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淮河两岸安澜促经济社会发展

2010-08-31 02:26:04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7期
关键词:蓄洪区淮河流域淮河

一、防洪效益: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2007年,一场大水不期而至。这场流域性大洪水似乎是要刻意检验一下这一轮治淮工程的成效。

2007年7月10日12时28分,位于阜南县境内的王家坝闸再一次开启,蒙洼蓄洪区建成后第14次蓄洪,为缓解淮河干流防洪压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蓄洪和2003年相比有许多不同:转移人口减少,撤退时间缩短,险情大大减少,新建的保庄圩和蒙洼交通防汛桥,使蓄洪区群众生命安全得到根本保障。

这一切归功于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全面提速。淮河治理工程,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洪水连年来带给人们的忧虑和破坏,让社会稳定、祥和与繁荣。

治淮19项骨干工程完成后,由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水库、分洪河道、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能够基本满足重要城市和保护区的防洪安全要求。

治淮19项骨干工程完成后,淮河干流上游河道防洪能力由治理前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约10年一遇标准;中游在充分运用行蓄洪区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情况下,可使淮北大堤主要防洪保护区和淮南、蚌埠市的防洪标准由治理前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下游洪泽湖大堤及其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治理前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沐泗河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治理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淮北重要跨省支流的防洪标准除洪汝河由治理前的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外,沙颍河、汾泉河、涡河、包浍河、奎濉河等防洪标准均从治理前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也有所提高,基本达到3年一遇。

已建工程在2003、2007年的淮河大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建和加固水库起到了拦洪错峰效果,淮河上中游河段堤防险情显著减少,行蓄洪区群众的防洪保安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洪泽湖洪水出路得到扩大,跨省骨干支流防洪标准提高、排涝条件改善,流域洪涝灾害损失明显降低。2007年的淮河洪水洪量大于治理前的1991年、区域经济总量更是远超1991年,但流域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倒塌房屋、转移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各项灾害指标的绝对值减幅都在50%以上。

据统计分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多年平均减淹面积3493km2,多年平均减灾效益82亿元;1991、2003、2007年大水中成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呈减小趋势,特别是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7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1991、2003年减少54.3%和45.7%。实践表明,治淮19项骨干工程符合流域规划,总体布局和建设方案科学合理,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

以下是一组治淮工程发挥直接效益的数据。复建的板桥和石漫滩水库2003年拦蓄洪水1.22亿m3,2007年拦蓄洪水0.94亿m3。2007年当时在建的燕山水库拦洪0.8亿m3。

行蓄洪区安全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区内居民的防洪保安和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了行蓄洪区运用的阻力,为流域洪水适时调度创造了条件。

通过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拓宽行洪通道,提高了淮河上中游河道的排洪能力,堤防险情显著减少。1991、2003、2007年河道高水位持续时间相当,但淮河干流出险处分别为609处、391处和370处,减轻了防汛压力和负担。

淮河干流扩大行洪通道,减少了行蓄洪区的启用几率。2007年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但是行蓄洪区启用数量明显减少,行蓄洪区转移人口从1991年的100万人,减少为16万人。

通过怀洪新河、分淮入沂和淮河入海水道建设,扩大了淮河洪水出路,有效减轻淮河中下游的防洪压力。2003年怀洪新河最大分洪流量1670m3/s,共分洪17.18亿m3。降低淮河蚌埠段最高水位0.45m;分淮入沂分洪流量1500m3/s,分洪17.9亿m3;入海水道初次运用,分洪44亿m3,降低洪泽湖水位0.26m。

2007年怀洪新河分洪2.3亿m3,降低淮河蚌埠段水位约0.35m、蚌埠以下河段0.15~0.20m,并提前2~4天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分淮入沂分洪5.4亿m3、入海水道分洪34亿m3,降低洪泽湖洪峰水位0.37m。

跨省骨干支流治理对提高防洪标准,改善排涝条件,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作用巨大。以奎濉河为例,治理前1996年和治理后2007年相比,两年暴雨和行洪流量相当,但2007年行洪水位明显降低。洪水上滩减少3~8天,受灾面积由1996年20万hm2减少到10.53万hm2。

淮河流域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的建立,使气象水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条件有所改善,为防汛调度决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科学防控洪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经济效益:不断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淮河流域地处中原腹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治淮工程的建设为淮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积极有效的调动下和治淮对淮河流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农业效益尤为显著,全流域粮食产量在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4,是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重点区域,承担着1/5以上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棉花和油料总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迄今,淮河流域兴建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建成水库塘坝、河湖灌区及机电井灌区三大灌溉系统,水资源调配能力显著提高,下游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江、淮、沂沐泗水资源跨流域调度体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等一批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逐步形成,初步改变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确保了重点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用水需求,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全面提升了水利对粮食的保障能力。尤其是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成,构建了淮河流域防洪体系框架,进一步提高了重要防洪保护区及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改善了平原易涝地区的排水条件,使粮食生产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为实现粮食丰产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解决淮河行蓄洪区问题,先后废除淮河上的童元、建湾等4个小行洪区,迁出区内群众。随后,又实施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初步改善了行蓄洪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特别是2003年和2007年淮河大水后,国家及时安排了灾后重建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排淮河流域灾后重建投资5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0亿元。采取“退人不退耕”的方式,完成了淮河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40多万人口的居民迁建,使他们彻底摆脱洪水威胁,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淮委主任钱敏说:“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几十年的治淮,不仅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能源开发利用、确保重要交通安全、推进工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基础地位,发挥了水利的‘命脉’作用。”

