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川
河北省唐县中医院(唐县 072350)
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中风后痴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马立川
目的观察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中风后痴呆患者血脂、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前后测查两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性。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降血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肺增智汤协定方治疗中风后痴呆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性,提高疗效。
中风后痴呆 益肺增智协定方 血脂 血液流变性
河北省唐县中医院(唐县 072350)
中风后痴呆相当于西医之脑血管性痴呆,为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胆固醇及血脂在动脉硬化行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笔者近年采用益肺增智汤协定方治疗中风后痴呆,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者对照,以观察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对中风后痴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7年2月门诊及住院脑梗死患者60例,诊断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DSM-Ⅳ标准[2],采用1993年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国际小组制定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确诊[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田金洲等[4]制定的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肾损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6~75岁,平均(51.25±0.35)岁。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6~75岁,平均(52.12±0.1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益肺增智汤协定方,药物组成为黄芪10g,制何首乌12g,枸杞12g,石菖蒲12g,胆南星 6g,川芎 10g,水蛭 3g,五味子 10g,白芥子10g,甘草6g,太子参10g,制半夏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广东一力药业集团公司生产)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给予支持对症治疗外,均未应用其他降脂药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血液流变性检测。血脂采用酶法测定,血液流变性采用锥板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 s)表示,χ2检验和采用 t检验。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水平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P <0.01。下同
LDL-C 3.95±1.34 3.01±0.82*△2.97±0.66 2.58±0.56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5.60±0.77 3.22±0.21*△4.75±0.84 4.32±0.55*TG 2.41±0.68 2.05±0.66*△1.74±0.67 1.66±0.55*HDL-C 1.28±0.19 1.89±0.22*△1.12±0.18 1.48±1.47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变(P<0.05或0.01);对照组服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虽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浆黏度(mPa·s)3.24±0.34 3.05±0.25*△△3.26±0.21 3.22±0.21纤维蛋白原(g/L)4.78±1.13 3.76±1.20**△△4.60±1.14 4.57±1.17红细胞聚集指数5.65±0.69 4.37±1.47**△△5.40±0.74 5.26±1.58红细胞比容(%)58.42±3.34 51.99±4.10*△△56.87±3.47 54.87±4.19
中风后痴呆是一系列脑血管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属中医学“呆病”范畴。近年来,中风后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临床预防和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研究证明,脑血管病发病与血液高黏稠状态直接相关,同时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亦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故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不仅可引起脑动脉硬化,亦可增加中风后痴呆发病率。
益肺增智汤协定方具有益肺生精、补气和血、化痰瘀的功效,其中黄芪、太子参、何首乌、枸杞子为君药,其性甘温,具有补益滋阴之效,可使气机调达,补肺肾,益精神;石菖蒲具有芳香开窍、宁心、化湿豁痰辟秽之效,又能和胃宽中,卫宫城,通神明;胆南星、半夏、白芥子其性辛、温、凉,相互制约,具有温肺清热祛痰之效;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宁心安神之功;川芎其性辛温,具有辛香走窜、宣通血脉之功效;水蛭性平,味咸,有小毒,具有破血逐瘀而不伤气血之功,是中风痴呆的理想药物。药理研究表明,何首乌、枸杞子、石菖蒲能改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和多种神经递质,降低脑组织过氧化脂质;黄芪可对抗 D-半乳糖导致的脑老化,改善记忆力,能降血脂,抗多发性微血栓;川芎含生物碱、挥发油,易透过血脑屏障,改善脑血液循环,并使脑搏动性血容量增加,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五味子能增强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其相互平衡,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抗疲劳作用;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降脂,降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
本观察显示,临床应用益肺增智汤协定方治疗中风后痴呆,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微循环。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Cutler RG,Kelly J,Storle,et al.Involvement of xidative stress-induced abnorm allities in ceramsde and choleterolm etubolism in braln aging and Alzhelmer's diseas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101(7):2070.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 ed.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3]Raman GC,Tatemichi TK,Erkinjuntti T,et al.Vascular dementia: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studies[J].Neurology,1993,43:250~260.
[4]田金州,韩明向,涂晋文,等.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 [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9):16~24.
R255.2
B
1004-745X(2010)01-0020-02
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