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2010-08-23 03:34:28
科学之友 2010年22期
关键词:中介机构协整青海省

徐 亮

(建行海西州分行茫崖支行,青海 茫崖 817500)

1 青海金融中介发展现状分析

1.1 青海金融中介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9年底,青海共有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青海银行、青海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此外有保险公司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6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6家,异地营业部12家,期货公司1家。

表1 截至2009年青海省金融中介机构情况统计(单位:个,人)

1.2 青海金融机构运营状况

1.2.1 银行业

截至200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 785.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1%。其中,企业存款574.92亿元,储蓄存款711.29亿元,分别增长33.5%和22.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 399.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0.4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74.75亿元,分别增长23.8%和39.2%。短期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119.10亿元,增长42.1%,中长期贷款余额中基本建设贷款577.96亿元,增长38.6%。但是与全国的水平相比,青海银行业发展差距显著。截止2009年末,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28%,贷款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3%。

同时银行间市场结构也逐步在完善。2009年全年累计发生正、逆向债券回购业187.2亿元,同比下降7.4%,债券正、逆回购交易量分别为44.4亿元和142.9亿元;信用拆借13.1亿元,同比增长627.8%;现券买卖11.27亿元,同比增长170.3%。票据融资步伐放缓。受短期贷款投放较多影响,票据融资业务发展势头减缓,全年票据贴现余额同比增长3.7%。

1.2.2 保险业

2008年,青海省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203家,其中省级分公司9家、中心支公司14家、支公司68家、营业部12家、保险营销服务部100家。按照公司类型划分,产险公司分支机构102家,其中省级分公司5家、中心支公司8家、支公司36家、营业部 6家、保险营销服务部 47家;寿险公司分支机构101家,其中省级分公司4家、中心支公司6家、支公司32家、营业部6家、保险营销服务部53家。

表2 2008年青海省保险公司机构情况(单位:个)

青海省共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6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家、保险经纪公司5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45家;保险营销员5 199人,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5 199人,持证率100%,保险从业人员6 608人。

青海省的保险业务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各类保险造福于社会的功能增强,保险经济补偿等社会管理功能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这样一个以保险公司为主体,保险中介机构为纽带,国有独资、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市场多元化新格局和覆盖城乡的保险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1.2.3 股票债券期货业

青海的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截至 2009年末,青海辖区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西宁特钢、青海华鼎、贤成实业、金瑞矿业、东盛科技、三普药业、数码网络、青海明胶、盐湖钾肥和西部矿业,分布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装备机械、医药制造等行业),整体业绩稳步上升,多数公司生产经营平稳。10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86亿股,总市值1 758亿元,在西北排第三。

青海省现有1家证券期货交易公司,主要经营黄豆、玉米、铜、铝、燃料油、橡胶等品种,2009年全年累计交易量82.9亿元,同比下降18.2%。黄金市场业务量大增。在2007年黄金交易实现“零”突破的基础上,2009年全省实现“纸黄金”交易量6.2亿元,较上年增长170.9%;实物黄金交易2.3亿元,较上年增长126.76%。

2 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指标的选取,本文建立了以 GDP为被解释变量,CD(金融中介存贷款总额)为解释变量的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建立模型优点表现在:一是可以消除模型中的异方差,二是参数为弹性系数,没有量纲便于比较。

ln(GDP)=c+αln(CD)+ε

α表示对生产总值GDP的弹性,即当CD变动1%,GDP相应的变动α。ε是随机干扰项,是不能被CD解释的其他因素,c为常数。

考虑到在青海省资金配置方面,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金融中介机构中以存款货币银行为主,因此本文对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主要以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的加总额(CD)表示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以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采用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1980-2009年总共30个样本。数据来源为青海省统计局1990-2009年各年的《青海统计年鉴》。按照一般的分析惯例,现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对其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GDP和lnCD表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3 实证分析

3.1 单位根检验

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在1987年提出一种新的计量经济检验方法——协整检验。他们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之间虽不平稳,但是变量间线性组合的离差是平稳的。如果这样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存在,说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经济意义在于:变量之间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均衡比例关系。在这里,使用协整检验方法就是要考察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与青海省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由于所有的绝对数指标的宏观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因此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变量的平稳性作检验,只要变量在t阶平稳(I(t))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首先对lnCD序列和lnGDP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见表3。