淮河流域1991、2003、2007年洪涝灾害统计表

三、抗旱效益:为流域连续6年丰收提供水保障

2009年年初,淮河流域持续百余天无有效降雨,流域四省出现大范围严重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冬春连旱程度之重历史罕见。面对严峻旱情,淮委和流域各省防汛抗旱部门全力投入抗旱保苗,淮委首次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全面加强旱情监测预报,适时掌握流域旱情发展和抗旱动态,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工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实施应急水量调度,为淮河流域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淮河流域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流域抗旱工作,科学实施应急调水,实现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2001年,为缓解淮河旱情,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江苏省防指,成功实施了引沂济淮,跨水系调度沂沭泗洪水8.08亿m3补济淮河干流下游河道和洪泽湖,大大缓解了洪泽湖地区的旱情,改善了洪泽湖水质;2002年,为拯救南四湖生态,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流域管理机构又会同苏鲁两省防指,紧急实施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历时86天,向南四湖补水1.2亿m3,满足了湖内最低生态用水需求,大大改善了水质,有效挽救了湖内各种宝贵的动植物资源;2004年,为缓解淮河污染之急,淮河防总紧急为苏北地区实施了水资源调配,向洪泽湖下游和连云港地区输水2.3亿m3,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

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成,实现了沿淮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铸就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巍巍丰碑,标志着新时期治淮事业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护淮河健康生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淮河治理的指导理念和奋斗目标。近年来,淮河流域生态与环境不断改善,一个人水和谐的新淮河正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

建设秀美山川是淮河两岸人民的不懈追求。多年来,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发展。迄今,流域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4万km2,在丘陵山区兴建水平梯田105万hm2、塘坝114万座、谷坊25万座、水土保持林草220万hm2(经济林约80万hm2)。

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显著,流域内累计治理小流域1050条、水土流失面积5060km2,先后建成40余处集防洪除涝、涵养水源、美化环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河道公园和亲水乐园。

改善淮河水质是维护淮河健康生命的根本任务,是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具体体现。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大沙河和邳苍分洪道先后发生水污染事件,淮委联合地方政府和水利、环保部门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加强应急防污调度,加密重点河段的水质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发布水污染预警信息。由于发现及时和处置得当,有效避免了更大范围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为保障流域人民饮用水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得到不断发展,队伍由弱到强,设备由简陋到完备。目前,水质监测面已覆盖全流域975个水功能区,全年累计监测重点水功能区代表断面2400个,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结果已成为国家考核淮河流域各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完成流域水功能区划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组织开展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区水质监测,每月及时发布重点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水污染联防工作成效显著,淮委积极协调地方水利和环保部门,通过采取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水闸防污调度及水质预警预报等措施,有效避免或减轻了重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

工程建设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构建人、水、工程的和谐美已成为近年来治淮工程建设的一种新理念。目前,淮河流域内一批已建成或即将验收的水利工程,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淮河两岸熠熠生辉。治淮人改变过去“重功能、轻外观”、“重工程、轻环境”的观念,从工程设计到施工都力求人与自然,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注重工程的美化与景观营造,在发挥工程原有作用的同时,还保护和改善了周边生态与环境。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流域各地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山东省临沂市以“沂河为轴,两岸开发”的城市建设为载体,沿沂河两岸建起融防洪、交通和景观为一体的滨河大道和沿线近30个绿化景观工程,优美的城市环境成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载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苏北新兴城市宿迁,提出“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古黄河、大运河、骆马湖等水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淮河边的小城淮滨,将以往渍涝成灾的洼地改变成如画的湖泊。颍水畔的古城阜阳,重新编织市区河网,重现了古颍州“三清贯颍”美景……治淮不再仅仅为保安全、保供水,而且正在为保障流域人民饮水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而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蓄洪区淮河流域淮河
安徽省行蓄洪区启用与极端气候耦合可视化研究*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治淮(2022年8期)2022-09-03 03:42:26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治淮(2021年5期)2021-08-05 07:58:46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分蓄洪区运用损失变化特点及应对策略初步探讨
基于ELECTRE III的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治淮(2017年2期)2017-04-17 11:54:33
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7:02
五月的鲜花 绽放淮河梦
治淮(2014年5期)2014-03-11 20:05:30
我生命中的淮河——为纪念治淮60周年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