想保护“大水缸”不受污染,必须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水缸”保住了,“饭碗”也有保障了

多年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持之以恒抓督查,咬定目标不放松。

2008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列为重要工作责任制内容,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反复调研、论证,并于当年出台了《温州市政府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为有效解决水源保护与地方发展的矛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按照该文件要求,市财政2008年安排3500万元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珊溪水库、泽雅水库集雨区生态补偿;市区在收取的排污费中提取10%约800万元,以及在库区生态补偿成本纳入水价前,从珊溪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供水收益中提取0.02元/吨约400多万元,纳入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从2008年开始,全市生态公益林还将每亩补助标准由9元提高到15元。另外,按照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每年补助移民资金590万元,后续扶持资金740万元。

2009年2月,市政府还下发了《温州市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由县(市、区)政府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有利于饮用水源水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的项目。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市生态补偿机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是对市人大代表多年提出意见、建议很好的回应。”市人大代表刘万斌不无感慨地说。

一年过去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怎么样?库区百姓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善?2009年9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珊溪水库源头开展跟踪监督。

调查组来到文成县仰山乡雅坪村,欣喜地发现,因为有了资金保障,该村有了垃圾中转站和沿街垃圾桶,当地百姓倒垃圾方便了,水质也有了明显改善。村民陈明华告诉调查组:“以前我们都是到村口倒垃圾,那个地方臭得要死。”陈明华所说的“村口”,是指流经此处的一条山涧,由于村民长期倾倒垃圾,水质污染严重,一到夏天就会发出阵阵恶臭。而在这条山涧下游数公里处,便是向全市426万人提供日常生活用水的珊溪水库。

黄坦镇是浙南乃至闽北一带重要的仔猪基地,养殖户年收入至少10多万元。因为养殖户大多位于黄坦坑上游,排入黄坦坑流域的畜禽排泄物将直接影响珊溪水库的水质,因而当地政府对养殖规模进行了严格控制,对当地百姓收入影响很大。调查组了解到,生态补偿政策出台后,当地养殖业又现生机了。

文成县黄坦镇占里村周晓宽养猪场在政府资金支持下,建成了规模养殖场沼气式治污工程。每个猪圈外墙都铺有白色塑料管道,直接将猪的排泄物送到沼气池,其中沼气可用来当燃气,而通过有氧发酵后的沼液则可用来灌溉农作物。

通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的监督,如今,温州市数百万市民的“水缸”保住了,库区百姓的“饭碗”也有保障了。

题照:这风景如画的水库,这清洌甘美的水,都是库区百姓用诸多的“不便”和困难换来的。

猜你喜欢
水缸温州市库区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水缸的秘密
水缸第几天会满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我进掉水缸里了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