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 (下)
——基于第三代网络搜索技术的舆情研究

2010-08-30 05:50喻国明
关键词:群体性热点舆情

喻国明,李 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

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 (下)
——基于第三代网络搜索技术的舆情研究

喻国明,李 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

文章利用第三代搜索技术对 2009年上半年舆情进行盘点,总结了 2009年上半年网络热点事件的议题特征以及不同舆情场域下的网络热点事件的排名等,为网络舆情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全景监狱;共景监狱;网络舆情;第三代搜索技术

三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相关结论,我们拟构建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预警机制,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数,初步设想如下:

表3 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数表

(一)网络舆情频发的热点领域的梳理

通过对 2009年上半年舆情热点事件梳理,可基本归纳网络舆情热点事件集中频发的热点领域如下:

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司法系统、城管队伍;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二)网络舆情监测平台监测的样本总体扩大

基于目前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发生地域开始向基层延展的趋势,网络预警模型中引入了发生地域的引自变量,因此将我国地级市、县级也纳入网络舆情监测平台的样本库中,样本总体扩大为全国六百多地级市和 2 800个县级城市的主流论坛。

(三)历年网络舆情热点相关新闻或帖子中词频计算

目前已开发出相关软件,本研究拟将孙志刚案以来的所有相关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可考虑问卷调查),将引起事件的相关初始新闻报道和帖子,放入该软件计算,按照词频和词性 (名词、形容词、动词)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热度词库。

(四)新闻或帖子转载的网站

不同网站的影响力也不同,其能黏着的网民数量也不同,纵观历次网络舆情热点,即使首次发布不是在影响力大的网站,但在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过程中,在影响力大的网站呈现是必然的初步环节,这是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五)该新闻或帖子在该新闻网站的位置

该新闻或帖子是否在第一屏,国外研究发现,随着网民滚动屏幕的次数,网民流失的数量大致呈逐半减少,因此这个因素应该作为考量的指标之一。

(六)新闻或帖子出现后 12个小时内每分钟新闻评论或跟帖的数量及持续性

以躲猫猫事件、央视大火为例,平均每分钟 10个评论或跟帖。

(七)新闻或帖子出现后 12个小时内每半小时(15分钟/一小时)新闻评论或跟帖的数量

新闻或帖子出现 45分钟到 60分钟跟帖的数量上达到阀值,以后是平稳发展。下图为央视大火事件发生后一小时内网络评论的数量增长规律。

图9 网民评论的每分钟分布

(八)新闻或帖子的评论或跟帖的观点类型与分布

我们认为观点多元的事件不容易引起量度上的优势,很难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只有对事件的意见分布呈单极化或两极化才容易引起事件成为公共事件,“一边倒”的观点分布或尖锐对立的观点最容易吸附网民的介入。

(九)情绪的类型分布

目前计算机科学最为前沿的研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情感计算和研究,我们在和方正合作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我们认为,在网民对事件的表达中不满情绪乃至愤怒情绪越多,越容易引起情绪的群体化共振,越可能演化为舆情热点。

(十)手机网民参与评论的活跃度

手机用户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成本远高于互联网用户的评论成本,因此,手机网民参与事件评论的热情度也是衡量舆情预警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因子,通过对躲猫猫事件和央视新台址大火事件,我们认为一个舆情事件中使用手机进行评论的用户占到总体的 15%以上,其成为舆情热点事件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四 相关结论

从以上热点可以看出,一个事件之所以能引爆网民的注意力,引起整个网络舆情的聚焦点,主要是该事件刺激了网民乃至所有社会公众“最绷紧的那根弦”,而这根神经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逻辑和社会价值诉求——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的重构,人口流动频繁,国外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一些长久积聚起来的社会问题,如政府公信力下降、紧张的警民关系、房价过高、贫富分化严重等突出的社会问题。再加上由于国家一元化的管理模式,国家同质化和同构化的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许多社会问题是深层次的原因的积聚,因此许多看似局部性的地方事件在网络无界的特性帮助下会迅速蔓延到全国,蔓延为全国性的突发事件,很多事件看似与参与的民众毫无关系,但和上述原因叠加共振,该事件仅是点燃其情绪的引爆点。

