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2010-08-25 06:34陈长江汪雪晴谭华儒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期
关键词:内服溃疡性结肠炎

陈长江 汪雪晴 谭华儒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十堰 442000)

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体会

陈长江 汪雪晴 谭华儒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中药煎液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西药口服、输液及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d,随访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 灌肠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十堰 442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性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其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我院中医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7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4~67岁,平均41.4岁;病程5个月至13年,平均3年7个月;临床症状均以黏液稀便为主,大便每日3~5次者20例,5次以上者24例;伴腹痛者29例,伴脓血便者18例,伴有肛门坠胀者26例;结肠镜检查全结肠溃疡6例,降结肠下溃疡13例,乙状结肠下溃疡25例。对照组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2~64岁,平均39.7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3年4个月;临床症状以黏液便为主,大便每日3~5次者22例,5次以上者21例;伴腹痛者31例,伴脓血便者16例,伴肛门坠胀者29例;结肠镜检查全结肠溃疡5例,降结肠下溃疡16例,乙状结肠下溃疡22例。两组临床资料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方法如下。(1)中药内服:太子参、白芍、炒山药、炒薏苡仁各20g,炒白术、茯苓各15g,葛根、黄芩各12g,木香、陈皮各10g,黄连、甘草各8g。伴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川楝子各10g;腹胀纳差者加炒山楂20g,炒麦芽15g;脾肾两虚者加益智仁、莲子肉各15g;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15g,五灵脂12g;便血明显者加地榆炭15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2)中药保留灌肠:黄芩、苍术、白术、秦皮各15g,黄连、木香各10g,炒地榆、马齿苋、白头翁、白及、炒山药、炒薏苡仁、败酱草各20g。将以上中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液再煎浓缩至300~400mL备用。每晚睡前保留灌肠,药液温度以38℃左右为宜,插管深度距肛门约20~30cm,缓慢注入药液150~200mL,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至次日清晨约8~10h,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每日4次;环丙沙星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2次;山茛菪碱10mg、庆大霉素16万u溶于5%甲硝唑注射液1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灌肠方法及保留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病情缓解后停用环丙沙星。两组治疗期间均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肠镜复查原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完全消失或瘢痕期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肠镜复查肠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肠镜复查原黏膜炎症明显消退,呈中度炎症反应,轻度糜烂,或溃疡明显缩小。无效:症状及肠镜复查原黏膜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 t检验。

2 结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多因感染、饮食、精神等因素诱发加重[2],主要病理改变以黏膜充血、水肿、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本病属于中医学“肠风”、“肠毒”、“肠癖、“泄泻”、“痢疾”等范畴,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内伤、情志失调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职,湿热蕴结肠府、气血脉络受损而发病。我们根据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壅阻肠道、气血凝滞所致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之机理,应用中药扶正祛邪、健脾益气、清热化湿,选用太子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黄芩、黄连清肠道之热、燥肠道之湿而止泻止痢;陈皮、木香行气调中排出肠腔滞气;葛根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奏止泻治痢之效;白芍、甘草缓中止痛。灌肠中药除用健脾益气、清热燥湿的白术、苍术、山药、薏苡仁、木香之类,又用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止泻,白及、地榆收敛止血,马齿苋、白头翁、秦皮、败酱草清热解毒,止血治痢。在本研究中,内服中药既健脾胃虚弱之气而渗湿止泻,又能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更有行气和中止痛之药相助,内服直入胃肠,能祛除肠道之邪又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充分吸收,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相结合,整体与局部治疗相得益彰,故可获得满意疗效。

[1]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高辉.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J].新疆中医药,2005,23(3):34 ~35.

R574.62

B

1004-745X(2010)01-0130-01

2009-06-01)

猜你喜欢
内服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