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

2010-08-27 00:25高敬华于得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医患

高敬华 于得霞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以 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易复发,且起病年龄越早症状越重,社会功能也多受到损害[1]。广泛性焦虑症除单纯以药物治疗外;还需心理治疗和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本院 2006年 11月~ 2008年 11月间住院或出院随访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 123例。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分为心理干预组 63例和对照组 60.例.心理干预组男 30例,女 33例 ,年龄 16~ 62岁 ,平均 29.3± 6.4岁 ,疗程 4~ 13周 ,家庭病史阳性 12例(15.0%)。对照组男 27例,女 33例,年龄15~ 64岁 ,平均 25.2±3.2岁。疗程 5~ 14周 ,家庭病史阳性8例(13.3%)。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3)有关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2];②汉密顿焦虑量表[3]14项总分≥14分;③年龄 15~ 65岁 ,病程 1~ 12年;④排除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者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⑤无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按预先设计好的心理干预计划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宣教。

1.2.1 心理干预方法 制定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心理干预计划,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心理干预需求,并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病人一起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并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特点确定干预目的。心理干预登记表格由专人专管,实行一对一的方式与病人进行沟通。心理干预内容为:①讲解广泛性焦虑症的基本知识、病因及临床表现,结合患者表现分析病情及严重程度等;②让患者了解治疗初期所具有的心烦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以及服药所产生的口干、便秘等副反应的应对措施;③对情绪不稳、孤僻少语、社交及兴趣缺乏者,多采用工娱疗和心理疏导,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患者的社交能力及多方面的兴趣,提高和感染患者的情绪;④必须紧密跟踪患者身心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和优选干预对策。

1.2.2 给药方法 两组均采用丁螺还酮治疗,起始量为10mg/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大剂量,最高用量为 45mg/d,失眠严重者适当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连续观察 6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焦虑和抗抑郁剂治疗。

1.2.3 疗效评定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病人的疗效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 14个症状项目,按 0~ 4级评分。量表总分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总分越高病情越重,一般认为总分达14分以上可诊断为焦虑状态,此分值亦为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住院指标。疗效判定标准:HAMA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显效率=痊愈率+显著进步。治疗前及治疗 8周末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所有量表评分均由 2名精神科医师评定(一致性检验 Kappa=0.88)。每周评定 1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1.1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显效率(i2=5.3170,P<0.05)和有效率 (i2=5.3297,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HAM A减分率比较 见表 2。

表2 两组 HAM A减分率比较(±s)

表2 两组 HAM A减分率比较(±s)

注:治疗后 4、6周末两组间减分率比较:*P<0.01

治疗后评分组 别 治疗前评分 2周末 4周末 6周末心理干预组 (n=63)29.98± 8.98 36.95± 13.48 60.12± 17.12* 80.91± 12.74*对照组 (n=60)28.73± 9.10 30.43± 14.27 45.35± 18.78* 64.78± 13.45*

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说明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或常规护理宣教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明显疗效。表 2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在经过个性化的心理干预6周后,HAM A减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比常规的护理宣教更有效。

3 讨 论

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围绕疾病相关知识,通过口头宣教及书面资料做好入院指导,侧重于疾病的共性问题,是医务人员单向灌输,患者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缺乏个性化、人性化和医患互动性,不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效果相对较差[4];而个性化心理干预由医患共同参与,注重个体化和人性化,注重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感受和需求。在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尊重、体谅患者,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地向患者传递正性的信息,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加家庭和社会活动,锻炼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本组资料表明,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显著。

[1]王秋玲,高美荣,张增.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62-16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8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4-205

[4]李玉华,李秀丽,刑丽,等.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27-229

猜你喜欢
广泛性焦虑症医患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