我们从网络舆情主体、网络舆情关涉客体和网络舆情事件本身三个方面得到了如下结论:

(一)网络舆情主体——网民的特点

从以上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来看,从公共管理和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网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网上的意见领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而是较具“草根”的一群,他们的特点是“有主张,少论据”,易于情绪化

中国网民易情绪化主要源于网络意见领袖的易情绪化,从全球来看,中国网民在网上不属于高活跃度和高积极参与度的,中国网上的意见领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阶层,而是所谓的草根,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处于社会底层,很多社会事件是亲身经历过的,感同身受,现实生活的情感的不断的淤积,加上事件的引爆,被集中化的宣泄出来,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好玩、戏谑、法不责众、助人为乐乃至趁火打劫的感情色彩在里面。人肉搜索大行其道就是比较直观的体现。

2.多数中国网民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在乎的是尊重和态度

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网民是“顺民”,传统的官尊民卑的思想依然存在,很多是这样的发展逻辑:事件发生 -网民爆料 -传统媒体跟进 -网络热炒 -形成舆论压力 -政府部门介入 -网民偃旗息鼓。很多事件只要政府部门做了回应,哪怕仅是话语上的回应,即使不能让人满意和信服,网民也会识相地功成名就地退出,如闹了一年多沸沸扬扬的周正龙拍虎事件,虽然最后的结果不能让网民 100%满意,但是内心得到一定的满足;北京火车站集中出票的视频,虽然铁道部发言人解释的闪烁其词,但网民还是得到一定满足后退出。可以看出一般网民的心态是,基于其草根的特性,只要得到部分尊重尤其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就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3.网络应成为社会的减压阀和情绪宣泄场所

心理学中代偿机制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追求某种东西追求不到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不再去追求原来的目的了,而是试图“重新”假设一个目的来追求,追求的目的并未重新设立,而是找了个替身来代替,这个替身是可以追求得到的。这样,假借它去造成一种“目的实现了”的假象,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我们认为,由于中国社会目前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波动较大的时期,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造成民众的浮躁化,进而引起民众情绪化的淤积。引起网民情绪化的对象太多,由于社会代偿机制的不健全,网民能够宣泄情绪和不满的渠道和场地有限,网络目前承载着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因此,在目前的政治考量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一定数量的情绪宣泄通道和场地是必要的,这也是一个相对健全的社会所必需的。虚拟社会的发泄性代偿,总比现实社会的影响要弱得多。

(二)网络舆情关涉客体——公权力的拥有者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总结了近期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公权力的拥有者介入危及其自身公信力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相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呈现如下:

表4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公权力介入情况分析

从以上可以看出,公权力的拥有者在面对网络舆情热点和公信力危机时干涉的时机、主体和干涉方式的主要特点:

1.干涉的时机来看,过于滞后

从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政府多是在该事件成为网上舆情热点,网民急切要求政府部门介入干涉时,政府部门才“千呼万唤始出来”。错过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往往造成网民的情绪淤积到一定程度,舆论的意见分布对政府极为不利的时候才开始介入干涉,由于很多干涉主体往往不具备危机管理和议题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应对时多少显得稚嫩一些。危机公关和议题管理的最优时间一般是事件发生后的 12个小时内必须做出回应和启动危机公关的预案。

2.干涉的主体来看,多是越级干涉,事件的直接相关主体往往比较低调

在目前的很多舆情热点的干涉主体来看,由于基层本身的素质和公关意识等不够,造成舆情事件到来时多少显得慌乱和不知所措,有时候往往造成事与愿违,火上浇油的后果,网民的呼声和要求与基层政府组织的思想和不作为的张力,必须要求更高级别的来回应,但是往往必须更高级别的回应才能推动事件本身的解决,这和我国官场内部的潜规则不无关系,这已经超出了我们论述的范围。