表3 lnCD序列的ADF检验

检验结果均显示,lnCD序列接受原假设,因此lnCD序列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接着对一阶差分lnCD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lnCD序列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一阶差分△lnCD序列拒绝原假设,接受△lnCD序列是平稳序列的结论。

同样以以上的方法对lnGDP的单位根进行检验得出结果见表5。

表5 lnGDP序列的ADF检验

检验结果均显示,lnGDP序列接受原假设,因此lnGDP序列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接着对一阶差分lnGDP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lnGDP序列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一阶差分△lnGDP序列拒绝原假设,接受△lnGDP序列是平稳序列的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ADF统计量的性质,从以上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数据原始序列水平上,所有的检验结果均没有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可以认为lnCD,lnGDP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具有时间趋势,而一阶差分却是平稳的,于是认为这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的,即是I(1)的。因此,对这样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普通的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而应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分析。

3.2 协整检验

本文将采用Johansen完全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采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5.0得到表7的计算结果(LR表示似然比统计量;LJZ(5%)和LJZ(1%)分别表示5%及1%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协整检验的方程中只有常规项,不含趋势项,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取1)。

表7 协整检验结果

表7的结果显示,lnCD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及二者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的相关关系。但究竟是金融影响经济还是经济影响金融则不能确定。因为协整关系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至少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不能具体指出何为因、何为果,需要进一步检验这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

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lnCD与lnGDP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做出检验,本文采用非平稳序列下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其结果见表8(变量的滞后项数取1)。

表8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Sample: 1980-2009Lags: 1

表 8的数据结果表明,检验结果在 5%的置性水平下拒绝“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CD”的假设,而不拒绝“LNCD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的假设。于是我们可以判定,lnCD与lnGDP之间存在从lnGDP到lnCD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从1滞后的情况看,GDP的增长是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原因。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GDP的增长是推动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具体的数据说明上还需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计量数据。

因此运用Eviews5.0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出:

ln(GDP)=c+αln(CD)+ε

方程中α=0.8414,c=0.1435,因此回归方程为:

ln(GDP)=0.1435+0.8414ln(CD)+ε

R2=0.9962 调整的 R2=0.9961

从回归估计结果看,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可绝系数 R2=0.9962,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均大于5%的置信水平下的自由度n-2=28的临界值 t0.05(28)=2.048;并且从斜率项的均值看 0﹤0.8414﹤1表明,存贷款总额即CD增长1%时,GDP增长0.8414%。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青海省的金融中介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通过对青海省 1980-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存贷款总额的数据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国民生产总值与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可以说,金融中介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展的。本文认为金融资产没有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得到有效的发挥,而是经济发展带动了金融中介的被动发展。

4.2 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青海省经济的增长成为促进金融发展的原因

在相对应的统计检验水平要求下,经济增长能够更好的成为青海金融中介发展的原因是符合青海发展实际的。首先,对于青海来说,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无疑是强大的,而造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明显的关键原因在于金融抑制,金融资源的分配效率低下。存贷款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投资,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从长期来看青海省金融中介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有效推动和促进金融中介的发展。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较落后,金融中介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的带动,经济发展的越快就越能推动金融中介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出,青海仍属于需求追求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即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要求金融中介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从而促使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说明青海省金融中介机构还不能主动地为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青海省金融中介机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青海省经济增长结构不适应。金融中介机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无法有效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引导资金流向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部门或项目,因此无法有效地影响经济增长率。而青海省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足够多的资本货币流向了金融中介部门,从而推动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

(2)青海省金融抑制现象严重。金融抑制导致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充分,未能为经济的增长贡献金融力量,同时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受到制度制约,往往产生较大的金融资源浪费,使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此需要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形成一个有效率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加强金融中介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这样才能推动青海金融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周 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1~13

2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3 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世界经济,2001(6):3~9

4 李广众、陈 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3):52~59

5 世界银行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中国模式”[J].中国金融学,2003(3):1~47

6 King, Robert G, Levine, Ross.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717~738

7 Gold smith R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 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3~28

8 张明宇、赵海英.在工业经济下行背景下的青海金融稳定与发展[J].青海金融,2009(1)

猜你喜欢
中介机构协整青海省
常州市以“成长值”管理制度探索中介机构监管模式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07:44:42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 16:10:44
201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情况汇总表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政报(2017年20期)2017-03-16 02:38:19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政府购买统计服务及统计中介机构建设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3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青海政报(2016年21期)2016-02-28 12:26:21