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智
(湖南省津市监狱涔澹实业畜牧公司一猪场,湖南常德 415400)
在养猪生产中不合理的猪群饲养密度对生猪的生长性能影响很大,但在具体的生产操作中大部分养猪场却忽视了这一点,为了提高栏舍利用率,节约人工成本开支,提高出栏规模,盲目的增加栏均饲养头数,表面上是节约了成本,但从整个生产过程去分析,却是大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收益,得不偿失。本试验就生长育肥猪在三个饲养阶段下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合理的饲养密度。
试验选择杜长大三元杂种猪,于2009年6月至10月在湖南省津市监狱涔澹实业畜牧公司二猪场进行,试验分小猪、中猪与大猪三个阶段,8个处理。栏舍为内外栏结构,内栏(4×3.5),外栏(2×3.5),水泥地面,水槽饮水,地面坡度为3%。8个处理依次为,1、2号栏为低密度饲养,3、4号栏为常规饲养密度饲养(1~1.2m2/头),5、6号栏为高密度饲养,7号栏为密集型密度饲养。其具体的处理情况如下表:
试验饲料根据NRC(1998)营养需要模型按体重(30、50、70kg)按配置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自由采食和饮水,常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饲料浪费,全程监控育肥猪生长与疾病死亡情况。
试验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小猪阶段(70~110日龄),中猪阶段(110~140日龄)与大猪阶段(110~140日龄)。总体从料肉比、日增重、疾病死亡、饲料浪费、整齐度(通过记录僵猪、弱猪、残次猪头数来说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见表2、表 3 和表 4。
表1 不同密度下的饲养处理
表2 小猪阶段试验对比数据
表3 中猪阶段试验对比数据
表4 大猪阶段试验对比数据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密度饲养条件下,猪只日增重,料肉比,采食量等各项指标均没有大的变化,但只要饲养密度一但高于正常饲养密度,其变化就非常的明显,密集型的变化积极显著。从表2,表3,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试验高密度5、6、7栏的育肥全程料肉比分别是3.31、3.68、4.01,而正常饲养标准3、4栏却为3.13和3.12;全程日增重分别为0.698kg、0.617kg、0.549kg 要低于正常饲养标准 3、4栏的0.760kg和0.746kg,由此可见,只要猪群密度偏高,就会影响到整个猪群的日增重和料肉比,且随着猪只头数的增加,与其正常指标就相差越大。同时其它几项指标也表明,随着猪群密度的增加,猪只的发生疾病的情况会增加,发病的猪只随着饲养的进行,部分病猪会康复,部分会死亡,部分会变成僵猪、弱猪,从而影响到出栏生猪的整齐度。在整个饲养阶段,猪群密度大的栏舍,采食量要低于正常栏舍与低密度栏舍,其栏内饲料浪费程度也与栏均饲养头数呈正比关系。
由三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养阶段猪群密度对生猪的生长性能都有影响,密集型饲养的栏舍其日增重在三个阶段都要低于正常饲养;高密度饲养的栏舍在小猪阶段的日增重与正常饲养相差不明显,但到了中大猪阶段,其日增重差别就会增加到100g以上。高密度下的生长猪群在三阶段表现出的数据显示,只要开始是不合理的猪群密度,那么由此带来的影响将会贯穿整个饲养的始终。再从小猪饲养阶段可以看出,在高密度饲养下的小猪,发病与死亡的头数增加,发病的生猪有的会随饲养的推进,变成僵猪和弱猪,因而影响到整个猪群的整齐度。所以小猪阶段是控制整个猪群整齐度的关键阶段,也是提高饲料报酬的关键阶段。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密度的饲养条件下,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与正常值相近,但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不提倡低密度饲养,这样不适合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因为它会使猪舍的栏舍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增高。
高密度饲养总的趋势是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生猪日增重与饲料报酬下降,疾病发生机率增加。这是由于饲养密度过高,栏内气温上升,采食量减少所致;另一种原因就是由于猪群的密集,饲养环境变差,内部积累的亚诊断疾病发生机率增加,从而发病猪只增多,预后不良的猪只成为僵猪、弱猪,使得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报酬降低,生猪增重减慢。再就是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猪只应激较多,在饲养过程中由于争斗频繁,削减了吃食和休息时间,使得增重速度变慢。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的饲养条件下,高饲养密度的猪群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随饲养头数增加而下降,生猪的出栏时间推迟,使得饲养成本增加,猪场收益减少;疾病因素的隐性存在,也增加了猪场防疫的风险。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养殖场要按常规饲养密度饲养,不能盲目地增加栏均饲养头数,要意识到合理的控制饲养密度,也是猪场增加收益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