3.从干涉的方式来看,主要是主动 (或被动)表态和开始处理事件的行为

我们在上面的分析中也涉及我国网民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参与网络热点的讨论主要是为了满足成就感,“被重视”的感觉——自己的话被官员或者主流所接受、所认可就认为是一种成就,这源于我国几千年来“官尊民卑”的思想,因此某种意义上我国的网民是“好对付的”、“识趣的”,一旦自己的诉求和想法被官方或者主流所认可,自身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就会“功成名就”地退出。政府部门的表态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这种成就感,因此这种舆情的处理方式是合适的,也是很有效的。但表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平息网民的情绪,为自己争取更加主动的空间,而不是对事件的辩护乃至狡辩;表态的目的诉求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切忌弄巧成拙,态度一定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还需要说明的是表态时要统一口径,切勿“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

4.报道干涉行为的媒体上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很多人对网络舆情热点问题讲求“网络上的事情就要由网络来解决”,这个思路具有创新性,但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虽然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主流化的媒体,但由于其通路本身的繁复性,影响力是有一定折扣的,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互动过程中,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因此政府介入的最好宣传扩散形式依然是通过影响力较大的传统媒体来实现。

5.干涉行为的效果来看,无论何种干涉方式从总体上看,都是有效的、积极的,议题出现变化

从以上事件的干涉行为分析来看,舆情热点的主动干涉行为无论是何种方式,取得的效果本身都是积极的,因此要求我们政府管理部门切忌使用鸵鸟政策,以不回应拖延时间或者不屑于回应来应对网络舆情的“口诛笔伐”,应该以一种积极、豁达的主动心态来应对,积极作为比不作为肯定是有效果的。

另外,政府的干涉行为本身是引导舆论议题走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网民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放在事件行为主体上,行为主体的一举一动牵动网民最绷紧的那根弦,因此干涉行为本身是转化网民议题的行为。

6.干涉行为是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勿希望一劳永逸,议题的消弭和消亡是个过程

从政府行为主体的初次干涉行为到议题的真正完全消亡是一个过程,一般至少两周以上的时间,这是议题发展、扩散、消弭的规律所决定的,更是干涉行为本身的效果所决定的,在危机公关和议题管理的过程中,不可奢望“一招制敌”,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切实让网民感受到自己的言论和呼声受到了重视,如躲猫猫事件引申出来的全国范围内整治牢头狱霸的专项治理工作,网民是满意的,所以即使后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死在看守所的事件,网民也保持了克制。

(三)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本身

1.负面性“网络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增加

近期“百万级点击率”的“网上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大量负面“网上群体性事件”一方面折射出在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扩散的情况下,整个社会情绪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网民行为也有所变化;另外,政治意识、参与意识萌发并逐步增强,如干部出国消费清单公开后,对有关干部做出了处理,随后,一些网民主动曝光一个个清单,曝光 -查处 -免职这样的“定律”,大大增加了网民的主动意识、主体意识。

我国当前处在群体性事件增多的社会阶段,各种直接利益冲突和非直接利益冲突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主因。两种类型的冲突往往叠加在一起,在同一个群体性事件中聚集了两种利益类型的人群,加上网络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等特点,网络内外、线上线下群体性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这个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归根结底,网络舆论事件频发,是政府公信力削弱的表征。所以,一定程度上说,陷入舆论漩涡的公共事件就是公信力事件,只有解决了公信力的信任危机问题,才能避免网络舆论狂潮的啸聚。

2.网络舆情热点交织激增反映出基层社会官民严重对立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发生的几起事件——“罗彩霞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引发了官民对立。尤其是在后一起案件中,邓玉娇因不堪被三个索要“特殊服务”的基层官员的凌辱,愤而用一把修脚刀手刃官员的举动,被不少网民喻为替天行道的“抗暴英雄”,而被刺死的官员,却几乎没得到公众半点儿的同情。这种反差的背后,凸显中国社会两个阶层——以官员为代表的权势阶层和以底层民众为主的弱势阶层——的对立和分裂。这些事件虽然与己无关,但再次了唤起人们对一些官员贪污腐化、欺压底层民众的集体记忆。此前,媒体刚曝出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四川宜宾国税局长买处案等,这些事件,已令一些基层官员在民众中的形象,差不多等同于丑陋的化身。因此,“邓玉娇案”被网民赋予了极强的象征意味——一边是拥有政治权力、性权力、金钱权力等强权的官僚,一边是被侮辱、被压迫、被剥削的底层民众。这种二元对立的图景植根于公众的潜意识中,且不断被现实证实。

