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霞 徐文江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廊坊 065000)
养血祛风汤剂并健康教育防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体会
李丽霞 徐文江
养血祛风汤剂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健康教育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廊坊 065000)
老年性皮肤瘙痒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西药疗效差,且易复发。我院依据其病因病机研制的养血祛风汤剂并健康教育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确切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18例均为我院2002年3月—2009年3月门诊患者,排除糖尿病、肝胆疾病、尿毒症、肾病、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57~85岁,平均68.3岁;病程1年内18例,1~3年31例,3年以上11例。对照组58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58~86岁,平均67.8岁;病程1年内19例,1~3年29例,3年以上10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皮肤病学》[1]相关诊断标准:全身皮肤瘙痒,部位以肩背部、四肢伸侧为主,皮疹以脱屑、结痂等继发皮疹为主,一般无原发皮疹,有或无口干、尿少、大便干结、失眠、神经衰弱、舌质红干裂苔少、脉细数。排除虱病、蚧螨、局限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引起的皮肤损害及继发性皮肤损害。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自拟养血祛风汤,药物组成为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2g,熟地15g,防风10g,蝉蜕10g,麦冬12g,制何首乌20g,僵蚕15g。若瘙痒日久不愈加乌梢蛇、川椒;若口干甚者加芦根、天花粉;若伴皮肤灼热加白茅根;若口干,皮肤灼热又兼大便干结者加石膏、知母;若伴失眠多梦者加枣仁、夜交藤;若伴有渗出加五倍子;若因搔抓过度伴皮肤感染者加金银花、黄连。每日1剂,分2次口服,药渣可包装后热敷病灶局部。为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给患者简单介绍瘙痒症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树立配合治疗的信心;嘱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经常外涂护肤润燥剂,不要搔抓;内衣宜柔软的棉织品,不穿羽绒衣裤及化纤内衣;避免接触碱性强的肥皂;忌食腥发及辛辣食物,最好不吸烟饮酒;保持精神愉快和足够的睡眠,加强营养,并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1次。若顽固性瘙痒,男性加服甲基睾丸酮片5mg,每日2次;女性加服己烯雌酚片0.5g,每日2次。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停服其他药物。治疗期间对照组稍有嗜睡外,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1.4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疗效。治愈:瘙痒已止,继发皮疹全部消失,睡眠正常不口干,大小便正常。好转:瘙痒消失或减轻,夜晚偶有瘙痒,继发皮疹大部分消失,睡眠在4~5h以上,大小便基本正常。无效:瘙痒无明显减轻或加重,继发皮疹未见减少或加剧,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复发:症状消失,1周至1月后原有症状复发。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 t检验。
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临床可见皮肤干燥瘙痒。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大多与老年期内分泌性腺机能减退,导致皮肤老化、干燥,退行性萎缩,皮肤弹性减退,皮肤油脂和性腺分泌减少有关,冬季室温过高或湿度偏低都可使表皮角质层所含水分过度丢失,致使老年人的皮肤进一步干燥,故本病以冬季发病率为高。西医一般采用抗组胺药治疗,但因本病不是因组胺释放或前列腺素形成引起,因而抗组胺药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临床效果不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风、燥、热三气均可引起皮肤瘙痒症,本病属中医学“风瘙痒”、“血虚生风”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为老年人气血不足,皮肤干燥或久病后,气血两虚,血虚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气虚则卫外不固,风邪易袭。老年人气血已虚,不能滋养肌肤,则皮肤干燥,萎缩退化,风湿从内生而引起瘙痒。本病以风、燥、热为其标,以气血虚为其本,因此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故本病宜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方中重用黄芪、当归益气补血,使气足血旺,以濡养全身肌肤;再配以熟地、麦冬、制何首乌、白芍滋阴益肾,养血润燥;更加防风、蝉蜕、僵蚕以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疗程短,无副反应发生。另外,瘙痒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病理的因素外,精神因素、饮食、日常保养等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情绪波动、紧张加重瘙痒,也有助于药物治疗的巩固和康复。老年人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缺水,过勤洗澡、水温过高更加重皮肤干燥、瘙痒。辛辣刺激性食物、浓茶、烟酒等也刺激皮肤而加重瘙痒。生活中注意这些因素,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预防、治疗及痊愈有重要意义。
[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 [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05~5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1997:99~100.
R758.3+1
B
1004-745X(2010)01-0144-01
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