上述鲜明的对立社会图景,说明权势阶层与底层民众的矛盾,已经到了激化的地步。近几年,社会学家频频用“断裂”一词来概括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在各种断裂关系中,官民对立,特别是一些基层官员与基层百姓的对立,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根源在于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官员非但不能代表和保护人民的利益,反而成了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和非正义的制造者。基层政权的高度非道德化,使得地方官员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所以才出现“父母官”欺压人民的事情。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权利生长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被动等待执政者赋予自己权利,而是主动去争取本属于自身的权利。但对于这种变化,执政者尤其是一些基层执政者,普遍处于一种不自觉状态,还习惯用管制的方式,粗暴对待底层民众的权利要求。如果不实现基层政府的转型,不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不将官员赶到权力的笼子里去,等待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可能是更多“修脚刀”的出现。

“治国即治吏”真是至理名言啊,吏治实是国家兴亡盛衰所系,“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基层社会的断裂如果不被重视,只能造成整个社会大厦的轰然坍塌。

3.网民行为开始动真格的——“从说到做”

网民开始对看不顺眼的干部违法违规行为动真格,“从说到做”。过去,网民也多次在网上曝光某些党政干部的违法违规行为,但多是“说说就罢”,而近期,网民呈现出“不处理当官的就绝不罢手”的态度,在相关部门对事件涉及干部做出免职等处分后,这一网上群体性事件才告一段落。

4.近期群体性网络事件的频发,暴露了基层党委政府对处置这类网络群体事件的手段薄弱

负面“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对此,许多地方党政干部还缺乏足够明确的认识,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类“网上群体性事件”的后果,在于事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量群众对党委政府的看法发生某种根本性的改变。

首先,处置手段薄弱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网上群体性事件缺乏清醒认识。过去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还习惯于“宣传部把关”,结果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目前依然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仅是百姓闲暇之余的聊天,而对其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进而导致人心向背的政治影响缺乏正确认识。这就导致一些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消息扩散,引发网络民意沸腾时,地方党委、政府仅仅依靠公安网络警察、地方宣传部门去应对处理,孤军奋战。但上述两个部门在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时都有很大的局限。从公安网络警察看,其力量受到现行体制、技术的限制。因为网络没有属地划分,而在现实中,各地公安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网上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是天南海北的网民就某一地的某件事形成聚集,如何把我们本已有限的网络处置手段整合,在紧急时能够做到快速联合反应,加以有效处置,目前尚无良方。

另外,从地方宣传部门看,缺乏法律手段。目前,我国每天新增 3 000家网站,其中 90%为体制外的商业网站。对他们传播转载不实信息,应依法管理,而现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互联网关键企业,一些网站的倾向明显受到外资影响。

5.网上群体性事件频发折射出社会大众的浮躁心理和情绪化心态

当前网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是分为两类:一类是涉众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比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涉及的利益群体很大,处理不当就可能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网上群体性事件会更突出;另一类是直接利益冲突引发非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如安徽池州群体性事件中,孩子划了老板的车,老板打了孩子。这个普通纠纷由于一方身份是老板,激怒了更多非直接利益群众加入到这个事件中,最后发展到冲击政府、烧砸警车。近年发生的多个重大群体性事件都带有这样的特点,即社会群体把平时积累的不满情绪带到一个具体的冲突事件中酿成了更大的群体性事件。现实群体性事件和网上群体性事件虽然都有直接的诱因,但导致事件升温往往是为释放社会情绪。

由于普通老百姓话语权的微弱和发表自己意见渠道的单一化,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利益诉求和心理预期:一是“闹大才重视”的心理,特别在涉及拆迁、征地、村务管理、企业改制等主要矛盾时;二是“热衷曝光”的心理,特别是涉及干群矛盾、警民矛盾以及贫富矛盾时,存在网络炒作心理。

同时,应注意应对好三种社会情绪:一是针对群众对腐败的不满情绪,用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力度来回应社会公众的新期待,比如干部职务消费问题、公车私用问题、以权谋私问题等,都要有更令人满意的措施来解决;二是针对群众对垄断的不满情绪,应改革和监督垄断行业的薪酬分配和福利待遇,这是当务之急;三是针对群众对用人问题的不满情绪,应大力提高用人公信力,用公开透明的好制度来选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

五 网络舆情指数的相关应用举例

(一)应用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舆情的代表性和有效度会越来越高,网络舆情相较于传统的舆情搜集具有真实性、可采集、易得性等优点,未来的应用前景相当广泛,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拟在以下几个领域展开应用:

1.某一产品(如电视剧、图书等)的网络舆情

随着电子商务的方兴未艾,网民对某一文化产品的“品头论足”比现实中的问卷调查来得更快、更经济,因此在该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满意的评价等。

2.组织形象 (如政府、NGO、企业等)的网络舆情

在研究背景中我们讨论了网络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任何组织都置于网民的全景监控之中,组织的任何行为都在网民的注视之中,并且这种注视不再是以前的仰视状态,而是“吹毛求疵”式的俯视状态,因此更加具备可信度和真实性。

3.某一公众人物 (如领导人、明星等)的网络舆情

同样道理,公众人物在获取民众的广泛注意力资源的同时要“让渡”自己的部分隐私权,网络时代更加强化了该特征,因此网络舆情也是对公众人物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反馈渠道。

(二)举例:电视剧收视率全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1.电视剧收视率全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电视剧的全效评价指数目前在学界和业界属于首创,其指标体系拟包括以下指标体系:

(1)知名度:由网络上所呈现出来的传统媒体(主要为平面媒体)报道量和相关论坛上议题的数量之和构成;

(2)关注度:网民就相关影视剧的报道和议题后的跟帖数量和评论数量;

(3)收视度:影视剧在网络中被收看和被下载的数量;

(4)推荐度:主要考察不同网站对该影视剧及相关信息的页面位置安排;

(5)满意度:即相关评论网民观点和意见的分布,尤其是正负向分布;

(6)集中度:不同类型网友的分布及集中度。

表5 影视剧舆情指数

将以上指标计算出相应结果后,无量纲化,转化为标准分,进而将所有数值相加,形成该影视剧的全效评价指数,该指数可以与其他影视剧之间进行比较和排序等。

2.2009年 5月份全国上星电视台播出影视剧的全效评价指数

以 2009年 5月为例,将国内所有上星电视机构的播出剧目,如 cctv-1,cctv-8以及各个省级卫视。首先我们对所有上星电视台该特定月份的电视播出表,根据所有上星电视台的播出表统计出该月度上星电视台热播最多的 10部电视剧 (包括动画片和国外电视剧),以此 10部电视剧为主要研究样本,重点研究网络上相关这 10部电视剧的传统媒体报道和网民的相关评论,通过构建以下电视剧全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计算出选择出的10部电视剧的影响指数。其基本排序如下:

The Report of Chinese Public Opin 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9——A Public Opinion Study Based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Network Search Technology

YU Guo-ming,L IBiao
(School of Journalism,Renm in University of China,B eijing100872,China)

This article checks the hot eventson the Internetwith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search technology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9.It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topic for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e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9,the ranking of the hot events in different net work fields and so on.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f our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panopticon;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the third generation of search technology

表6 10部电视剧的影响指数排序表

book=124,ebook=187

G202

A

1000-5935(2010)02-0124-07

(责任编辑 李雪枫)

2009-08-22

喻国明(1957-),男,上海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

李 彪(1981-),男,江苏徐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媒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群体性热点舆情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舆情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舆情
舆情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热点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